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论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论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论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当代青年的主体——大学生为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择业的错误观念,并为其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提出了几点建议,并简述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意义。

关键字当代青年;就业观;择业观;现状;原因受金融危机的的持续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虽然这几年我国的经济环境在国家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下有了逐步的缓和,但是其影响依然存在。

许多企业为了生存,会实施裁员、减薪的措施,这无疑会使我国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看清楚现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变化的真实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对其择业观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其能够更好的就业、择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现状(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的积极方面[2]1.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择业风险是指:由于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认识的不完善,致使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或者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择业时都会慎重考虑,其风险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2.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

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在此背景下,大学生都知道每年的毕业人数在不断攀升,如今市场需求又趋于饱和,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矛盾。

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就业,必须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这样才可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可见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在逐渐提高。

3.增强了职业流动意识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变动,是劳动者放弃又获得劳动角色的过程。

现在大学生的职业流动意识在逐渐增强,曾经的“铁饭碗”观念正在被逐渐摒弃,“从一而终”的传统就业观念也被打破。

大学生的就业更趋于自主性,这样更有利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就业期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消极方面1.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过高择业期望值过高成了近年困扰青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问题,[3]就像句俗语说的“高不成,低不就。

”特别适合形容这个问题。

当代青年是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主,他们不能合理的给自己定位,都希望去好单位工作,但人家觉得他还不够格;对于稍微一般的企业,别人要他,他又觉得会委屈自己而不去。

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就业、在国企就业、高薪就业;事实上只有小部分人能够勉强找到还比较满意的工作,绝大多数人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而如今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学历、工作上手能力、相关工作经验、个人性格等等。

就像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更偏向于招聘一个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

2.缺乏职业规划,就业、择业存在盲目性很少有人一直坚持着一个梦想,一切的一切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在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他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其本科毕业时计算机专业不太好就业,而石工专业很好就业,他就放弃就业,考石工专业的研究生。

岂料,他研究生毕业时,两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刚好相反。

如若他一开始就做好职业规划,没有盲目的跨专业考研,而是坚持就业或继续读研于计算机专业,或许现在情况会好很多。

3.缺乏诚信意识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这反映出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就业观呈现出多向性和不确定性。

有一些人在应聘时无原则抬高自己,甚至对应聘资料弄虚作假。

有一些人对就业单位挑来挑去,有好的单位对其伸出橄榄枝就会毫不犹豫的跳槽。

这些大学生因诚信意识缺乏导致的扭曲的就业观,严重影响了其未来的就业。

[5]三、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负面问题的成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高校扩招、毕业人数逐年递增、政治体制改革等等,导致当下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样的现状下,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负面问题的成因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更好的的就业。

具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社会原因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西方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3]乐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影响和冲击。

许多大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一自我为中心。

还有就是有人单位对大学生存在一定得偏见,使得许多人被拒之门外。

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的提高用人标准,比如重视毕业院校的名气、工作人员的学历、个人的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有一些单位有性别歧视,认为女生心理承受力差,麻烦事多;生理上,以后要面临结婚生育、照料家庭,会耗费很多精力,以至于影响工作。

(二)家庭原因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家庭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有很抢单的塑造力。

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降低期望,其中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家庭的影响。

一方面,父母多年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与期望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出现了偏歧。

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多年的努力需要给家里一个所谓的成功的交待。

尤其是有些农村的家庭在这些问题上会更看重于结果,而不是过程。

(三)个人原因1.个人处在心理矛盾突出的阶段。

这些矛盾主要包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奉献与索取的矛盾、依赖与独立的矛盾等等。

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环境是无法客观冷静地思考和分析,无法做出理性的抉择。

2.大学生对自我和职业缺乏认识。

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就不能够给自己合理定位。

另外,对职业的类型、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也不够清楚;对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认识也不足。

3.个人就业能力不足。

在学校期间,培养的是主要是学习能力。

但要想在工作中表现好,光靠学习能力是不行的,还应该拥有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学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等。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外在原因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原因,其次是家庭原因;内在原因是由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当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利于拓宽其就业领域,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错误观念,[4]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一)降低就业期望值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合理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这样有利于拓宽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率。

从薪酬待遇而言,能找着高薪是很好,但也不一定非要高薪不可,从低薪就业开始,先赚取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从工作地点而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还可以考虑二、三线城市或者其他地区,在哪都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就国企与民营的选择上,国企虽然稳定,但个人的发展空间比较小;民营企业就不同了,如果你足够有能力,你的晋升空间很大。

(二)提升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时刻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水平;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社交能力。

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求职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应在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岗准备,这也有助于应聘成功。

(三)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必须明白,就业严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求职前期,就要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了解将要去应聘单位的概况,并做一些并竞聘岗位时,要沉着冷静,从容面对;无论求职成败,都要自信乐观,要有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

同时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求,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

五、培养当代青年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意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毕业后要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

面对即将就业的大学生而言,择业观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择业观支配着大学生对择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支配着大学生对择业的看法、心态和行为等。

因此,它对大学生择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择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正确的择业观不仅能指导毕业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择业活动,适应社会并成功就业,而且能够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反之,错误的择业观念将使毕业生对择业目标产生过高或过低的期望,从而影响择业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合理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论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当代青年的主体——大学生为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择业的错误观念,并为其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提出了几点建议,并简述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意义。

关键字当代青年;就业观;择业观;现状;原因受金融危机的的持续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虽然这几年我国的经济环境在国家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下有了逐步的缓和,但是其影响依然存在。

许多企业为了生存,会实施裁员、减薪的措施,这无疑会使我国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看清楚现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变化的真实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对其择业观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其能够更好的就业、择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现状(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的积极方面[2]1.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择业风险是指:由于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认识的不完善,致使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或者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择业时都会慎重考虑,其风险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2.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

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在此背景下,大学生都知道每年的毕业人数在不断攀升,如今市场需求又趋于饱和,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矛盾。

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就业,必须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这样才可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可见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在逐渐提高。

3.增强了职业流动意识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在不同职业之间的变动,是劳动者放弃又获得劳动角色的过程。

现在大学生的职业流动意识在逐渐增强,曾经的“铁饭碗”观念正在被逐渐摒弃,“从一而终”的传统就业观念也被打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