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贫血(含民间食疗)贫血贫血是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我国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正常值男性为400~55O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一5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为12一16克%,女性为11一15克%;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0一50容积%,女性为37~48容积%。
贫血者往往可出现身倦神疲,头晕眼花耳鸣,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四肢麻木,月经紊乱及闭经,严重者甚至可发生晕厥等征候。
临床一般分为缺铁性贫血、巨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失血、红细胞生成减少和溶血等三大类。
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体征常见皮肤及粘膜苍白,尤以眼结合膜、手掌及指甲部位的苍白表现为突出。
实验室检查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值。
必要时作骨髓穿刺检查,可确定造血功能有否发生障碍。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对因治疗,如矫治失血或溶血,补充所缺乏的造血物质。
其次是应用造血药,严重贫血者应酌情给予输血。
必要时可作脾脏切除和骨髓移植。
本病属中医学中“虚劳’、“亡血”、“血证”范畴。
其发病机理似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有关。
肾主骨,生髓为造血之本;脾统血,主运化,为生血之源。
脾虚运化不及,则血失生化之源而贫血;肾虚则不能助脾运化,精髓空虚则造血机能障碍而血亏;心主血脉,亡血则无以养血;气为血帅,气虚则不能摄血。
因此贫血与心、脾、肾有密切关系。
1.[处方名称]血复康[功能主治]功能补脾益气,滋阴补血。
主治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处方组成]黄芪、熟地、首乌、当归、灵芝,制成片剂。
每日3次,每次6片。
1个月为1疗程,每周复查1次血象。
[辨证加减]无[疗程疗效]治疗100例(白细胞减少42例,贫血40例,血小板减少18例),其中68例曾服用西药无效,停药1周后,服用本方,总有效率为89%。
比较不同类型的疗效,以白细胞减少者疗效为最高(达95%),依次为贫血者(达87%)、血小板减少者(达了8%)。
治疗后头痛头昏等均有明显改善。
[处方来源]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李云宝等。
[处方备注]方中黄芪能增加机体免疫力;当归、熟地、制首乌、灵芝均能刺激造血系统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升高血小板,对白细胞减少也有治疗作用。
2.[处方名称]升血汤[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补血止血。
主治自身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处方组成]黄芪30克、当归9克、白芍9克、大热地9克、阿胶9克、粉草3克、白术9克、茯神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失眠加酸枣仁;脾虚加党参、淮山药。
[疗程疗效]治疗1例,服药33剂,症状渐次消失,血检正常。
[处方来源]任达然等[处方备注]本方黄芪用量倍于当归,益气能生血,乃阳生阴长之意;熟地、阿胶、白芍、女贞子、旱莲抚养阴清热,补血止血;白术、山药、茯神有助健脾强食,以资化源之本。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二仙温益汤[功能主治]功能温补脾肾。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处方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人参6克、黄芪12克、龟鹿二仙胶9克、当归9克、陈皮9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脾肾阳虚兼肾阴虚者,加巴戟、补骨脂、杞子、五味子;缺铁性贫血的脾肾阳逝者有中气虚、胃阴不足时,加木香、白术、乌梅;溶血性贫血见脾肾阳虚者,加黄芪桂枝五物汤;巨幼细胞性贫血及原因不明的贫血,因激素而影响肝功能者,加五味子、赤小豆。
[疗程疗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82例,总有效率为89.3%;治疗缺铁性贫血46例,总有效率为95.7%;治疗浴血性贫血14例,血红蛋白升高都在3克以上,症状明显改善。
[处方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史亦谦。
[处方备注]史氏认为,止血药中的仙鹤草、藕节、紫草等,只有与扶正固本、补气摄血药同用才有效;温补脾肾药以秋冬季节获效显著,因此,隆冬季节应加重温补脾肾药的剂量,青年男性患者应酌加知母、黄柏,以防久服温药而引动相火;女子月经过多者,经前可加重温补、益气养血之品,经来时加党参、黄芪、蒲黄、木香,有缩短经行时间或减少经量的作用。
本方剂量由编者。
4.[处方名称]参花方[功能主治]功能补脾养胃,清热生津。
主治放疗、化疗所致造血功能障碍。
[处方组成]潞党参、花粉各16克(为1日量),分2次用温水冲服,连服30天。
[辨证加减]无[疗程疗效]治疗41例,白细胞减少26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无效1例;贫血10例,显效6例,无效4例;血小板减少5例,显效4例,无效1例。
[处方来源]云南省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蔡德政。
[处方备注]中医认为放疗、化疗反应是由于火热毒邪,内侵人体,耗伤气血津液所致。
临床观察显示潞党参、花粉除有补脾养胃、清热生津之功能外,且有明显的抗放疗和化疗的毒性作用,保护造血系统。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民间食疗法】1)·黄芪鸡汁粥;【来源】经验方【原料】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 黄芪15克粳米100克【制作】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将黄芪煎汁,每次以粳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趁热服食。
【功效】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亏、营养不良的贫血患者。
【宜忌】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
2)·羊骨粥;【来源】《千金翼方》【原料】羊骨1000克左右粳米100克细盐生姜葱白各适量【制作】先将羊骨打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温热空腹食用。
10~15天为一疗程。
宜于秋冬季食用。
【功效】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宜忌】感冒发热期间宜停服。
3)·动物肝粥;源】《粥·炖品·饮料》【原料】动物肝(猪肝、羊肝、牛肝、鸡肝均可)100~150克粳米100克葱姜油盐各适量【制作】将动物肝洗净切成小块,与粳米、葱、姜、油、盐一起加水约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热顿食。
【功效】补肝,养血明目。
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贫血、夜盲症、疳眼、目昏眼花等。
4)·鸡汁粥;【来源】民间方【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制作】将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滋养五脏,补益气血。
适用于老年体弱、病后、产后羸瘦、虚弱劳损等一切气血不足衰弱病。
【宜忌】伤风感冒或发热不宜食用。
5)·小米龙眼粥;【来源】民间方【原料】龙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红糖适量【制作】将小米与龙眼肉同煮成粥。
待粥熟,调入红糖。
【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补血养心,安神益智。
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
6)·莲子龙眼粥;【来源】民间方【原料】莲子15克龙眼肉10克糯米30克【制作】将莲子、龙眼肉、糯米同煮为粥。
【用法】温热食。
每日2次。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
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7)·红枣黑木耳汤;【来源】民间方【原料】黑木耳15克红枣15个【制作】将黑木耳、红枣用温水泡发放入小碗中,加水和冰糖适量,再将碗放置蒸锅中,蒸1小时。
【用法】每日2次,吃木耳、红枣,喝汤。
【功效】清热补血。
适用于贫血。
8)·山药天花粉汤;【来源】民间方【原料】山药天花粉各30克【制作】将山药、天花粉同煎汤。
【用法】每日分2次服完。
【功效】补脾胃,生血。
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9)·免鱼鳔当归汤;【来源】民间方【原料】鱼鳔当归各10克红枣10枚【制作】将上3味水煎。
【用法】每日2次,可长期服用。
【功效】大补气血。
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10)·山药紫荆皮汤;【来源】民间方【原料】山药30克紫荆皮9克大枣10枚【制作】将上3味水煎。
【用法】每日1剂,每日3次服。
【功效】健脾益血,补肾养阴。
适用于低热的贫血患者。
11)·花生衣;【来源】民间验方【原料】花生衣12克【制作】将花生衣研碎,备用。
【用法】每日分2次冲服。
【功效】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出血的患者。
12)·荔枝干大枣;【来源】民间方。
【原料】荔枝干大枣各7枚【制作】将荔枝干与大枣水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气血。
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13)·鸡血藤煲鸡蛋; 【来源】民间方【原料】鸡血藤30克鸡蛋2个【制作】将鸡血藤、鸡蛋加清水两碗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煮成1碗后,加白砂糖少许调味。
【用法】每日2次,饮汤,食鸡蛋。
【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贫血等症。
14)·糖饯加味红枣;糖饯加味红枣【来源】民间方【原料】干红枣红砂糖各50克花生米100克【制作】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与泡发的红枣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捞出花生米皮,加入红砂糖,待糖溶化后,收汁即可。
【用法】每日3次,随量食。
【功效】补气生血。
适用于产后营养不良性及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小症。
15)当归.黄芪.党参.各25克.羊肉.5000克.葱姜料酒适量.16)冬虫夏草15克.鲜胎盘1个.盐少许.炖熟吃.17)黄芪.泡水放红糖喝.18)肥羊肉腿500克.焖烂.19)肉苁蓉25克.猪肝100克.同煮服.20)贫血理疗偏方10例方1〔组成〕大红菇、绿豆、鸡肉或猪瘦肉各适量。
〔用法〕水炖服。
方2〔组成〕常春油麻藤茎30~60g,首乌15~30g,地菍15~30g。
〔用法〕水煎,1 日3 次服完。
〔附注〕此方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方3〔组成〕香花崖豆藤30g,土党参30g,黄花稔30g。
〔用法〕水煎服。
方4〔组成〕常春油麻藤茎30~60g,黄芪30g,龟版15g,鳖甲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方5〔组成〕麦穗七10g,当归10g。
〔用法〕水煎服。
方6〔组成〕百灵草根6g。
〔用法〕炖肉服。
方7〔组成〕大血藤30g,小血藤9g,金樱根30g,黄精12g,石豇豆15g。
〔用法〕煎水服。
男性加左转藤12g,女性加天青地白草30g、白指甲花9g。
方8〔组成〕青刺尖15g。
〔用法〕炖猪肺吃。
方9〔组成〕岩豆藤根30g,五香血藤15g。
〔用法〕泡酒服或炖肉服。
方10〔组成〕珍珠菜30~60g,虎刺30~60g。
〔用法〕水煎,去渣滤液,入猪肉30~60g 同煮服,每日1剂。
如腹胀明显,加芫花全草;皮肤肿者加葫芦瓢、泥鳅、小麦馒头干、大蒜子适量。
服药后稍有头昏,但不需停药。
〔附注〕此方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防止贫血的方法:1:煮红枣,每天吃30颗左右;吃花生,花生放一点花椒煮好,加一点麻油,一点醋,一点盐调味,当小菜吃,也是补血的;红枣、花生、红豆、桂圆同炖是冬日滋补佳品,也是补血养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