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溃.退/馈.赠镌.刻/隽.永翘.楚/翘.首而望颁.发/颔.首低眉B.佃.农/河畔.解剖./陪.伴悄.悄/悄.无声息荆.棘/筋.疲力尽C.缰.绳/僵.硬畸.形/崎.岖屏.风/屏.息敛声拖沓./杳.无消息D.逊.色/殉.职娴.熟/弦.乐周济./同舟共济.嘹.亮/眼花缭.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经常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借代)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比喻)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拟人)6、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此,这个表面看似玻璃的保护层摩擦系数高、强度也高。

②既能保护太阳能板材,又能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③功能层中的太阳能光伏板虽然是一种脆性材料,但涂加了独创工艺的柔性材质保护层。

④基底层与中间承重层形成的路基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它们由刚性(水泥)或柔性(沥青)结构组成。

⑤正在浙江绍兴试验的太阳能道路由功能层、承重层和基底层构成。

A.②④①③⑤ B.⑤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⑤③ D.⑤②④①③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

芳草长堤,……(欧阳修《采桑子》)②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③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白杨礼赞》)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⑥“花”历来寄寓着文人墨客的情思。

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借落花和归燕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之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春花初绽、青草吐绿的早春美景,诗人陶醉其中。

⑦李白有诗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黄鹤楼》中对仗工整、描写眼前生机勃勃艳丽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

(15分)游大林寺白居易(唐)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②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③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

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④今垂⑤二十年,寂寞无继者。

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

②聚落:村落,村庄。

③别造:别外来到。

造,到访。

④迨:至,到。

⑤垂:将近。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桃始花.②历东、西二林,抵.化城③因.与集虚辈叹且曰④属.引凄异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自.遗爱草堂自.非亭午夜分(《三峡》)B.时节绝.晚哀转久绝.(《三峡》)C.余与.河南元集虚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于.是孟夏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4.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1.(1)开花;到达;于是;连接。

2.D3.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②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③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4.(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捞月亮的母亲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

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

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

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

”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

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

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⑾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

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⑿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巳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⒀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

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

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

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

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⒁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⒂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

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⒃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⒄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⒅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⒆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巳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⒇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

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

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有删改)1.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⑩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

4.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2、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

小小的院落,东西两侧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未动声色,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

于是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

“天时人事日相催”,春天来了!②说来有些怪异,这株蒲公英生长在庭院东墙下一排木制围栏与甬道牙石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

当年我办理完退休手续后,有暇时常于清晨和傍晚在庭院里散步,不经意地发现了它。

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在固定的位置上如约而至地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

暮春之时,日渐壮硕的叶片在清晨的阳光和露水里晶莹闪烁。

及至初夏,一场场细雨洗过的庭院里,姹紫嫣红,铺青叠翠,蒲公英的几层叶片中间,长出了纤细的枝茎,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来。

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半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