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63页)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63页)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
公布的一系列具体规定,是我们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和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 例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生产安全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地方性行政法规是指由特定的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 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制定和修改的 行政法规。它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 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 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 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 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 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 在案。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
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 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 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 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 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 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 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 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考核不得收费。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限范围内施行。 部门规章
是由国务院所属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 所发布的各种行政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 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
地方政府规章 是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 件。 它不仅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法规相抵触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专门法律
指规范某一专业领域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 例如:《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法》、《道路交通
法》等。 相关法律
指安全生产专门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中涵盖有安全生产 内容的法律。
例如:《劳动法》、《建筑法》、《刑法》、《刑事诉 讼法》、《行政处罚法》等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规
四、安全生产法
其它国家安全生产立法情况 美国--1970年 日本--1973年 英国、德国--1974年 分别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法规。 我国安全生产法立法时间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江泽 民主席签署第七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制定、修改的。 它的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是法律法规体
系中的二级大法。 他又可分为基础法、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三种。 基础法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就是指《安全生产法》。 它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规范,它是用于
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 核心。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 宪法 ➢ 法律
基础法 专门法律 相关法律 ➢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 安全生产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 安全生产标准 矿山安全类 劳动防护用品类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类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类 其他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类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 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 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 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 订立的劳动合同。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享有的权利
第四十七条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
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 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 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 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 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 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 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 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 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 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 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 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现阶段,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 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相抵触的前提下,可规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 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 产条例》。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规章
规章可以分为两类: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根据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十四条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
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 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 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 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 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 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
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 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十九条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
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 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 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 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 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 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 由有关人员签字。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是指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 察局)制定和修订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统一的技术、管理、方 法等要求。(2004年12月1日施行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 定》)
我国的安全生产标准大致可分为5类: 矿山安全类 劳动防护用品类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类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类 其他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类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一、安全生产
➢ 含义:通过人—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 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 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
➢
➢ 本质: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 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
➢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
➢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
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 人员缴纳保险费。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
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 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 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 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 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 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 的责任。
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 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 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
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 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 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出台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我们国家处在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 90年代后,事故总量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长。到了2000年,全国安全生产 形势进一步严峻,重大、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死伤人数众多,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而且损害了党、政府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象。 在当时,导致我国安全生产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安全生产法 制不健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突出表现在: 1、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 2、安全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依法规范。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
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 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 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 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 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 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 定。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 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 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宪法
宪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通过和修 改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宪法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和原则是安全生产与职
业健康工作的最高法律规定。宪法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框架的最高层级。也可以说,一切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都要以此为依据,不容违背。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 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 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 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 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 故。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享有的权利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