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建筑赏析

中西方建筑赏析


中西方古代建筑差异性
• 中国的建筑不论用来做什么,基本上都符合两个形制的要要求:院院相连、中轴线对 称。从老百姓住的小院到辉煌的紫禁城,以及道观寺庙,都是院落组合,左右对称, 区别仅在于大小和复杂的程度。所以中国的建筑是一屋多用。典型的如清朝的雍正皇 帝没有登基前住的雍亲王府,在他即位之后就做了藏传佛教的寺庙——雍和宫。这体 现了中国建筑的随意性。 而西方的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已决定了它的用途:教堂上有“十”字标志,而且教堂的 平面结构也是模仿“十”字。宫殿的内部设计比教堂的空间分割更细一些,是专门为 居住设计的,两者不筑学上,屋顶是很重要的 一个因素。倾斜的面积像是织物造 就的一座幕帐,瓦顶覆盖在与立柱 联结的正梁上面,顺而向下倾斜, 形成美丽的曲线。边用头瓦,其色 彩则与众不同,宛如地毯之边缘。 假若建筑物是圆形的,幕帐之形尤 为凸显,顶端饰以金黄色之锥球, 瓦垅则是由中心向四处辐射的光芒。 人字形之屋顶,虽属中国建筑术特 征之一,但有时一些重要的建筑也 不在强调这一点。屋冠与屋脊等相 应的饰物,配合着屋顶面上的交叉 线条,除了起到装饰的作用以外, 还能令人把整建筑幻想成一个陶瓷 质地的宏伟幕帐。
西方古代建筑
西方古代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 头,其建筑风格特点:和 谐完美崇高,建筑格式以 柱式为最大特色,这也是 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的最 大区别之处。古希腊柱式 主要又三种:陶立克(力 透男性之美)、爱奥尼克 (徜徉女性柔美)、科林 斯式(爱奥尼克的变体)。
雅典卫城
圣彼得大教堂,世界上最大天主教教 堂,建设了120年,其门前广场几十 年后才建成。从1506—1626年,多 名重要建筑师与艺术家参与设计,其 中以伯拉孟特和米开朗基罗最为著名。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建筑物最出色之典型,莫过 于庙宇之正堂。普通正堂为四墙 环对,为其它附属建筑之中心。 庙宇之典型图样,大都是分为数 个庭院;凡主要之建筑物及正门, 均系坐北朝南。进入庙门,须经 过一联串之庭院,使人忆起罗马 式大殿之中庭及拱环之柱廊,而 且使人感受诗意,且有安详之气 氛。古老繁茂的大树点缀着环境, 波折弯曲的桠枝,与一排排直立 的廊柱,相映成趣。
西方古代建筑
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 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 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 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 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特征是炫耀 财富,用大量材料,精细做工,刻意装饰; 不局限于结构逻辑;追求欢乐气氛,突出 人的感性生命和理性精神的现实尊严,追 求人的价值,人性光辉。但巴洛克风格一 度太追求一些无用的华丽,被人质疑;巴 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 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 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 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 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 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 洲广泛流行。 罗马圣卡罗教堂
西方古代建筑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艺术 洛可可风格出现于18世纪法国古典 主义后期,流行于法、德、奥地利等国。 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它是 在反对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逻辑性、易 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现的柔媚、细腻 和纤巧的建筑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一 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 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在装饰 题材上,常常用各种草叶蚌壳、蔷薇和 棕榈及质感温软的木材墙面是线脚繁复 的镶板和数量特多的玻璃镜面。喜欢用 娇嫩的色彩,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线 脚多用金色,天花板常涂上天蓝色,还 常常画上飘浮的白云。此外还喜欢张挂 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 古玩,力图显出豪华的高雅之趣。然而, 它的格调却因装饰手法的过于刻意,往 往是脂粉之气过浓,高洁之意不足;堆 砌、柔媚有余,自然韵雅不足。 返回
返回
西方古代建筑
1、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是欧洲基督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 条简单明确,造型重厚、敦实,其中有一部分最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如天津老西开教堂,它的 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高大的塔楼3座。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形顶,檐下为半圆形 拱窗,色彩对比鲜明。堂内为三通廊式,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 2、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也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线条圆浑 的风格恰恰相反,它以动式取胜,统贯全身、直刺苍穹的垂直线条,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超凡入胜的宗教 情绪的集中表现。如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南岗尼古拉教堂,为哥特式全木结构的建筑,它的外表是两根交叉曲线复杂 结合,线条轻快的尖拱形拱门,内部具有庞大的空间,顶上是巨大的苍隆,光线通过彩色玻璃窗射入,变作血红、 紫石英和黄玉的华彩,造成一种向上的、天国的神秘幻觉,从而突出上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3、复兴时期的建筑:此类建筑是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流行欧洲的建筑风格。其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 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其意表。如矗立在上海外滩的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大理石外墙,古典式圆柱、 半圆形拱穹,以拱穹为中心的对称的建筑形式,显示出庄重、华贵、典雅的审美趣味。建筑物的内顶及回音壁上有 展示宗教故事的作品,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 4、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着意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变化的效果。如上海和平饭店,就具有巴 洛克式建筑风格。它圆形屋顶,柱子很多,在不同的光线下产生各种明暗变幻。色彩运用也十分大胆,以红色和白 色为主调。更值得注意的是窗子,不仅式样多,而且呈现波浪式曲线,使整个建筑物充满了活力。 5、西式现代建筑:以新型的高层摩天大厦为代表。这些高楼大厦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塑料、预制构件为 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割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比例的美。如深圳的国际贸易大 楼,它高160米,有53层楼面。外形线条简洁、明快、挺拔流畅,象征着这座新型城市的开拓精神。大厦设有观光 电梯,即使是在乘坐电梯的片刻也能欣赏到室外风光。 6、庭院式建筑:是指运用几何图形,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化的最新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建造成各种 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庭院式建筑物。如北京香山饭店是庭院式建筑物的代表。这座拥有325房间的大饭店,因山 就势,由5座式样不同的斜顶楼群构成,最低的一层楼高,最高的只有4层。屋顶采用中国式的歇山式顶、悬山式顶、 硬山式顶、墙面上的窗子仿照中国江南的花窗、漏窗建造。灰瓦白墙,色彩淡雅别致,多走廊,拥有精巧的庭园, 充满了江南书卷气息。它的内部设施却很现代化,如溢香厅,上用透明玻璃顶,充分运用电脑、空调、光感应等新 技术。走进饭店,江南秀气扑面而来;踏入房间,又能得到最现代化的享受。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
按照建筑主体中心和长方形之比例,把立柱 分成数行,因而使殿内形成数组甬道。最外 的柱间,不用隔墙,而形成柱廊。正面外向 的第一排柱子间,以木制架构,并利用之以 作门扉。这些木隔墙,常是细雕细刻的,上 部刻镂似绣,以通光线。整体看来,好像正 面挂着花纱的垂廉。
彼此衔接的正梁,直接安在立柱之上。柱头 是由两块伸展出来的横木形成。其主要作用, 用于协调正梁与楣梁的节奏。同样,在楣梁 的上面,与正梁突出部,衔接着的是一排排 横木和凸出的支柱,用以支撑椽子。伸展的 屋檐和檐饰,以及檐下的双排板条,构造美 妙的图案,并使瓦垅与柱顶之经纬有所变化, 尽现物宝天华。
浅谈中西方建筑风格及差异
•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 西方古代建筑特点
• 中西方建筑结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
1、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在中轴线上采取横向构图,把重要的建筑物布置在 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则对称地列于中轴线两侧。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 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2、讲究色彩的搭配。中国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很讲究色彩 的搭配,如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筑物多色彩 浓艳,对比强烈,如红墙黄瓦的北京故宫,红色的院墙,金光闪闪的屋顶,配上蔚蓝色的天 空作背景,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装饰具有多样性:中式建筑物的窗是装饰的重点。窗的形状有方、圆、椭圆、花形、扇 形、多角形等,窗中的格纹及种类更是多得无法统计。如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的安徽黟 县西递村中,举目皆是用青灰色石料雕制而成的漏窗或花窗,多姿多彩,将一栋动楼舍装点 得古朴典雅。 4、建筑物具有明显的等级规定:一般可从建筑物的屋顶式样和檐来区别。 庑殿式建筑:最高级,只有皇家重要建筑、宫殿或大殿才使用。它是四面斜坡、一正脊、四 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屋角、屋檐向上翘起。 歇山式建筑:采用四面坡和二面坡的结合,即东西两侧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下 部仍为斜坡。 5、中国建筑物最出色之典型,莫过于庙宇之正堂。普通正堂为四墙环对,为其它附属建 筑之中心。庙宇之典型图样,大都是分为数个庭院;凡主要之建筑物及正门,均系坐北朝南。 进入庙门,须经过一联串之庭院,使人忆起罗马式大殿之中庭及拱环之柱廊,而且使人感受 诗意,且有安详之气氛。古老繁茂的大树点缀着环境,破折弯曲的枝桠,与一排排直立的廊 柱,相映成趣。 攒尖式建筑:平面是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多见于坛、阁、亭、塔之顶。 悬山式建筑: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有正脊一条和垂脊4条。 硬山式建筑:规格最低,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屋脊同悬山式。
中西方建筑结构差异
西方建筑就是西方国家的人们 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 (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 筑材料按照西方人的构成理念 建筑成的一种供西方人居住和 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 体育馆,窑洞,水塔,教堂, 寺庙等等。西哲有云:建筑是 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 史书。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 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 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 用,美观。这三个标准一直影 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西方 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 现代西方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 凝土为主 中国式建筑以土木为本,土木 建筑材料朴实无华,给人带来 最大的温馨而使人倍感亲切。 阴阳五形学说认为,黄帝居中, 中央属土,所以必须要用到土, 这样才能四平八稳,或是井井 有条。 除了屋顶、屋架,建筑结构方 式,还有一些类似斗拱、榫卯、 驼峰与雀替等木构架,可以看 作这个东方建筑结构上的一些 美学构件,容后一一申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