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1-6年级《青少年成才优秀家庭教育案例》_16

家庭教育1-6年级《青少年成才优秀家庭教育案例》_16

《做不好别笑我——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达成共识,帮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过程中要保护孩子自尊心。

2、与家长共同探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自尊心需要注意解决的自身问题。

3、提高家庭教育的技能技巧,通过家长间的交流互相带动和提高。

教学重点:1、通过场景和案例使家长们意识到日常生活中自己做的欠妥的地方。

2、通过反思认识到可为和不可为,并明确正确的沟通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学幻灯片、家长问卷调查等。

教材:河北省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手册二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共鸣导入新课】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时间段和大家共同讨论“如何保护孩子自尊心”这个话题。

我们说二年级或者再小一点的孩子呢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尊的这种概念了,比如说照镜子,一看镜子里的自己还挺美还不错,非常好看,这就是自尊心的一个表现,他是自我的一种接纳,自尊心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心理年龄发展中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

开始萌芽在低年级,因为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了,原来在家里的时候接触的都是自己家的人,家长批评一下也都习惯了,这时候孩子也小,这个概念不是很明显,自尊心显示出来的不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有了独立的自我,觉得我是一个我们班的班长,我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组长等等之类的,慢慢有了自我的意识,外人也会评价他了,对待外人的评价也比较注意了,这个时候孩子的自尊心就比较敏感了。

其实自尊心最敏感的时期是青春期,也就是小学阶段末期和初中阶段,大概在10—16岁,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自尊伤害表现更强烈,对伤害反应更强烈,其实好多在青春期出现问题的孩子当中,许多是在小的时候在幼年期可能就埋下了种子或者萌芽,或有些阴影。

在小学一二年级我们更多家长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孩子的成绩、智力发展上面,很多时候觉得一二年级的小孩哪有那么多事啊!而这时自尊心恰恰被忽略了。

但是呢,自尊心是孩子今后健全人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可以说生活中忽视孩子自尊心的案例可能比比皆是。

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案例】今天的案例要说两个孩子,小红和欣欣是同一个小区的两个好朋友,两人每天都在一起玩,但是现在小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有的时候孩子之间很熟悉,往往大人之间并不很了解。

因此有一天呢,小红就邀请欣欣和她妈妈一起来家里做客。

欣欣妈妈还是第一次去小红家做客,一进门看到小红家的一面墙上展示的都是小红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这个阶段所有得过的奖状和奖牌,欣欣妈一看就说“哎呀,你们家小红真是的优秀的孩子,你看得了这么多奖状,阳光少年、书香少年、美德少年、艺术小明星、哎呦,还有考试成绩全年级第一的奖状,真了不起!比我们家欣欣可强多了!”欣欣妈妈就夸,因为进人家要表示礼貌,同时人家孩子的成绩也确实在那摆着呢,“小红成绩真棒啊!比我们家欣欣可强多了!”家长在哪说,欣欣就觉得不是味了,结果小红妈妈一听,也是出于礼貌,特别谦虚的说:这都是过去的啦,很小不值得一提啦,这孩子没那么好啦!家务活一点都不会干,刷个碗、扫的地啥的一点都不会,也就学习还能凑和,成绩还忽高忽低的…”小红在旁边本来听欣欣妈妈夸挺高兴的,可是听妈妈这么一说也是挺没面子的,小脸马上沉下来了,刷的一下子变得通红。

而这个时候欣欣在一边高兴啦,,一个劲的挤白眼,躲在她妈妈身后朝着小红偷偷地笑。

小红再也忍不住了,留着眼泪跑回了自己房间。

这时候小红妈妈脸上挂不住了,人家欣欣妈妈头一次来自己家,孩子就这么不懂事,马上不满意的说“这孩子,真没礼貌,哪像欣欣这么懂事啊!”而小红在房间里听到妈妈的话哭得更伤心了,心想:妈妈真讨厌,让我丢死人了,欣欣还是我的好朋友,还在那笑话我,以后我再也不让欣欣到我家玩了,你看她今天笑得多起劲啊!听到了这个案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哪位家长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意见呢?师:我们过去的好多家长往往都是这么做的,家长不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留面子,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没有给孩子留面子,觉得有了客人后我们一定要谦虚一点,我们怎么能当着别人的面夸自己的孩子呢,那不可以的,我们一定要谦虚内敛一点,可是这个谦虚恰恰是建立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事情在生活中还是有的可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不能夸自己也不能夸自己孩子的。

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受到伤害,被伤害的孩子慢慢变得不自尊,同时也可能伤害别人的自尊。

【故事两则】1、放化疗的外国小男孩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国小男孩得了白血病,由于放化疗,头发都掉光了,同班的男孩子们看到这种情况后为了表达对男孩子的关爱和支持,全班都剃成了小光头,大家在一起开心的照了照片。

这对于生病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好的尊重。

2、放化疗的中国小女孩同样的事情还有一个案例,一个国内的小姑娘也是的了白血病,放化疗导致头发脱落,带了一个假头套来到了学校,一群男孩子把她的头套一把揪过来,传来传去当球踢。

小女孩特别伤心。

这种伤害是十分严重的。

同样的情形,不一样的对待方式,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

我们有一些孩子,平时在家里独处还好一些,公众场合孩子有一点稍微过激的行为大人就会觉得很没面子,火一下腾就上来了,不管不顾得教训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就像刚才的案例,一方面小红的家长觉得孩子的确是不错的,得了那么多奖状都贴在了墙上就是为了对孩子表示鼓励,但是有客人一来家长马上就表现出来另外一种反差,让孩子接受不了:“为什么在家时候夸我而我的朋友一来你就说另外一套还批评我呢,反差很大这样最容易让孩子受伤害”。

【案例分析】究竟有哪些具体原因或者做法会伤害到孩子脆弱让孩子自尊心手上还呢?下面进入到我们今天的案例分析:1、家长不恰当的评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像今天案例里小红的妈妈的评价就不好,当然欣欣的妈妈做的也不好。

当着同年龄的孩子特别是自己的小伙伴的面批评孩子是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批评的时候尽量单独交谈,这样给孩子留了面子,她今后也比较重视这个事。

能让孩子第一反应是知道我做错了,而不是第一反应别的孩子看着呢,以后传出去会笑话我。

这样一来孩子的情绪是抵触的。

案例中,小红的妈妈不是想要批评孩子,而是从成人的角度来讲,只是要谦虚一下、客气一下,这么说是合情合理的,而恰恰是这种做法,伤害到了孩子,并且让孩子不能理解。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家长用成人世界的理解往孩子身上套,而正是这种考虑方式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她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同身受。

有时候怎么激励好呢?有的家长喜欢用激将法,恨铁不成钢,有的家长喜欢用激将法:我看你就不行,你怎么那么笨呢?是希望孩子好,但孩子的心理就不是那个意思了,你看我就不行,这些这可能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说话方式,正话反说,比如希望孩子晚上早点回来,就是你就别太早回来了啊!而孩子的内心就会觉得你不是在激励我,你是不相信我,你就是那么看的。

就有抵触情绪了,与家长的关系就出现了危机。

2、还有一种就是家长的要求过于苛刻,要求太高。

比如说你的成绩太差了,下次考试你一定要达到前三名,而孩子的想法是我已经很努力了。

而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从家长哪里得来的,如果家长不满意的话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这时候自尊成都不是很高,尤其是家长如果再伴随一些惩罚的话,那孩子可能就会感觉到我做不好你就嫌弃我,家长要明白你提出的要求孩子能不能达到,有时候要正确认识孩子,和孩子商量一下。

孩子达不到目标可能不单纯是孩子个人的原因,有可能是家长的影响原因在里面,有时候是单方面给孩子提要求,而自己再孩子成长过程中式无所作为的。

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家电也不躲了。

在努力也达不到要求,就不动了。

就像笼子里的小白鼠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要求,不能及时表扬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当,在学校里已经呗老师和同学们说过这件事了,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很低,家是温柔的港湾,到家里家长应该安慰一下孩子,而家长没有站在安慰你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又把伤害强化了一遍,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就收到了伤害。

4、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

5、家长对孩子缺乏关注。

【了解孩子】见大屏幕我们知道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尊心的建立会收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那您的孩子是不是自尊心很强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下面的环节,一起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

【建议】一共10条,是孩子与大人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如果孩子做的很好而大人有些方面认识不到位的话,回去就应该进行一下反思,自己从哪些方面加以改善,而孩子得分很低的话您就要自我反思一下今后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足够的自尊,如果孩子做的都很好说明您平时在培养孩子方面做的很好了。

【建议】1、家长要正确、充分的表达,给予孩子恰当的爱。

不要吝啬你的夸奖跨的及时夸的到位不善于说可以给孩子拥抱每天对孩子微笑2、家长要恰当的批评孩子,适度的批评, 场合、语气,避免以偏概全不翻旧账。

不能只说错的,不说错在哪?会鼓励,会批评。

3、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交流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越来越多家长注意到了这点穿衣服学乐器4、孩子对自己评价太低是,家长及时安慰鼓励孩子,跟孩子一起归因,归到外因,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很笨、是自己努力不够等等。

5、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孩子好的方面进行适当的赞赏。

【大作业】让孩子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有充分的爱。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