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成败的十大要素梁华著第一章:善想:积极思考你的人生方向1.积极思考可以征服消极心态。
积极思考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使我们在面临弱势的情形时仍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
思考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皮鲁克斯(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例: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莫尔斯发明电报;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2.思考力可以支撑起人生。
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于思考,而且思考得越痛苦,收益就会越大。
一个不善于思考难题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思考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例:亚历山大果断地剑砍绳结;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服务员果断的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
思维方式一般有两种:归纳法及演绎法。
3.人生最可怕的是处于盲目状态。
例: 一位空军飞行员的故事;一个16岁男孩救父亲的故事。
4.不善规划,最后还是自己吃苦头。
成大事者的习惯之一是善于在自己的人生规划图上精打细算!例: 两名瓦工的故事。
a人生怎样设定自己的目标?目标应既有激励价值,又要现实可行;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并限定时间;目标需要不断调整修改;设立目标须全面衡量,切勿草率;放胆一试,在实践中完善。
b在设定目标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写下你的目标;给你自己确定时限,安排达到目标的时间;把你的目标订得高一些;胸怀壮志。
5.可以想好了再做,更可以边做边想。
想好了再做,表面上看是行之有法,但有些事只能边做边想,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
许多人只所以平庸一生,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万无一失以后才去做。
例:美国人吉恩的择偶标准。
第二章:去闯:拒绝等待,踏出一条出路1.从脑中洗掉因循守旧。
成功的路上,因循守旧是你必须克服的一大障碍,不要指望未来某个不确切的时候“情况将会好转”,如果你不改变因循守旧的习惯,那你可能会成功,但不会永远成功。
找出自己身上因循守旧的原因,可试着问自己:a.计划着一些令人激动的事情,但从来不实行这些计划吗?例如去休假或者观光旅游等。
b.拒绝做任何对自己也许是一种挑战的事情吗?例如控制饮食、戒烟或者选修一门大学的课程。
c.过多地依赖自己的朋友吗?过于沉湎已厌倦的职业吗?过于依靠那些对自己厌烦的亲戚吗?或者过于留恋那已不再令人满意的住房吗?d.一旦面临困难的任务或者某个将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场合时,便立即变得忧心忡忡吗?e.推迟做那些费力的或令人厌烦的事情吗?如清扫房间、候车、修剪草坪或者写信。
例:罗斯计划读夜大的故事。
2.学会换角度思考。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创新,或者说不愿意创新,是因为他们心中关于得、失、是、非、安全、冒险等判断的标准已经固定,这使他们常常不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测试:100%的机会赢80元与85%的机会赢得100元。
这个测试说明:我们经常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至顾虑重重,畏手畏脚,而一旦我们把同一问题换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新的成功。
例:麦克给自己讨厌的老板找工作。
3.突破常规思维,争取主动。
成大事者常常能突破人们的常规思维,反常用计,在“奇”字上下工夫,拿出出奇的经营招数,赢得出奇的效果。
例:亨利·兰德发明“拍立得相机”。
第三章:创新:绝不守旧,打破一切常规1.走不通的路,就立即收住脚步。
人生总会碰到许多走不通的路,这时,我们应该立即停止脚步,重新选择另外一条路。
2.做决定要有自己的灵活变化原则。
以变应变的习惯是成功者的特征之一,因为不及时掌握形势的变化,就会事倍功半。
掌握形势变化的13条原则:a.不要受他人脸色影响;b.不要受制于外在因素;c.不要划地自限;d.不要沉于幻想;e.不要因失败而放弃努力;f.不要过度劳累;g.不要恐惧失败;h.切忌惊慌失措;i.不要只看瑕疵;j.不要慑服于事实;k.不要轻信预测;l.不要惧怕敌人;m.不要让亲友替你做决定。
3.从小目标开始一点一点突破。
没有目标的人注定不能成功,但目标过大,你应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否则,你也不易成功。
例:雷因失业后遇见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的故事;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夺得冠军。
第四章:拼搏:不惧怕风险的袭击1.一定要做你最喜欢做的事。
每天有许多事可做,但有一条原则不能变,那就是一定要做你最喜欢做的事,因为这样,你才会有所成就。
2.挫折是成功之始。
挫折,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挫折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
a.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种种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障碍和干扰,从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例:日本一家著名企业的公开招聘。
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一生的挫折。
b.对付挫折、防止消极影响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提高认识水平,正确对待挫折;改善处理问题的方式,变换视角和出发点;改换环境、轻装前进;精神发泄,又称心理治疗法;主动找朋友倾吐心声。
第五章:忍耐:磨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1.切忌让别人先抢走机遇。
凡成大事者,无不慧眼辨机,他们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抓住机遇。
例: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投机的人。
2.磨炼看准时机的眼力。
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时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采取行动,那么你取得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3.见缝一定要插针。
机会只敲一次门,成功者善于抓住每次机会,充分施展才能,最终成功。
例:信徒在水灾中丧生。
4.只要有好机会,就立刻行动。
5.最无用的借口——我没有机会。
失败者的借口是“我没在机会”,成功者不会等待机会,而是努力去创造机会。
第六章:巧变: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决定1.该冒险的,就不要胆怯。
冒险要求的首先是勇敢精神,但不是盲目冒险,成功者首要的是目的明确,在目标召唤下勇敢地去做、冒险地去。
例:美国商业巨子约翰·甘布士。
2.激发自己的冒险精神。
生命运动从本质上说应该就是一次探险,如果不是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是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
例:男孩将一只鹰蛋带回父亲的养鸡场。
3.消除胆怯的心理。
每个人都有能力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冒险成功,不幸的是人们在开发自己潜能,取得冒险成功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种自身的心理障碍,这就是所谓的“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上帝给了他机会,他却退缩了。
)心理障碍主要有:a.意识障碍:指由于人脑歪曲或错误地反映了外部现实世界,从而影响以至减弱人脑自身的辨认能力和反应能力,阻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影响了在事业上的成功。
b.意志障碍:指人们在自我能力开发中,确定方向、执行决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各种非专注性、非持恒性、非自制性等不正常的意志心理状态。
c.情感障碍:指人们在自我能力开发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方面不正确的内心体验。
d.个性障碍:指人们在自我开发中常常出现的气质障碍和性格障碍,如抑郁质的人易表现孤僻,不善交际的弱点。
第七章:精通:强化自己的办事能力1.人缘越好,事情越好办。
多一份人缘,少一份烦恼,生活是个大舞台,你我他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又不停地变换着角色,各个角色之间时刻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人际交往。
一个好的人缘可以使你在工作、生活中伸缩自如,可以使你活得轻松自在,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例:美国摩根银行股东兼总经理莫洛;美国银行电话电报公司总经理吉福特;美国纽约银行总裁凡特立伯,选择高级主管。
2.切勿自以为比别人聪明。
自以为是的人有四种反应倾向:a.想当然——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b.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c.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隐私;d.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3.巧妙把握说话的机会。
在反映情况或说服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时机选在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
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谈话技巧:a.勿用质问的语气说话;b.巧妙的插话技巧;c.问话需要巧妙。
第八章:舍取:灵活机动,不走死胡同1.学会给自己注入快乐的激素。
2.忙里偷闲,就会更快乐。
紧张与压力,会导致诸多人对生活产生厌倦,心理专家指出,如果懂得时间管,压力就可以减轻或消失。
3.在枯燥生活里滴上几滴幽默。
生活难免会出现枯燥,你应当有往枯燥生活里滴上几滴幽默的习惯,这样可以享受另一种心境。
a.促进交流的幽默;b.处理尴尬的幽默;c.轻松劝解的幽默;d.平淡自然的幽默;e.冷静深沉的幽默。
第九章:实干:从做好每一件开始1.从先做小事,先赚小钱开始突破。
2.要专心地做好一件事。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不切实际的考虑。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
3.给自己的错误曝光。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免不了会受责备,何不自己先认错呢?听自己谴责自己不比挨人家的批评好受得多吗?例:南北战争中毕克德战役。
4.强化自我的15种习惯力量。
习惯一:让自卑见鬼去吧;习惯二:别让消极心态左右你;习惯三:对工作热情;习惯四:尽自己最大努力;习惯五:循序渐进地完成目标;习惯六:自信心的力量;习惯七:服务于他人;习惯八:一定要广朋友;习惯九:不要心存悔恨的忧虑;习惯十:保持你的人格独立;习惯十一:不求他人赞许;习惯十二:不抱怨任何事物;习惯十三:诚实可信的品质;习惯十四:让精力更充沛;习惯十五:积极探索。
5.掌握自我推销的良策。
a.自我推销的八大要领:b.推荐自己要有自己的特色;c.推荐自己要关于面对面;d.推荐自己要有灵活的指向;e.推荐自己应以对方为导向;f.推荐自己要灵活运用宣传手段;g.推荐自己要注意控制情绪;h.利用履历表或申请表把自己推荐给对方;i.推荐自己应知难而退,另找门路。
第十章:自控:从容应对工作与生活1.仔细诊断每次失败的原因。
失败也是一次成功,需要仔细诊断。
例:爱迪生与助手的对话。
2.及时放弃无意义的固执。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例:两个贫苦的樵夫;牛顿研究永动机;3.无法自控是一般人的通病。
海潮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肖明明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