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A3: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类别及其重要作用,树立科学的理想 信念,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A4: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明了依法治国的概念和意义以 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A5:通过本次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生观的科学内涵,确定其包括人生 目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
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
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
和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
公民素质 恪守职业道德,培育 8
职业素质
教学内容(编号)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A1、A2
B1、B2
C1
A3、A4
B3、B4
C2
A5、A6
B5
C3
A7
B6
C4A8B7C5A9B8
C6
A10、A11
B9、B10
C7
A12
B11
C8
理论 实践 学时 学时
4
4 6
4
4
2
4
6
4
4
4
9
结束语
2
合计
48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2、能力目标: B1:能够进行良好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学习和与人交往,能根据大 学生成才应具备的素质制定大学目标和计划; B2: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增强法律意识。 B3:使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积极向上的理想来指引其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而不再是“动 力真空带”、“理想间歇期”。 B4: 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拥有法律风险防 控意识。 B5:能够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 观 B6:能够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和它对我们大学生的作用。能够理解增强国家安全 意识的重要性。 B7:能够理解身心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B8:能够理解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能够理解个人品德 培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B9: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 B10:能够正确处理好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学会承担责任,能够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身
1.3 课程目标
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是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依据 时代对大学生的道德、心理、法律和职业素质要求。
1.3.1 知识目标:
A1: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意义,明了大学生活的特点,懂得如何适应大 学生活并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A2:了解我国道德建设现状及道德的主要功能,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的内容及作用,明了法制与法治、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 的内容,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A11:了解恋爱道德、家庭美德内容,了解有关家庭和婚姻的法律知识。 A12:掌握职业生涯中法律规范的意义及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了解各方面的 基本法律知识;了解创业政策法规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A7:明确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明确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 A8:明确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方法。 A9:明确中华民族传统优良道德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诚信品质和诚信意识培养的 基本内容。 A10: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的基本特点和公共秩序的重要作用,明确维护公共生活 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了解公共生活 中的法律规范。 A11:了解恋爱道德、家庭美德内容,了解有关家庭和婚姻的法律知识。 A12:掌握职业生涯中法律规范的意义及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了解各方面的基本法律知 识;了解创业政策法规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合法权益。 B11:用社会公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用法律要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学
A6: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 条件,并学会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A7:明确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明确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 A8:明确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方法。 A9:明确中华民族传统优良道德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诚信品质和诚信 意识培养的基本内容。 A10: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的基本特点和公共秩序的重要作用,明确维
C4: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理性爱国的问题。培养正确的防范国家安 全机密泄露的意识问题。
C5:培养正确的心理调节和与人相处的素质 C6:培养大学生恪守基本道德规范的意识,培养大学生恪守基本道德规范 的意识。 C7: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做一个讲道德、 懂法律、文明恋爱的大学生,拥有责任意识。 C8:能够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用社会公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能够用法律要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③使他们能够自觉端正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而使其立志在实践 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 一,做忠诚的爱国者;
⑤培养健康的身心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⑥培养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的作风,使大学生们认识到诚信的价 值,并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⑦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习惯,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⑧使学生能够用社会公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也能用法律要求 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⑥了解伦理道德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基本的理论基础,提高其继承和弘扬 优良道德传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的作风;
⑦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生活和公 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 中增强公德意识;
⑧掌握职业生涯中法律规范的意义及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增强自身道德修 养, 了解各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识,用法律要求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见表 1-3。
表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设计总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编号 00GB0111 总学时 48 编制时间 课程目标
2015.8
编制人 訾婷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 是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公共理论必修课。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
③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充分认识人生态度在人生 中的重要意义,并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
④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⑤掌握健康素质的含义及对高职学生成才的意义、增进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 法,掌握人际交往及其意义、原则和艺术;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1.1 课程基本信息(表 1-1)
表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开课单位
律基础
适用专业 课程总学时/学期总学时
所有专业 48/48
先修课程
思想品德
课程编号
00GB0111
课 程总 学 分 /学 期总 学 3/3 分
后续课程
A4: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明了依法治国的概念和意义以及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A5:通过本次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生观的科学内涵,确定其包括人生目的、人生 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A6: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人的自我价
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并学会科学对待 人生环境。
靠接班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下述知识、具备以下能力及素质。
1、知识目标: A1: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意义,明了大学生活的特点,懂得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并树 立新的学习理念;
A2:了解我国道德建设现状及道德的主要功能,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 容及作用,明了法制与法治、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A3: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类别及其重要作用,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懂得 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编制人 制定/修订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1.2 课程性质与任务
1.2.1 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
课程之一,是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公共理论必修 课。 1.2.2 课程任务
本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密切配合,共同 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任务。该课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 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 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3.2 能力目标:
B1:能够进行良好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学习和与人交往, 能根据大学生成才应具备的素质制定大学目标和计划;
B2: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增强法律意识。 B3: 使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积极向上的理想来指引其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 而不再是“动力真空带”、“理想间歇期”。 B4: 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拥有 法律风险防控意识。 B5:能够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树立积极 向上的价值观 B6:能够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和它对我们大学生的作用。能够理解增 强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B7:能够理解身心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B8:能够理解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能够理 解个人品德培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B9: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 相关法律。: B10:能够正确处理好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学会承担责任,能够运用相关法 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B11:用社会公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用法律要求和规范自身 的行为;学会正确处理劳动关系,维护自身劳动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