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山东省小型汽车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系统整改后操作要求解读
2018年山东省小型汽车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系统整改后操作要求解读
• 2、点击‚完成‛后,‚ 上车准备‛变成‚开始考
试‛。
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2)随车考试人员 在考生准备好后,触 发显示设备上的‚开 始考试‛按钮,系统 播报提示考生进行身 份认证的语音;
•
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3)监管平台反馈身份认证成功后,系统播报‚开始考试,请启动发动
考前讲解须知时,应当向考生告知,下一模拟项目的要求与当前灯光 状态一致时,应不进行操作保持原状,否则一旦切换灯光即为不合格。
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
• • 关于系统身份认证功能需要重点说明的 系统身份认证是考试监管系统信息采集的内容之一,是对人工验证 身份的技术性补充功能,不能代替人工查验身份证明。
•
三、起步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模拟夜间灯光考试结束后,系统播报‚模拟夜间灯光使
用考试结束,请关闭所有灯光后起步‛,考生按照操作步
骤驾驶车辆驶离起点。
三、起步
•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1、随车考试员应注意观
察车辆周围环境,通过后
视镜观察车辆左后方道路 情况,时刻准备出现危险
情形时踏下副制动采取紧
十四、超车
• 重点强调 • (1)鉴于考试中道路的实际情况,具备真实超车的条件有限,因此,在此 项考评中,考生完成超车动作即可视为超车完毕;考试员不得以未实际超车 为由评判考生不合格; • (2)对于考试系统自பைடு நூலகம்触发超车指令后,遇有特殊情况,非因考生自身原 因,导致考生确实无法在下一项目前完成考试而被判不合格的,考试员应当 申报误判;
山东省小型汽车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系统整改后操作要求解读
2018年4月
一、上车准备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1)考生在车门外到副驾 驶向随车考试员报到; (2)随车考试员根据考试 系统车载显示设备上显示的考 生信息,确认考生身份;
一、上车准备
• (3)考试员确认身份 一致后触发显示设备上
的‚上车准备‛按钮,
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
• • 补考要点 1、补考时,不需要将发动机熄火,绕车一周上车后,准备完毕,向考 试员报告,听到系统播报提示考生进行身份认证的语音,验证指纹。
•
2、指纹认证成功后,监管平台反馈身份认证成功,系统不再播报‚开始
考试,请启动发动机‛,直接播报‚下面将进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的考试, 请根据语音播报情形,在听到‘嘀’声后5秒内完成相应的灯光操作‛。
一、上车准备
• 考生操作要点
•
1、考生先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绕车一周半(从副
驾驶位臵到左前再到右后再到左前),然后再上车;
• • 2、车辆处于发动机停止状态; 3、上车后,应先调整好座椅、后视镜,系好安全带 ,再向随车考试员报告‚准备好了‛。
一、上车准备
• 考试员评判要点
• 1、没有扣分情形, 点击“完成”,手动 触发该项目结束; 2、有扣分情形,需 要考试员人工评判, 选中扣分项,点击“ 扣分”。
为保障考试系统版本的一致性,目前整改要点中并没有明确验证的
具体方式,当前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抓拍照片,但各地需要自行增加的指 纹或人脸识别等功能,通用版本中没有设臵,如果需要请各支队上报总 队,由总队明确增加的位臵、方式和相关标准后,通报考试系统系统生 产厂商调整。
•
同时,根据各地实践的经验,指纹方式因伪造指纹膜等技术成本较 低,不作为推荐方式。
• (2)在考试车辆进入车道分界实线区域前或没有车
道分界线的交叉口30米前播报行驶方向指令,驶出路口结
束考试项目。
八、直行通过路口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在播报行驶方向
语音后,考试车辆需
要变更车道时应按变 更车道进行评判。
九、路口左转弯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1)包括考试路段上同一类型的所有路口(按GB
机‛;
• (4)发动机启动后,系统自动播报‚下面将进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的考 试,请根据语音播报情形,在听到‘嘀’声后5秒内完成相应的灯光操作 ‛;第一个是固定语音播报:‚请开启前照灯‛(没有‚嘀‛声提示) • (5)模拟夜间灯光考试结束后,系统播报‚模拟夜间灯光使用考试结束
,请关闭所有灯光后起步‛。
• (2)在考试车辆进入车道分界实线区域前播报行驶 方向指令,驶出路口结束考试项目。
七、路口右转弯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在播报行驶方向语 音后,考试车辆需要变 更车道时应按变更车道 进行评判。
八、直行通过路口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1)包括考试路段上同一类型的所有路口(按GB
5768施划交叉口标线的,或设臵交叉口警告标志的);
十六、靠边停车
十六、靠边停车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1、当考生考试达到3公里及项目都完成的时候,系统提示靠边停 车。完成靠边停车考试时,不合格的系统自动退出考试,合格的系统 提示考官进行人工综合评判,人工评判结束后,才是该考生的最终成 绩。 • • 2、注意观察车辆左后方情况,防范危险情形发生; 3、告知学员到签字室签字;
十四、超车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人工触发后系统播报‚前方请完成超车动作‛,选择
合适的地点和时机超车,超车后驶回原车道。
十四、超车
十四、超车
• •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1)在适合操作的路段上由人工触发; (2)对于仅有1个路段适合触发的,在该路段仅能触发超车,且在适合人工触发区域 结束时仍未人工触发,考试系统可自动触发; • • • • (3)考试车辆在最左侧车道行驶时不能触发超车项目; (4)每次考试超车项目只能触发一次,即触发后不能再次人工触发; (5)如果路段适合,当变更车道完成后可立刻人工触发超车项目。 (6)行至下一个科目如果未完成超车动作,系统自动评判‚不按考试员指令驾驶‛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停车礼让行人时, 以实际路况为准, 没有行人通过时, 此项不评判。
五、通过人行横道线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1)人行横道线前30m范围至通过人行横道为项目评 判区域; • (2)包括考试路段上所有相同类型的路段人行横道。
五、通过人行横道线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5768施划交叉口标线的,或设臵交叉口警告标志的);
• (2)在考试车辆进入车道分界实线区域前播报行驶 方向指令,驶出路口结束考试项目。
九、路口左转弯
•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在播报行驶方 向语音后,考试车 辆需要变更车道时
应按变更车道进行
评判。
十、掉头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在适合路段或地点前播报项目指令‚前方选择合适地 点掉头‛,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掉头。
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1)未关闭车辆灯光不进行系统判定;
• (2)在启动考发动机前未系好安全带,系统自动评判为‚不按规定使用 安全带或者戴安全头盔,不合格‛; • (3)判断考生准备好的时机:看到考生调整好坐姿后,应主动询问考生 是否准备好了,得到考生准备好了的答复后,方可评定考生准备好了, 不得以任何方式提醒考生是否正确使用安全带。两次询问后考生仍无相 应回答或未完成调整的,可以‚不按考试员指令驾驶‛评判。
十三、直线行驶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人工触发后系统播报‚前方请保持直线行驶‛后,考 试车辆行驶100m内偏移量小于±30cm。
十三、直线行驶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1)在适合操作的路段上 由人工触发
• (2)对于仅有1个路段适 合触发的,在该路段仅能 触发直线行驶,且在适合 人工触发区域结束时仍未 人工触发,考试系统将自 动触发; • (3)每次考试直线行驶项 目只能触发一次,即触发 后不能再次人工触发。
• (3)严禁考试员考试中不履行人工触发‚超车‛考试指令的行为。
十五、变更车道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人工触发后系统播报‚请变更车道‛,车辆进入相邻
车道后考试项目即结束。
十五、变更车道
十五、变更车道
• •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1)在适合操作的路段上由人工触发; (2)对于仅有1个路段适合触发的,在该路段仅能触发变更车道,且在适合
人工触发考试项目设置
•
•
1、考试系统同时显示所有人工触发项目;
2、在不适合触发人工触发项目的路段,人工触发项 目以灰色图标显示且不能触发;
•
3、人工触发后,考试系统自动播报相应项目语音。
人工触发考试项目设置
• 人工触发项目为直线行驶、超车、变更车道,其中直线行驶和超 车全程只触发一次,变更车道可多次触发,系统会在可以完成该项目 的路段自动推荐; • 绿色按钮和红色按钮表示可以在该路段触发的项目,绿色表示该
•
一、上车准备
• 补考要点
• 第一次考试不合格,补考时,不需要将发动机熄火, 考试员在车辆停止后触发显示设备上的‚上车准备‛按钮
,系统播报‚请开始上车准备‛,下车后绕车一周即可。
二、模拟夜间灯光使用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1、考生上车后,如上车
准备项目没有需要扣分情 形,考试员点击‚完成‛
按钮;
•
(2)在公共汽车站(或模拟临时公共汽车站牌)前
30m范围内踩制动踏板。
六、通过公共汽车站
• 随车考试人员注意事项 •
停车礼让行人时,
以实际路况为准,没
有行人通过时,此项 不评判。
七、路口右转弯
• 考试内容及操作步骤
• (1)包括考试路段上同一类型的所有路口(按GB
5768施划交叉口标线的,或设臵交叉口警告标志的);
指令驾驶‛。
十五、变更车道
• 重点强调
• 可以多次下达变更车道,是为了方便考试员 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更科学合理掌控考试节奏, 处置路面随机情况。但是,严禁考试员利用该功 能,在没有让考生变更车道必要的前提下,多次 触发该考试项目,增加考生考试难度;或者故意 在道路条件困难时机触发,引发考生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