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4500+90
=25600
=4590
(5)特殊3
(6)特殊4
99×26
35×8+35×6
=(100—1)×26
=35×(8+6)
=100×26—1×26
=35×(10+4)
=2600—26
=350+140
=2574
=490
5、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89—128
=528—(65+35)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3、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1)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2)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a-b)×c
③类型三:
a×99+a
a×b-a
= a×(99+1)
= a×(b-1)
④类型四:
a×99
a×102
= a×(100-1)
= a×(100+2)
= a×100-a×1
= a×100+a×2
三、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104×38-38×4 125×88 七、易错的情况: 0.7+0.3-0.7+0.3
=125
125×25×32 37×96+37×3+37
67×99+99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
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
左、右面看到的。这里还要注意分清左、右方向,原图的最后一行的层 数作为从左面看左起第一列的层数和从右面看右起第一列的层数,故发 现第三幅图应为从右面看,第四幅图应为从左面看。
3.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考查目的:能从不同方向正确观察几何体的形状。 答案:
解析: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列数和层数两种数据,从左面看到的是行 数与层数两种数据,从上面看到的是行数与列数两种数据。根据这样的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3)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4)人民币: 元、角、分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学习如何去观察物体,通过不同位置针对不同的形状对物体进行详 细的观察分析。 教材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空间环境和物 体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学会观察和判断,体悟从 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事物,所得结果是不样的,注意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结 果与不同位置间对应关系,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135×12
=25×40+25×4
=135×(10+2)
=1000+100
=135×10+135×2
=1100
=1350+270
=1620
(3)特殊1
(4)特殊2
99×256+256
45×102
=99×256+256×1
=45×(100+2)
=256×(99+1)
=45×100+45×2
=256×100
考查目的:能从不同方向正确观察到几何体的形状。 答案:左面、正面、上面 解析:从正面看到的是列数和层数,从左面看到的是行数与层数,从上 面看到的是行数与列数。本题中几何体有2行、3列、1层,从正面看到 的图像应为3列1层,故第二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像应 为2行3列,通过对照原图发现第三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从左面看到的 图像应为2行1层,故第一幅图是从左面看到的。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
也可以先除)
例如:27×13÷9=2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四、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 = a÷(b×c)
五、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1、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2、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0就写几个0。
1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但是还要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
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11、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
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
的计数单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
(0.01),
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
9、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
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
=100+100
=200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
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即:
( a×b )× c = a× (b×c ) 。
3、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
14、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
(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
动。
(2)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
动。
15、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
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 舍。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
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
+c=a+(b+c) 。
3、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 + 93+35=
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3、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4、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1)分解式
(2)合并式
25×(40+4)
93+(165+35)依据是什么?
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8+80+42
384+160+240
=58+42+80
=384+(160+240)
=100+80
=384+400
=180
=784
含有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算例子:
35+82+65+18
=(35+65)+(82+18)这步不要忘记加括号
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考查目的:能从不同方向正确观察到几何体的形状,并能够分清左、右 两方向看到的图形形状的差别。 答案:上面、正面、右面、左面 解析:此问题的判断方法同1题。几何体有3行、3列、2层,从正面看
到的图像应为3列2层,故结合实际判断第二幅图是从正面看到 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行3列,通过对照原图发现第一幅图是从上 面看到的;从左、右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行2层,故第三、四幅图是从
加,也可以先减)。例如:
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 25与4; 125与8 ;等等。
即: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