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教学设计【内容标准】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的第二框题。
这一课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了解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增强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从而在内心深处自觉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科技迅猛发展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中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以及空间科学,并能够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引领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很高兴来到咱们东明第二初中,跟同学们一起学习。
首先,跟大家一起分享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在观看这段视频时,数一数视频里出现了哪些科技新名词?多媒体播放视频多媒体展示问题:视频里出现了哪些科技新名词?学生回答:(略)多媒体展示问题:这些科技新名词的不断涌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师: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包括哪些领域?又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探讨的课题: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教师:小涵——一个我们学生的同龄人,我们一起来认识她。
多媒体展示:小涵材料思考:小涵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她的姑妈进行交流?学生回答(略)师:咱们同学提供的方式很多,相信借助这些方式,小涵与她的姑妈一定会有一个愉快的交流。
同学们列举的的这些交流方式,体现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显示技术,成像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蓬勃兴起。
说起信息技术,不能不提到计算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多媒体展示:计算机发展历程思考:请你对比一下,说一说第一台计算机与第五代计算机有哪些差别?学生回答(略)师追问: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计算机从第一代,到第二代,再到今天的第五代,变化、差别如此之大,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师:目前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叫什么名字吗?是哪个国家生产的?多媒体展示:“天河二号”材料师:“天河二号”运算速度如此之快,的确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如果在60年代就有这样一台计算机,我们的原子弹研制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番情形。
下面,我们再看一则材料。
多媒体展示:原子弹,算盘师: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在制造原子弹的时候,“天河二号”就已经诞生,那又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略)师: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还知道信息技术领域里哪些科技产品?学生交流展示(略)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举例,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推动着其他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让我们走进小涵,继续分享她的故事。
多媒体展示:小涵材料师:它们属于哪个领域的技术成果?学生回答(略)师:无论是转基因技术还是克隆技术,都属于生命科学。
让我们一起走进,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
说起生命科学,不能不提起克隆技术,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历程思考: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克隆技术从最初的设想,到今天新的克隆技术成果不断涌现,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师:克隆技术的快速发展,仅仅是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你能列举一些生命科学领域里的科技成果吗?学生交流展示(略)师:同学们列举了很多,也有很多新的科技成果。
结合书本P66,说一说现代生命科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略)师: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在20世纪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得生命科学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主流,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发展,必然会不断的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空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家把生命科学的实验室,从地上,搬到了天上,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
多媒体展示:太空实验舱师:说起空间科学,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他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前苏联人,他是咱们中国明代的万户。
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多媒体展示:万户材料师:万户的做法,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可笑,但是,他为科学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的天文学家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月球后面的一座山,叫做万户山,以此来纪念这位为科学而献身的勇敢者。
师:其实,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太空的探索。
我们一起来分享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
多媒体展示:人类登陆太空第一幅: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着陆月球。
第二幅: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太空漫步第三幅:太空交会对接第四幅:“玉兔”月球车师:除了上述事例,你还了解哪些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例?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略)师:同学们列举的很多,这些事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空间科学的快速发展。
可能有同学会有疑惑,这些空间科学看起来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一段新闻播报。
多媒体展示:新闻播报唐山地震思考:中国地震局两次处置不同,你感悟出了什么?学生交流展示(略)师:借助于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地壳的运动状况,从而实现地震的快速、准确预报,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进步只是空间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师:除了地震的检测以外,空间科学在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资源普查,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保方面发挥着传统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师:到这儿,我们的探讨已接近尾声,回顾这节课,看看我们都探讨了什么?多媒体展示: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交流了,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空间科学。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让我们亲身经历了世界的日新月异,亲眼目睹了我们的国家,辉煌不断呈现。
回首过去的百年,我们不能不惊叹科技发展之快,展望未来,我们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下面,就让咱们同学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设想一下,未来科技会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设想最奇特。
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再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略)师:我们同学对未来科技生活的设想,描述非常的丰富精彩。
要想让这样如此美好的科技生活,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呢?学生展示(略)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强则国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努力奋斗拼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课后作业】走进生活,搜集反映我国在生命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和其他领域中最新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
了解我国在这些科技领域的发展成就,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由于现代科技门类繁多并且教学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加上学生的信息渠道较少、对于科技知识的了解比较狭窄,在一节课内让学生了解这么多知识有很大的难度。
效果分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在导入环节,通过一段科技视频,阐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APP的演变作为导入情景,拉近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科技成果环节中,让学生搜集身边的事例(我们的教室、家庭、学校)或者时事新闻报道中有关国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对三大科技领域进行补充完善,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设计的高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在教学设计中,我只是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至于相关知识与旧知的联系点、课文情感的上升点等没有涉及,这不利于学生学习高度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对部分学生的回答,缺乏激励性的语言,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课后教学反思本节课授课前,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上课时,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图文等材料进行分析讲解。
节省了大量的讲授时间和板书的时间,保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巩固。
使学生在一节课里的时间里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本节上完课之后,我感觉: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有其自身的不足,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
而其它的教学段也有其自身的优点。
因此,多媒体代替不了教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让它们相得益彰,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最优化。
我打算以后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1.进一步修炼评价学生的语言。
语言真的是一门艺术,适当的评价赞美能激励学生进步,引导学生反思,不适当的评价会使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2.提升自己的教学反馈能力。
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当堂掌握情况,力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力求每个知识点能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掌握,没有达到目标的不能进行下一项。
3.提高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
学生只有对这堂课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才能活跃。
多了解学生的想去爱好,讲课过程中加上学生自己的亲身事例,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的第二框题。
这一课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了解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增强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从而在内心深处自觉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评测练习一、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2月14日成功着陆。
这表明,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已占有一席之地。
()二、单项选择题2.“神舟“五号、六号的升空,人类基因密码的破译,太空育种,现代远程教育的开通等,这些都充分说明()。
A、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我国科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是科技强国。
C、我国科学技术已经全面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D、我国科学技术仍然全面落后于发达国家3.以革命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向的历史跨越。
()A.生命科技现代化社会 B.信息技术信息社会C.空间技术工业化社会 D.纳米技术高科技社会4.下列属于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有()①.成像技术②.信息技术③.克隆技术④.空间技术Α①②Β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三.非选择题5、回顾历史,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位居世界前列,明朝之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在世界上约300项的重要发明创造和重大科学成就中,中国有175项,占5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