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起重机械安装(含修理)

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起重机械安装(含修理)

1 目的
对材料、零部件(包括施工设备、检测仪器)采购到使用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产品在质量、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材料、零部件(包括施工设备、检测仪器)采购、使用全过程及其供方的控制。

3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程序》
4 职责
4.1 质量安全部和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是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并实施归口管理的部门和责任人,负责对材料、零部件采购、使用全过程和供方的控制。

4.2 工程技术部、办公室是本程序的配合部门。

4.3营销部负责编制《零部件进货质量检验规则》,质管部负责对材料、零部件进行进货的检验;办公室负责对材料、零部件的财务管理。

4.3质保师负责合格供方名册的审批。

5 工作程序
5.1 材料、零部件(包括施工设备、检测仪器)采购过程控制
正常情况下,应在合格供方处采购材料、零部件、施工设备、检测仪器。

应对任何影响到施工质量、安全的材料、零部件(包括施工设备、检测仪器)进行控制。

5.1.1 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按照公司要求提供产品、服务的能力评价和选择材料、零部件(包括施工设备、检测仪器)供方。

5.1.1.1 对新开发供方评价的主要内容
(1)供方的资质:证明是经国家工商部门批准、颁发营业执照的企业或经销商;提供的安全部件的有效型式试验报告等。

(2)供方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按要求如期提供稳定质量产品的能力;
(3)供方产品质量状况或已向其他组织提供同类产品的质量状况;
(4)产品交付后由供方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如零配件供应、维修服务等);
(5)其他方面(必要时提供与履约能力有关的财务状况、价格和交付情况等);
5.1.2.2 对现有供方的重新评价
对现有供方的评价于每年年末进行,由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主持进行,以确定来年新的合格供方名册。

评价的依据是工程技术部对现有供方供货和服务的业绩考核记录(见本程序“5.1.3”条款),评价供方是否按要求提供产品的持续保证能力。

5.1.2.3 供方评价程序
(1)评价人员将对供方的调查了解资料(新供方)和业绩考核资料(现有供方)填入《供方调查评价表》的相应栏内,并作出初步评价。

由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审核。

(2)由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对供方调查资料逐个进行审核,写出审核结论报质保师批准。

(3)因急需或计划数量本来就少而采购非批量的零星物资时,由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确认供方的合格性(在采购物品验收单上签名确认),可以不在合格供方处采购。

5.1.3 供方的业绩评定
(1)对合格供方的供货和服务情况作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

(2)当在提供产品或服务中出现问题时与供方沟通,限期补发合格产品并严格检验或验证产品。

如果产品仍未达到要求,则可限制或停止其供货,从《合格供方名册》中删除。

(3)每年年末组织对现有供方按本程序“5.1.2.1”条款和本条款(1)项进行综合评价,由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组织各部门进行评价,填写《供方调查评价表》,经评价合格的供方列入新一年度的《合格供方名册》,报公司分管经理批准。

5.2 采购文件控制
5.2.1 批量采购
(1)依据施工项目(工程)设计的总材料编制《采购计划单》,由工程技术部经理批准;
(2)依据批准的采购计划,签订采购合同、订单或技术协议(含技术文件和图纸等),其内容除价格、交货期、违约责任等内容外,必须规定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验收标准和验证方式等有关采购产品的技术、质量和验证要求。

(3)采购合同、订单经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审核后报公司主管经理批准。

5.2.2 零星采购和应急采购
(1)材料、零部件的零星采购,由工程技术部根据所需材料、零部件,填报《采购计
划单》;经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审批后,不需签订采购合同、订单或技术协议,即可直接采购。

(2)发生应急采购后,应补填《采购计划单》,由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责任人签字认可。

5.3 采购产品的验证控制
(1)物资设备编制《零部件进货质量检验规则》,对材料、零部件的质量进行规定;
(2)执行《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依据《零部件进货质量检验规则》,质管部检验员对材料、零部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者方能入库,并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5.4材料、零部件的标识
(1)有标牌(签)、包装的,以标牌(签)、包装物的文字作为标识,无标牌(签)、
包装的,应在库存卡上进行标识。

(2)对有追溯性要求的安全部件、除了产品本身的标识外,应在其台账上记录其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型式试验报告书编号等特性资料,以便于追溯。

5.5材料、零部件的保管和领用
(1)材料、零部件应有专用的库房或共用库房的专用货架。

库房应通风防潮、防火、无腐蚀气体、无鼠咬虫害,库房门应有门锁。

(2)材料、零部件入库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才能入库存放。

(3)应根据公司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保持起重机械工程常用材料、零部件的一定数量的库存量,保证重机械工程常用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并建立《材
料、零部件台账》。

(4)应保持库存配件的清洁,保持配件表面无灰尘、无锈迹。

(5)货架上应有与材料、零部件的相关标识,库存卡上应登记其收发量和库存情况。

(6)材料、零部件的的发放应坚持先进先发原则,不积压进货时间长的材料、零部件。

(7)材料、零部件凭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根据《领料审批单》发货,经审批后由维修保养人员连单带货送达项目目的地。

(8)在应急情况下,允许进货和领发手续简化,但必须有文字依据(单据、收条、领条等),事后按本制度补办相关手续。

(9)材料、零部件的领用和使用控制。

1)在领用前应核对、确认材料及零部件与实际需求是一致的。

包括且不限于材料、零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牌号、规格、材料炉批号、检验结果等。

2)材料领用发放、切割下料、成型、加工前材料标识的移植及确认。

3)余料、废料的处理按照《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制度》处理。

6 相关文件
《零部件进货质量检验规则》
7 相关记录
7.1 《供方调查评价表》 GYQZ/F(QP06)-01
7.2 《合格供方名册》 GYQZ/F(QP06)-02
7.3 《采购计划单》 GYQZ/F(QP06)-03
7.4 《材料、零部件台账》 GYQZ/F(QP06)-04
7.5《领料审批单》 GYQZ/F(QP06)-05
7.6《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或验证记录》GYQZ/F(QP08)-01
相应记录报告模板引用《质量记录.报告汇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