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理工大学数值分析教学内容及复习提纲

华南理工大学数值分析教学内容及复习提纲

全日制硕士生“数值分析”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重点内容及其要求
(一)引论
1、误差的基本概念
理解截断误差、舍入误差、绝对(相对)误差和误差限、有效数字、算法的数值稳定性等基本概念。

2、数值算法设计若干原则
掌握数值计算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简化计算步骤以节省计算量(秦九韶算法),减少有效数字的损失选择数值稳定的算(避免相近数相减),法。

重点:算法构造(如多项式计算)、数值稳定性判断(舍入误差的分析)
(二)插值方法
1、插值问题的提法
理解插值问题的基本概念、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唯一性。

2、Lagrange插值
熟悉Lagrange插值公式(线性插值、抛物插值、n次Lagrange插值),掌握其余项表达式(及各种插值余项表达式形式上的规律性)。

3、Newton插值
熟悉Newton插值公式,了解其余项公式,会利用均差表和均差的性质计算均差。

4、Hermite插值
掌握两点三次Hermite插值及其余项表达式,会利用承袭性方法构造非标准Hermite插值。

5、分段线性插值
知道Runge现象,了解分段插值的概念,掌握分段线性插值(分段表达式)。

6、三次样条函数与三次样条插值概念
了解三次样条函数与三次样条插值的定义。

重点:多项式插值问题(唯一性保证、构造、误差余项估计)
(三)曲线拟合与函数逼近
1、正交多项式
掌握函数正交和正交多项式的概念(函数内积、2-范数、权函数,正交函数序列,正交多项式),了解Legendre多项式(授课时,将其放在课高斯型数值积分这部分介绍)。

2、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熟练掌握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解法(只要求线性最小二乘拟合),会求超定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见教材P103)。

3、连续函数的最佳平方逼近
了解最佳平方逼近函数的概念,掌握最佳平方逼近多项式的求法(从法方程出发)。

重点:最小二乘拟合法方程的推导、求解;拟合与插值问题的异同。

(四)数值微积分
1、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插值型求积公式与代数精度
掌握插值型求积公式(系数表达式),理解代数精度概念,会利用代数精度构造求积公式。

2、Newton-Cotes公式(等距节点插值型求积公式)
掌握梯形公式和Simpson公式,了解其余项公式与代数精度的联系,了解系数之和的性质,掌握稳定性条件;理解复化求积方法的思想。

3、Gauss型求积公式
理解Gauss型求积公式的概念(最高代数精度、插值型、恒稳定),掌握构造Gauss型求积公式的方法(Gauss点和系数的求法),掌握其数值稳定性结论。

4、基于Taylor公式的数值微分公式
掌握常用的几个一阶差商公式(向前差商和向和差商)及二阶中心差商公式。

重点:代数精度(计算代数精度、构造公式或判别是否为Gauss型求积公式)、Gauss型求积公式的构造
(五)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解法
1、三角形方程组的解法
熟练掌握三角形方程组解法(前推、回代公式)。

2、Gauss消去法
熟练掌握顺序Gauss消去法和列主元Gauss消去法的原理,并会应用之求解具体的方程组,理解选主元的优点。

3、三角分解法
掌握三角分解法的原理,并会用直接三角分解法求解具体的方程组。

4、追赶法与平方根法
掌握追赶法与平方根法的原理,并会应用之求解具体的方程组。

5、向量和矩阵的范数、谱半径与条件数
知道向量和矩阵范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常用的向量和矩阵范数的计算,掌握矩阵谱半径的定义与计算,掌握矩阵范数和谱半径的大小关系,会计算条件数,掌握条件数大小与方程组病态程度的关系,知道条件数不小于1。

重点:相信方程组的两种直接法求解过程
(六)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迭代解法
1、迭代法的基本思想
理解迭代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型迭代的公式。

2、Jacobi迭代和G-S迭代
熟悉Jacobi迭代与G-S迭代的公式及迭代矩阵。

3、迭代法收敛性分析
熟练掌握迭代法收敛性充要条件与收敛性充分条件、Jacobi迭代与G-S迭代的收敛性判定,知道收敛速度与迭代矩阵谱半径(范数)大小的关系。

4、了解SOR法及其收敛性结论
重点:迭代法的构造、收敛矩阵计算、收敛性判断、收敛速度计算。

(七)方程求根
1、二分法
掌握二分法及其误差估计。

2、不动点迭代法
理解不动点迭代法,掌握迭代法的局部收敛条件与收敛阶的判定。

3、Newton迭代法
熟悉Newton迭代法及其收敛性结论,掌握Newton法的应用(如应用于代数方程等特殊方程)。

重点:不动点迭代理论和Newton迭代法(应用、格式构造、收敛性、收敛阶等)
(八)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1、数值解的概念
理解数值解的概念,掌握初值问题数值解法的特点(步进式)。

2、Euler方法、局部截断误差
掌握Euler公式、隐式Euler公式和梯形公式,会推导其局部截断误差,并判断方法的阶;了解改进的Euler公式。

3、Runge-Kutta方法的原理
知道Runge-Kutta方法的原理,掌握经典4阶Runge-Kutta公式的特点(性质)。

4、线性多步法的概念
知道线性多步法的一般形式与构造途径。

5、单步法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掌握单步法的收敛性与稳定性的概念,会论证收敛性和推导绝对稳定的条件(限于模型方程形式,其中λ为负实数)。

重点:3个简单的数值微分公式及其余项、常微分方程差分格式构造(推导)、稳定性分析、局部截断误差计算(收敛阶判别)
二、教材《应用数值分析》相关章节
第1章:1.1--1.4节,1.5.1、1.5.2小节,1.6节,1.7节,1.8.1、1.8.2小节,1.9节;第2章:2.1--2.4节,2.5.1、2.5.2小节,2.6.1小节;
第3章:3.1节,3.2节,3.3.2、3.3.3小节,3.5节;
第4章:4.1--4.3节,4.4.1小节;
第5章:5.1--5.4节,5.8.1小节;
第6章:6.1--6.3节,6.4.1、6.4.2小节;
第7章:7.1--7.3节,7.4.1、7.4.2、7.4.3小节;
第9章:9.1节,9.2节,9.3.1、9.3.2小节,9.4节,9.5.1、9.5.2、9.5.3小节。

三、课后复习思考题
第1章:习题1.1(3)(4)、1.2、1.3、1.4、1.6、1.9(1)、1.15--1.18、1.21(1);
第2章:习题2.1--2.3、2.6--2.11、2.13、2.15、2.26;
第3章:习题3.1、3.3、3.6、3.7、3.9、3.13(1)、3.20、3.21(1);
第4章:习题4.4--4.7、4.12、4.13、4.17、4.19;
第5章:习题5.1、5.2、5.4--5.6、5.10、5.12、5.13、5.16(1)(2)、5.20、5.23; 第6章:习题6.3、6.6、6.9--6.12、6.14、6.17、6.22;
第7章:习题7.1、7.4、7.5、7.8、7.9、7.15--7.18;
第9章:习题9.2、9.4、9.8、9.10、9.11、9.13、9.15、9.16、9.17(3)、9.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