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9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9艺术作品论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1、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生产的成果。

标志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完成。

2、艺术作品的完成是艺术接受和消费的基础。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1、外在物质形式方面:对其内容和形式等的理解。

2、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艺术作品是人为的精神劳动产品,这是构成艺术品本质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所在。

3、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所包含的因素:主题、题材、结构、艺术语言、体裁。

内容范畴包括:主题、题材
形式范畴包括:结构、艺术语言、体裁
艺术作品的内容:
内容的来源: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是艺术家人生观与世界观、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1、因素1:艺术家主观情感和倾向
艺术家主观情感和倾向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别艺术和非艺术形式的明显标志。

2、因素2:题材
题材的概念:A、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者性质,也称取材范围(广义)
B、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
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1、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题材的基础,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各门类的艺术创作之前都会进行素材的积累。

2、题材的选取是真正进入到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所以选材是关系到作品定向,甚至是作品的成败。

3、题材之间存在差异性:有表现艰苦生活的“重大历史题材”,也有表现“生活浪花”的生活题材。

社会主义艺术提倡题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主义
对艺术的多方面的要求。

3、因素3:主题
主题:透过材料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生的具体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主题产生的两个条件:1题材2作者的思想情感
1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起到组织内容的作用。

2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精髓,它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所在。

3不同的艺术门类和同一艺术门类不同的题材中的作品中主题体现方式不同。

4主题一般是比较隐蔽的,是蕴含在作品中的。

艺术作品的形式
1、因素一:结构
艺术作品的结构: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样式。

1结构是艺术作品成形的第一关键,是对材料按照艺术理想和创作意图的组织和架构。

2了解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结构是怎么组织材料的。

3每一部作品的结构都是独特的。

2、因素二:艺术语言
1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
2在具体作品中艺术语言和艺术种类配合紧密
3艺术语言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属于艺术知觉的结构层次
4艺术语言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对艺术家来说,要掌握艺术技巧。

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互相包容、互相转化、对立统一。

内容是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
意蕴: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味。

意蕴的四个层次:
1、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
2、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3、是作品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只称含义和表现意义。

4、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意义。

意境
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

同时是艺术家的审美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和景物的融合。

1在作品中意境是通过客观事物来表达的。

2是古今中外艺术创造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风格
风格:艺术作品的外在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1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
2风格是由艺术作品的独特内容和形式的相统一。

并由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和时代、民族等历史社会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

3艺术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艺术成熟的一个体现。

4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把握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同一性:
1、多样化: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审美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共同决定的。

2、同一性(相似性):受到同一时代的时代特征、民族的、阶级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发展的制约。

二、艺术作品的品味与格调
格调: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低雅俗之分。

1、雅俗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注意高格调的作品有什么特征)
2、决定作品格调的两个因素:作者的思想境界(表现了什么)、作者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如何表现)。

品味:
评判的标准在于有作品中益于有益于人们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

注意区别品味和格调格调和风格
商品属性:
产生:当艺术作品进入流通领域,它就具有了商品属性。

两层属性:1劳动产品2交换物
特殊性:1它是一个欣赏对象,是精神产品
2受到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在前面章节有涉及,这里就不细讲了。

(参考艺术的审美属性)
作业:如何平衡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