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机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⒍《混凝土质量操纵标准》GB50164-2011⒎《混凝土强度检查评定标准》GBJ50107-2010⒏《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⒐《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⒑《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⒒《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⒓《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⒔《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⒖《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GB∕T50326--2006⒗《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⒘《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⒚《旋挖钻机施工工艺通用规程》Q∕SY112001。
⒛《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1121.《重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062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23.《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24.《关于加强桩基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的紧急通知》-渝建质监【2008】004号;25.《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六号、第七号)》;26.《重庆市质监总站关于加强对旋挖桩成桩质量检测的通知》渝建质监【2011】53号;27.地堪报告;28.本单位现拥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治理水平以及多年工程建设的宝贵经验;等国家、地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二、编制范围图纸提供区域内的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机械旋挖钻孔灌注桩工程。
三、编制原则施工方案应完全满足业要紧求和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施工需要以及施工技术规范。
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
(一)遵守设计服从甲方、遵守设计,严格执行甲方提供的工程图纸及文件,同时满足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要求。
(二)确保工期严格按合同所规定的施工工期执行,依照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幸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确保施工工期并力争提早完成。
(三)质量第一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作,以工作质量确保每道工序和每项工程的工程质量。
(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治理,狠抓现场各项规章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五)科学治理从实际动身,系统的、合理的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和经济适用;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和新方法。
作好人力、物力、机械综合调配,组织均衡生产,降低工程成本。
(六)文明施工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治理,并按动、静结合的方法精心布置和规划施工现场,爱护周围环境。
严格施工治理,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做到文明施工,争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及特征(一)工程名称: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二)工程地点: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建设单位:重庆富源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沙坪坝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目标:合格工程(三)工程概况本项目工程名称: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
用地东侧为天星桥正街,南侧、西侧、北侧均为住宅小区。
东西长约200m,南北宽约100m呈“L”形。
本场地区域地貌形态为浅丘地貌,地形总体西南侧稍高,整体地势由西南向北东侧呈三级平台台阶状展布,第一级平台为现有西南侧教学楼以及教学楼间的平台组成的一级平台,二级平台为现有学校足球场,三级平台为沿足球场东北侧的原有食堂部分地带,由于拟建场地为天星桥中学校园内,各级平台之间形成的陡坎在土石方开挖完成后采纳结构挡墙进行支挡,目前还未开挖完成,现整体稳定,未见明显变形开裂迹象,地面坡度3~8°,一般为5°。
拟建场地及周边地形最高标高为西南侧288.32m,勘察区北东侧最低标高271.40m,相对约16.92m,地形条件简单。
本项目共有3栋多层建筑、地下车库、风雨操场及报告厅组成:两栋教学楼及1栋行政办公楼均为6F,地下有车库、设备间、食堂、风雨操场、学术报告厅、卫生间、体育器材室、看台、消防器材室和其他。
建筑类不除车库外均为多层公共建筑。
本项目为设计教学楼总建筑面积8628.93m2。
本地块无战时人防防护单元。
地面建筑属于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为1级,地上为2级。
混凝土结构环境类不:与土壤接触的构件为二类;室外外露构件为二类;其它为一类。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富源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修建重庆市天星桥中学校工程,为满足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特托付(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一次性勘察工作。
重庆市天星桥中学校工程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
拟建场地南侧为天星桥正街,东侧,西侧与南侧为居民住宅区。
东西长约200m,南北宽约100m呈“L”形。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853.76 m²平米。
拟建筑物特征参数详见下表1:表1 建筑物特征参数一览表拟建物安全等级属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甲级。
拟建场地南侧为天星桥正街有一栋教师综合楼,东侧、西侧与南侧为居民住宅区,交通条件方便。
拟建场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和气,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
气候具有明显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是典型的山地气候。
气温绝对最高温度 42.2℃绝对最低温度-1.8℃历年年平均气温 17.8℃最冷月平均气温 7.2℃最热月平均气温 27.4℃。
相对温度历年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5%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3% 。
降雨量历年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 最大日降雨量 192.99mm 最大小时降雨量 65.2mm 。
降雪量历年平均降雪天数 1.2d 最大降雪深度 3.0cm 。
气压历年平均气压98.39kpa。
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N 13% 年平均风速 2.2m/s 最大风速 28.4m/s 。
雷暴日历年平均雷暴 38.6d 。
日照历年平均日照时数 1230h。
风压差不多风压 30kg/m2项目拟建场地位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以上,降雨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
本场地区域地貌形态为浅丘地貌,地形总体西南侧稍高,整体地势由西南向北东侧呈三级平台台阶状展布,第一级平台为现有西南侧各栋教学楼以及教学楼间的平台组成的一级平台,二级平台为现有学校足球场,三级平台为沿足球场北东侧的现有食堂部分地带,由于拟建场地为天星桥中学校园内,各级平台之间形成的陡坎均采纳挡墙进行了支挡,目前整体稳定,未见明显变形开裂迹象,地面坡度3~8°,一般为5°。
拟建场地及周边地形最高标高为西南侧288.32m,勘察区北东侧最低标高271.40m,相对约16.92m,地形条件简单。
2、气象与水文2.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最高气温43.5℃(2006年8月29日),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
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
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m/s。
2.2、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中,以孔隙含水为主,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及含水量受降水阻碍变化较大。
该类孔隙水未形成连续水位,以上层滞水形式、局部潜水形式存在,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补、排特征。
有利于地下水向场地低洼处排泄,钻孔中未见稳定地下水位。
2.3、水文场地附近及临近周边无水塘、河流等地表水体。
拟建场地地表水要紧同意大气降雨补给,通过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周边修建有多条排水沟,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可通过排水沟排出本场地,故拟建场地地表排水条件好。
综上,场地内水文条件较简单。
3、地质构造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观音峡冲断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
依照场地周边基岩露头观测,岩层产状:倾向130°,倾角9°,层面裂隙不发育,层间无软弱夹层,结合程度一般~差,属硬性结构面。
场地内要紧发育以下两组裂隙:LX1:290∠72°,裂隙间距约1.2m,延伸1.3~3.0m,贯穿性较差,裂面较平直,多呈微张状,无充填,裂隙中不充水,结合性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
LX2:20°∠65°,裂隙间距1.2~2.3m,延伸1.0~2.0m,贯穿性较差,局部有粘土充填,裂隙密度2~4m/条,裂隙中不充水,结合性差专门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
4、地层岩性依照调查及钻探成果分析,勘察区覆盖层要紧由人工填土、少量粉质粘土组成。
下伏岩层要紧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
地层描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4.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本层分布于拟建场地中部及周边,呈褐色,稍密、稍湿,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块碎石组成,局部有少量仝块,碎石块径2.0~13.0cm,含量约35%-50%,厚度0.5(ZY05)~11.00m(ZY08)。
4.2.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Q4el+dl)褐黄、灰色,可塑,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干强度韧性中等,整个场地内有零星少量分布,仅在ZY15以及ZY28钻孔中有所揭露,厚度2.0~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