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的起源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
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帝前问全丹朱之术,一仙曰:【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
】指沙道石子:【此谓奕枰,奕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
】丹朱由尧处学了围棋,据说果真有了长进。
(仙话见《历代神仙通鉴》)也有人说是舜作围棋以教愚子商均。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能,纯洁性情的。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奕》一文中则以为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
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可谓穿凿附会了。
围棋,在甘肃永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
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像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现在是十九道。
考古学家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围棋的棋具
盘面有纵横个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
棋子的数量黑子181个、白子180个。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旗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互相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的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
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佔据,变成无气状态。
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活。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两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终局
一、无单官或其他官子时,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
另一方中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