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公共卫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公共卫生事业。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严谨,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学习,积极进取。
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健康的体格与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用能力等。
2.专业知识要求具有雄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能较好地掌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政策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特殊疾病防治研究所(院)、妇幼保健院(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3.工作技能要求掌握常见的预防医学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以及资料处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课题设计与医学统计软件的应用。
具有从事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特色课程: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四、毕业合格标准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课程学习,最低修满270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实习考核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5年,学习年限5-7年。
学位:医学学士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1类别性质最低要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必修37.5 13.9 592 公共课程选修14.5 5.4 72必修113 41.8 1840 大类课程选修16.5 6.1 264必修71.5 26.5 728 专业课程选修9 3.3 144 课外研学8 3.0合计270 100 3640必修61 22.6集中实践环节选修 2 0.7七、课程设置及学分(一)公共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备注18040011 基础英语122102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10200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21040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210500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2103002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必修课程21010401 医学伦理学 240000011 形势与政策 139000011 体育 439000021 体育课外测试 1.541000013 军训 2.541000023 毕业教育0.523全校性选修课程 10 分散在 全学程选修 14.5 学分18040412 高级英语218040432 医学英语 系列医学英语基础阅读 1.5 必选 4.5 学分18040442 医学英语口语交流 1.5 18040452 基础医学英语文献阅读技巧1.5 18040462 英语学术交流基础 1.5 18040472 临床医学英语文献分析 1.5 18040482临床口语交流策略1.5(二)大类课程 1.普通基础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13070111 微积分ⅠB 4.5 必修课程14030031 大学物理Ⅲ 4.5 14040031 物理实验Ⅲ 1.5 15030081 基础化学 3.5 15030091 基础化学实验 1.5 15040021 有机化学Ⅱ 3.5 15040061 有机化学实验Ⅲ 1.5 0909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5 09090031 数据库应用基础 3 13070121 微积分ⅡB 2 选修6学分13070131 线性代数Ⅱ 1.5 13070141 概率统计 2.509090013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 1 09090033 数据库应用基础实践2 14030052生物物理12.生命科学基础4 28010021 细胞生物学 3 必修课程28020031 生物化学 5 28030021 分子生物学 1.5 28010072 生物学进展 1 选修课程 要求3.5学分28020052 生物技术概论 1 28030052 现代分子生物学专题讲座1 28040032 医学遗传学 1.5 28040042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13.基础医学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23010051 人体解剖学 3.5 必修课程23020051 组织胚胎学 2.5 23040031 生理学 3.5 24010021 药理学 3.5 23030041 病理学 523050031 病理生理学 2 23120031 机能实验学 1.5 23060031 医学免疫学 2 23070021 微生物学 3 23080021 寄生虫学 2 23020042 发育生物学 1 选修3学分23010042 神经生物学 1 23110022基础医学创新系列课程2必选2学分4.临床医学522101021 诊断学 5 必修课程22102021 医学影像学 1.5 22105021 外科学总论 2 22104041 内科学 5 22105051 外科学 3 22106031 妇产科学 1.5 22107031 儿科学 1.5 22108031 传染病学 1.522111011 皮肤性病学 1.5 22109021 眼科学 1 22110021 耳鼻咽喉科学 1 22120021 口腔科学 1 22112031 神经病学 1 22301041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 22113011 中医学 1.5 22100283 临床实习 20 22101032 交流技能学 1 选修4学分23090022 法医学 1 22115012 核医学 1 22116012 康复医学 1 22117012 医学心理学 1 22118012 行为医学 1 22119012老年病学1(三)专业课程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26010011 预防医学概论 1 必修课程26080011 卫生化学 4 26020021卫生统计学46 26070011 社会医学 2 必修课程26070021 卫生法学 1 26060011 毒理学基础 2.5 26020011 流行病学 4.5 2603001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4.5 26030021 环境卫生学 4 2604001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4 26050011 儿童少年卫生化学 2 26010061 社区预防保健实践2 26010073 专题实习 18 26010093 基地实习 17 26070032 卫生监督学 1 选修9学分 26030052 放射卫生学 1 26050032 妇幼保健学 1 26050021 健康教育学 1 26020052 医学统计软及其应用1 26020072 循证医学 1 26040042 现代营养学 1 26070062 卫生经济学 1 26070042 卫生事业管理学 1 26020062 医学科学研究与设计 1 26010032 科技论文写作 1 26010042 专业英语翻译技巧 1 26010052专业学术讲座1注:“专题实习”含毕业论文答辩,“基地实习”含实习综合考核。
(四)课外研学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八、其它说明1、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学、医学统计软及其应用、医学科学研究与设计、科技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与专业学术讲座为专业学习阶段必选课程。
2、为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专题实习阶段设置流行病学、健康综合评价、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等专题实习方向,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题。
3、课外研学学分为学生本人大学阶段的创新课题研究,在学校与部省级立题并通过验收完成了课题研究的给6学分,如公开在CSCD杂志上发表论文或获奖者可另外按课外研学给分标准给分。
7生物科学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生物科学的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勤奋学习,遵纪守法,求实、创新、奉献;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知识要求较坚实的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的数理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三)技能要求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独立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免疫学、统计学特色课程: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四、毕业合格标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93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4 年,学习年限3-6年学位:理学学士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89类 别性质最低要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公共课程必修 35.5 18.4 560 选修 12 6.2 32 大类课程必修26 13.6 480 选修 8 4.1 128 专业课程必修88.5 45.9 1192 选修15 7.7 112 课外研学必修8 4.1 合 计193100 2504 集中实践环节必修3317.1 选修84.1七、课程设置及学分(一)公共课程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18040011 基础英语12 必修课程210200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0200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1040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10500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 2103002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 40000011 形势与政策 1 39000011 体育 4 39000021 体育课外测试1.5 41000013 军训2.5 41000023毕业教育 0.5全校性选修课程10 选修12学分22117012 医学心理学 1 18040412 高级英语 2 18040462 英语学术交流基础 1.5 26020062医学科学研究与设计110 (二)大类课程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13070111 微积分ⅠB 4.5 必修课程14030031 大学物理Ⅲ 4.5 14040031 物理实验Ⅲ 1.5 15030081 基础化学 3.5 15030091 基础化学实验 1.5 15040021 有机化学Ⅱ 3.5 15040061 有机化学实验Ⅲ 1.5 0909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5 09090031 数据库应用基础 3 13070121 微积分ⅡB 2 选修8学分13070131 线性代数Ⅱ 1.5 13070141 概率统计 2.509090013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 1 09090033 数据库应用基础实践2 14030052生物物理1(三)专业课程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备注28050011 植物学 6 必修课程28020061 生物化学 7 28010031 细胞生物学 5.5 28030031 分子生物学 4.5 28060011 动物学 6 28060021 发育生物学 628040011 细胞遗传学 2.5 28040021 人类与医学遗传学3 28050021 生态学 3 23010051人体解剖学3.523070021 微生物学 3 必修课程23040031 生理学 4 23060021 医学免疫学 2.5 26020031 医学统计学 2 28000013 毕业实习 30 28010072 生物学进展 1 选修15学分23070031 寄生虫学 2 28020052 生物技术概论 1 28030052 现代分子生物学专题讲座1 23010022 医学超微结构 128010083 细胞生物学综合技能训练 6 细胞生物学方向 28040053 遗传学综合技能训练 6 遗传学 方向 28030063 分子生物学综合技能训练 6 分子生物学方向28020063 生物化学综合技能训练 6 生物化学方向28060043 发育生物学综合技能训练 6 发育生物学方向28060053 动物学综合技能训练 6 动物学方向 28050053 植物学综合技能训练6 植物学 方向23010042 神经生物学 1 28050042 进化论 1 28040042 现代遗传学研究进展1 28050063 野外实习2 28060032 实验动物学 1 22503062信息检索1(四)课外研学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