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解析
• 该技术主要解决视频信号在网络上传输的问题。
2、IP视频数据流传输技术
• 音视频信号经过编解码处理后,就要在网络上进行远距离传输,由于警
卫工作的需要,无人机的飞行地点不可能固定,根据目前网络环境和条 件,只能使用3G/4G无线网络进行传输,鉴于4G网络带宽和速度,只 能保证D1(704×576)清晰度的视频传输。通过无线公网接收到视频 数据后,在经过编解码解码,就可以将视频信号投射的响应的显示设备 上。
主流无人机的无线视频传输距离
无人机远距离无线图传示意图
2、警卫工作中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的意义
• 通过无线图传系统,可将无人机拍摄的现场画面,经过编解码器处理,
在经过公网进行传输,可以将现场画面传回局指挥中心,也可以通过 4G网络传回现场指挥部。提高警卫指挥的数据支持。尤其面对复杂地 理环境,无人机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公网传输方式可以解决传输距离 的限制。视频IP流技术,可以实现多平台共享。
3、IP视频管理技术
• 由于警卫工作的特殊性和领导靠前指挥的特点,一线的视频数据常常需
要提供给局指挥中心,前沿指挥部,前站组、现场组、随卫组等等警卫 业务小组,这就涉及到视频管理和共享的问题。鉴于此需求,可以建设 网络视频平台,对视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共享,提高视频的利用效率。
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人机远程无线图传?
• 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通过无线数字通信方式,利用Wi-Fi图传或者
Lightbridge图传技术,可以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传回到无人机操纵者的 显示器上,但由于无人机本身图传系统的限制,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传输 距离一般无法超过5公里,并且受到地形地貌和无线电环境的影响,安 全的传输距离甚至更短。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解决 无人机无线图传距离过短的问题。
3、技术上如何如何实现
• 解决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1、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 2、IP视频数据流传输技术 • 3、IP视频管理技术
1、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 视频编解码,是指一个能够对数字视频进行压缩或者解压缩的程序或者
设备。通常这种压缩属于有损数据压缩。历史上,视频信号是以模拟形 式存储在磁带上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音频信号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存储, 视频信号也开始使用数字化格式,一些相关技术也开始随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