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习题

语言学概论习题

导言一、单项选择题1. 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A 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B 人类各种语言一般的共同规律C 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D 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2. 语言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即()A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B 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C 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D 个别语言学、一般语言学3. 语言学概论属于()A 个别语言学的范围B 一般语言学的范围C 应用语言学的范围D 汉语言学的范围4. 结构主义语言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是()A 历史比较法B 归纳法C 分布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D 句子成分分析法二、填空题1.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文字、训诂、音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语法、语汇三个部分。

4.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 布龙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6.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三派。

三、判断题1.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标志着语言学科的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的语文学通称“小学”。

()3. 普通语言学是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4. 每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所以都能准确地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

()四、名词解释1. 语言学2. 语文学3. 理论语言学4. 应用语言学5. 普通语言学6. 个别语言学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单项选择题1. 语言是()A 说话B 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C 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D 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2. 言语是()A 言论和语言B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C 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3. 语言是()A 特殊的社会现象B 一般的社会现象C 上层建筑D 经济基础二、填空题1. 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它有两种形式,即和。

2. “我们俩没有共同语言。

”这句话的“语言”指的是,是一种用法。

3. 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是十分有限的。

4.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5.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说话时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

三、判断题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2. 语言具体存在于个人的运用之中,所以是个人现象。

( )3. 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 )4. 平常说,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要用个性化的语言,如阿Q有阿Q的语言,王熙凤有王熙凤的语言。

这说明语言具有个人特点。

( )5. 俗话说:“什么阶级说什么话,什么藤结什么瓜。

”这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 )6. 语言属于上层建筑。

( )四、名词解释1. 语言2. 语言的全民性五、简答题1. 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2. 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3. 语言与思维有什么联系?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指 ( )A 语言符号的使用是可以随心所欲的B 人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符号C 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D 任何人都可以创造语言符号2. 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是指 ( )A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层次,像几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B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分层次低逐渐延伸。

C 语言符号在时间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3. 语言分为上层和底层,上层是 ( )A 一套音位B 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序列C 语素、词、句子的单面体D 语素4. 语言符号的形式是 ( )A 语义B 语音C 文字二、填空题1. 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 语言符号是音和义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载体。

3. 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4. 语言的上层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它是;第二级是词,它是;第三级是句子,它是。

5. 总起来说,语言的结构要素是语音、语汇和语法,其中和都能表达。

三、判断题1. 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2. 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是因为人类具有说话的生理特征,这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3. 动物的语言可以分析出大小不同的结构单位。

()4. “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

()5. 语言系统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

( )四、名词解释1. 语言的任意性2. 语言的系统性3. 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4. 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五、分析题1. 从前,有一个学生向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听了你们的讨论,我知道了人们怎样测定各星辰之间的距离,怎样计算出这些星辰的重量。

可是请您告诉我,人们是怎样知道这些星辰的名称的呢?”请你替天文学家回答。

2. 秦朝的赵高曾在朝廷上“指鹿为马”,并得逞于一时,但鹿并没有因此而改为马。

这是什么原因?六、简答题1.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 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3. 语言符号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三章语音一、单项选择题1. 语音室()A 可感知的物质外壳B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C 能传递一定意义的、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D A、B、C的总和2. 人类发音器官构成的三部分是()A 肺、支气管、气管B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C 口腔、鼻腔、咽腔D 呼气器官、喉头声带、声道3.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A 上齿B 上腭C 舌D 下齿4. 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A 声带振动与否B 是否均衡紧张C 时间延续久暂D 气流是否受阻5. 对人类语音而言,语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A 音高B 音长C 音色D 音强6.声调决定于()A 音高B 音强C 音长D 音色7. 因素[i]和[y]的差别是由()的差别形成的。

A 音高B 音强C 音长D 音色8. [p][t][k]都是()A 塞音B 擦音C 塞擦音D 边音9. [p][t][k]三个音素的区别是()不同。

A 发音部位B 发音方法C 送气与否D 清浊10. 元音[u]具有下列发音特征中的()A 不圆唇高元音B 圆唇高元音C 低元音D 前元音11. 与国际音标[x]相对应的汉语音素是()A yB kC qD h12. 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A [t]-[d]B [b]-[p]C [s]-[z]D [t]-[k]13. 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是错误的。

A 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 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 a和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 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4. 普通话[ɕin55ku214](辛苦)快读是[ɕiŋ55ku214]这种现象是()A.顺同化B.逆同化 C.顺异化D.逆异化 E.弱化F.脱落15. 汉语中“棉袍”由原来的[mian35pʰau35]变读为[miam35pʰau35]属于()A.顺同化B.逆同化 C.顺异化D.逆异化16. 汉语普通话“粉笔”[fən214pi214]实际读成[fən35pi214],这种现象是()A.顺同化B.逆同化 C.顺异化D.逆异化17. 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ŋkt] 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 ns’tiŋkt]时是“充满”的意思。

这种现象是()A.调位不同B.重位不同 C.时位不同D.重音法不同18. 普通话“豆腐”[tou51fu]快读时读成[tou51f],这种现象是()A.同化B.异化 C.弱化 D.脱落二、填空题1.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2. 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3. 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是由发音不同、发音体、共鸣器决定的。

4.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5. 音位变体可分__ 条件变体 __和__ 自由变体 __两类。

6. 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_ 音质音位 __,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__ 非音质音位 __。

7. 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___ 脱落_。

8. 8个基本元音是[ i ]、[e]、[ ]、[ɑ]、[a]、[ ]、[o]、[u]。

9. 舌面元音的分类标准是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

10. 辅音的分类标准是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11. 从音节构造的角度说,处在强峰阶段的音叫音峰;处在渐强峰阶段的音叫音谷;处在渐弱阶段的音叫收音。

12. 音素是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3. 国际音标是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

14. 音素可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阻。

三、判断题1.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2. 元音与辅音的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气流呼出,其它几方面的区别都跟它有关。

()3. 互补分布是归并音位的最主要的原则,凡是互补分布的音一定是同一个音位。

()4. 浊音清化,单元音变为复元音,这是弱化的现象。

()5. 辅音、元音、声调都可能发生异化。

()四、名词解释1. 语音2. 音素3. 音位4. 语流音变五、分析题1. 用什么方法证明下列各音素在汉语普通话中属于不同音位,或者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

[i] – [u] [a] – [ɑ] [ᴀ] – [a][t] – [tʰ] [k] – [kʰ] [m] – [n]2. 作汉语普通话中[p]、[ɕ]、[i]、[o]音位的区别特征矩阵图:六、简答题1. 什么是音位体系?2. 举例说明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

3. 什么是语流音变?举例说明。

第四章语法一、单项选择题1. 语法是()A 语言的法则B 语言中各级语法单位的组织规则C 研究语言各级语法单位的方法D 研究词的构成、变化的方法2. 语法的性质具有 ( )A 概括性、民族性、模糊性B 约定俗成性、明确性、稳定性C 民族性、稳定性、抽象性D 不平衡性、渐变性3. 语法单位的三个平面是()A 语音、语义、语法B 语法、语义、语用C 语素、词、词组D 语素、词和词组、句子4. 语法单位的分类主要根据()A 功能的差异B 结构的差异C 功能的差异和内部构成的差异D 功能的分布5. 语法成分是指()A 附加、内部曲折、异根、重叠B 性、数、格、体、时、态C 综合手段、分析手段D 能够起组织作用的音义结合的语言成分6. 内部曲折属于()A 综合手段B 分析手段C 综合—分析手段D 构词法7. 句法范畴比较具有普遍性的有()A性、数、格、体、时、态 B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C 实词、虚词D 陈述、支配、修饰、补充、联合等关系8. 常见的综合手段有()A 附加、内部曲折、异根、重叠B 语序、虚词C 性、数、格、体、时、态D 陈述、支配、修饰、补充、联合9. 语法上所谓“性”的范畴是指()A 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念B 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等同事物的自然属性C 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事物或现象的性属D 人类社会的男女两性10. 语法上所谓“体”的范畴是指()A 口语体、书面体B 用词形变化表现的行为动作进行的状态C 用词形变化表现的待人接物的体态D 用字形变化表现的书法里的欧体、柳体、颜体11. 语法范畴与语法手段的关系是()A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B 词法和句法的关系C 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关系D 组合与聚合的关系12. 英语的代词“I”(我)的宾语形式是“me”,其构成的语法手段是()A 重音移动法B 异根法C 内部曲折法D 附加法13. 把“小王用这把锯锯断了三条木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