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组—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第七组—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蓝天股份有限公司审计 案例分析
组员:陈瑞川 欧阳生和 刘苏成 杨贞坤 华先涛 郭晓娅 刘燕妮 柳 林 吴晓星 丁梦云
01 02
公司简介
事件背景 造假分析
04
03
作出处罚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 影响和启示05Fra bibliotek公司简介
定向募集成立
上交所上市
强制停牌
1992年10月 1994年8月 1996年6月 1998年7月 2001年1月
总资产
股东权益 每股收益 (摊薄)
2,837,651,897.83
2,178,418,146.25 0.97
1,155,472,867.85 2,337,962,510.16 874,766,383.26
129,253,932.45 -0.0239 1,746,789,534.12 268,102,569.94 1.15 -0.0049
审计意见汇总
时间 1993-1997 1998-2000 2001 2002 会计师事务所 沈阳 沈阳华伦 武汉众环 (中期) 武 汉众环 审计意见 无保留 无保留 无法表示 否定
会计 造假
财务 造假
造假分析
其他 造假
会计造假—虚增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增长率迅猛,占资产比例过高。
项目 固定资产 资产总计 1999 1,693,618,392.88 2,337,962,510.16 2000 增长幅度 2,169,015,999.75 28.7% 2,837,651,897.83 21.4%
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张
项目(万 元) 资产总计 资产增长 率(%) 1997年 121,089 355.22% 1998年 170,679 40.95% 1999年 234,243 37.24% 2000年 283,765 21.14%
600字文章点燃导火索
2001年10月26日,刘姝威 在《金融内参》上发表文 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 份发放贷款》,对蓝田造 假行为进行了揭露。
做出处罚
对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对招股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负有 直接责任的公司董事赵琰璋、吴 惠昌、王焕成分别处以警告,并 各罚款5万元。
83名原告向11名被告索赔617万 余元,法院判决被告生态农业公 司赔偿原告540多万元。包括沈 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其他 8名被告,被法院判决对原告的 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其他造假—应收账款过少 主营业务收入数额巨大,而应收账款过少。
项目 主营业务收 入 1999/12/31 2000/12/31 2001/12/31
1,851,429,973.84 1,840,909,605.20 55,683,712.48
应收账款
12,420,000
8,570,000
0.466%
归口农业部管理
迁址更名
事件背景
上市后迅速扩张 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 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
项目(万元)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股东权益合计 89,711
股东权益增长 率(%)
125,273
39.64%
175,226
39.88%
217,842
24.32%
会计造假—虚增无形资产
蓝田股份公司在申请股 票发行申报的材料中, 对涉及的有关批复、批 文及土地证进行了伪造, 导致企业的无形资产虚 增高达1100万元。
会计造假—虚增银行存款
在公司上市之前,于1995 年12月间,蓝田伪造了三 个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 对银行存款进行了虚假记 录,导致银行存款的账面 价值虚增2770万。
财务造假—虚增收入
项目
追溯调整前 主营业务收 入 净利润 1,840,909,605.20 431,628,612.17 2000年 追溯调整后 38,094,774.28 -10,686,569.22 1999年 追溯调整前 1,851,429,973.84 513,027,676.07 追溯调整后 24,238,787.13 -22,879,728.64
财务造假—虚减成本费用
公司2000年对于野 藕汁、野莲汁饮料 在央视的宣传广告 费用而发生的巨额 支出不见踪迹。
财务造假—虚减成本费用
2000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为22558439.24元,假设公司有 13000个职工,则人均月收入仅 为144.5元;且公司于2001年上 半年平均支付给每位职工的工资 额仅为185元。
(1)蓝田已无力还债
(2)18.4亿元农副水产 品收入有造假嫌疑
蓝田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明显高于切 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3)蓝田的资产结构是虚假的
2000年蓝田股份的流动资产占资 产百分比约是同业平均值的1/3; 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 平均值1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 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倍;在产品绝 对值高于同业平均值3倍;存货占 流动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1 倍。
6-10
5-10
15.8-9.5
19-9.5
会计造假—虚假资产结构
会计造假—多计存货价值
项目(万元) 1999/12/31 存货 在产品 26,614 21,230 2000/12/31 27,934 22,974 82.24% 2001/12/31 44,715 36483 81.59%
在产品占存 79.77% 货百分比(%)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原法定 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瞿兆 玉,因涉嫌犯单位行贿罪被提 起公诉,2008年10月,北京市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单位 行贿罪,判处瞿兆玉有期徒刑 3年,缓刑4年。
34,340,000
61.67%
0.671% 应收账款占主营 业务收入比重(%)
其他造假—隐瞒缩减股本
蓝田股份隐瞒了其缩减 1674万股本的事实,对其 并未进行披露。将公司公 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 万股改为6696万股,虚减 总股本,提高每股收益。
其他造假—占用关联方资金
关联方其他应付款数额巨大。 与其他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占用资金,导致上市公司其 他应收款数额巨大相反,蓝 田股份倒是占用了中国蓝田 总公司等关联方巨额资金。
固 定 资 产 比 72.4% 例
76.4%
会计造假—虚增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提 折旧的年限也 过长,减少了 每期累计折旧 额的计提。
资产类别 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 (年) ( %) 4.75-2.37 房屋及建筑 20-40 物 5 19 简易房
机械设备 10-20 9.9-4.75
运输设备
其他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