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1.1 通过对所采购药用辅料甘油各项质量标准的检测,确定其自身安全性。
1.2 通过对所采购药用辅料甘油各项质量标准的检测,确定是否影响产品生产、产品质量、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于生产液体棉签所采购的药用辅料甘油。
3 责任者:质量部经理化验员4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年版二部美国药典 USP5包装与贮存要求:保存在密闭容器6 操作6.1鉴别(符合红外吸收197 F和6.1.2的鉴别反应)6.1.1 所需仪器、试剂:气象色谱仪、USP二甘醇(对照品)、USP乙二醇(对照品)、USP 甘油(对照品)、甲醇、氦气6.1.26.1.2.1 标准储存溶液1:准确称量50mg的USP二甘醇(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2 标准储存溶液2:准确称量50mg的USP乙二醇(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3标准储存溶液3:准确称量50mg的USP甘油(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 容量瓶中。
6.1.2.4解决方案---把每种储存溶液中各取5毫升,放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容量瓶中。
6.1.2.5测试溶液---取5g甘油,加入到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100ml 容量瓶中。
6.1.2.6色谱系统(见色谱621)--- 在气相色谱仪配备一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个0.53毫米×30 m熔融石英分析柱涂有3.0 -µm G43固定相。
注射口温度保持在220和检测器温度保持在250。
载气是氦气,流率约为每分钟4.5毫升。
分流比相当于10:1。
色谱程序,如下所示:最初,柱温是在100,保持4分钟,然后温度以50的比率增加到120,保持10分钟。
然后温度再以50的比率增加到220,保持6分钟。
色谱仪拆分溶液,并记录峰值响应和保留时间。
他相对保留时间约为乙二醇0.3 ,二甘醇0.8,甘油1.0;复制注射的二甘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不会超过10%。
6.1.2.7 步骤:分别注入相同数量的拆分溶液和测试溶液各1µL,加入到色谱仪中并记录。
如果二甘醇或乙二醇的一个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为出现于测试溶液中,这个峰值必须直接在测试二甘醇和乙二醇杂质的测试中被被鉴别和量化。
6.2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在25℃(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时不小于1.249。
6.2.1 仪器设备:比重瓶、水浴锅、分析天平、滤纸6.2.2 测定方法: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甘油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于25℃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甘油的温度达到25℃,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甘油的重量后,将甘油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甘油的相对密度=甘油重量/水重量6.3 颜色6.3.1 所需仪器、试剂:纳氏比色管50ml、移液管、量筒、容量瓶(1000ml、100ml)、比色用氯化铁液(FeCL3.6H2O、盐酸)6.3.2比色用氯化铁溶液:用25ml盐酸和975ml水的混合液配制每1ml中含45.0mg的FeCL3.6H2O的溶液。
6.3.3检测方法:在一个50毫升颜色比较管中,当从一个白色的表面向下观察。
把0.40毫升的氯化铁比色液用50毫升水稀释后,也放入一个颜色比较管中从白色表面向下查看。
测试液的颜色比氯化铁稀释液的颜色浅。
6.4 氯化物6.4.1 所需仪器、试剂:纳氏比色管50ml、具塞棕色广口瓶或棕色容量瓶、分析纯硝酸(?浓度)(需找美国药典硝酸试剂配制方法)、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滴定液0.1mol/L:AgNO3=169.87,称16.99g,溶至1000ml,需标定)(需找美国药典配制方法)、0.020N 盐酸(标准对照溶液)6.4.2检测方法:取甘油7.0g,取0.020 N盐酸0.10ml,分置于两容器中,分别加水稀释到30到40ml,并分别加1ml硝酸,如果溶液显浑浊,过滤,且过滤时滤纸不得影响溶液中的氯离子的含量(用滤纸滤过时,滤纸中如含有氯化物,可预先用含有硝酸的水溶液洗净后使用。
)并分别加1ml硝酸银溶液,加水到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从比色管上方向下比较溶液的浊度,甘油溶液不得比盐酸溶液浓。
6.5 限制氯代化合物6.5.1 所需仪器、试剂:回流冷凝装置、100ml圆底烧瓶、吗啉、硝酸、硝酸银试液、50ml 比色管、0.020N盐酸(标准溶液)6.5.2 检测方法:准确称量5g甘油,置于干燥的10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15ml吗啉,并连接烧瓶到回流冷凝装置,回流3小时。
用10毫升的水冲洗冷凝器,并把水受到烧瓶中。
用硝酸酸化。
把溶液放入一个合适的比对管中,加入0.5毫升的硝酸银试液,加水稀释至50毫升,混合均匀。
将0.02ml的0.020N盐酸做以上处理,甘油测试液的浊度比0.02ml的0.020N盐酸小。
被忽略的回流(0.003% of Cl)(不理解).6.6 硫酸盐6.6.1 所需仪器、试剂:纳氏比色管50ml、具塞棕色广口瓶或棕色容量瓶、3N盐酸、氯化钡试液、0.020N硫酸(标准对照溶液)6.6.2 检测方法:取甘油10.0g,取0.020 N硫酸0.20ml,分置于两容器中,分别加水稀释到30到40ml,必要时分别加1ml 3N盐酸,如果溶液显浑浊,过滤,且过滤时滤纸不得影响溶液中的氯离子的含量(用滤纸滤过时,滤纸中如含有氯化物,可预先用含有硝酸的水溶液洗净后使用。
)并分别加3ml氯化钡溶液,加水到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10分钟,从比色管上方向下比较溶液的浊度,甘油溶液不得比硫酸溶液浓。
6.7 脂肪酸与脂类6.7.1 所需仪器、试剂:酸式滴定管、0.5N氢氧化钠滴定液、0.5N盐酸滴定液、酚酞指示剂6.7.2 检测方法:取本品5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N)5ml,摇匀,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5N)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测试液)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1.0ml。
6.8 二甘醇、乙二醇与其他杂质6.8.1 所需仪器、试剂:气相色谱仪、2,2,2-三氯乙醇、甲醇、USP(对照品)二甘醇、USP (对照品)乙二醇、USP(对照品)甘油、、载气为氦气6.8.2 标准溶液的制备6.8.2.1标准溶液:准确称量100mg的2,2,2-三氯乙醇,置于100ml的容器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6.8.2.2标准储备溶液1:准确称量50mgUSP(对照品)二甘醇,置于100ml的容器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6.8.2.3标准储备溶液2:准确称量50mgUSP(对照品)乙二醇,置于100ml的容器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6.8.2.4标准储备溶液3:准确称量50mg的USP(对照品)甘油,置于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6.8.2.5标准溶液:各储备溶液各取5毫升,置于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6.8.2.6 分析溶液:称取500mg甘油(USP对照品)到1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5ml标准储备溶液1和标准储备溶液2,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6.8.2.7 测试溶液:测试溶液:准确称取5g甘油到100ml容量瓶,加入5.0ml标准溶液(6.8.2.1),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6.8.3 色谱分析:6.8.3.1色谱系统(见色谱621)——气相色谱仪配备一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个0.53毫米×30 m熔融石英分析柱涂有3.0 -µm G43固定相。
在注射口温度保持在220和检测器温度保持在250。
载气是氦,流动的速度每分钟4.5毫升。
Split(分离)流动比率大约是10:1。
用色谱法分析程序如下:最初,柱温是在100年为4分钟的平衡,那么增加的速度每分钟50到120,和被维持在120度10分钟然后增加率为50到220个,每分钟被维持在220 6分钟。
色谱仪标准的解决方案,并记录。
6.8.3.2峰值响应率和保留时间直接为程序: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3乙二醇,0.8二甘醇,和1.0为甘油,相对标准偏差为复制注射的二甘醇不超过10%;和限制的定量的二甘醇和乙二醇不超过0.025%。
6.8.3.3程序:分别注入相同数量(约1µL)的标准解决方案和测试解决方案到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并测量反应的乙二醇、二甘醇的山峰。
计算比例的二甘醇和乙二醇在一部分甘油所采取的公式:100(CS /铜)(俄文/ RS)浓度,计算机科学是在mg / mL,二甘醇(或乙二醇)在标准的解决方案;铜浓度,在mg每毫升,甘油在测试解决方案;和俄文和RS的峰值响应比率为二甘醇(或乙二醇)内标峰获得的测试解决方案和标准的解决方案:NMT极限为每个,发现定量(0.025%)。
中国药典: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每1ml中含0.5mg正己醇的甲醇溶液)5ml,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二甘醇、乙二醇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二甘醇、乙二醇各0.5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
另取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和甘油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甘油400mg,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各0.1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
(见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Ⅴ E),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固定液)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6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
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µ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组分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二甘醇和乙二醇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得大于5%。
依次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µ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含二甘醇与乙二醇均不得过0.025%;如有其他杂质峰,扣除内标峰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1%;杂质总量(包含二甘醇、乙二醇)不得过1.0%。
6.9 含量测定6.9.1 所需仪器、试剂:高碘酸钠、0.1 N硫酸、烧结玻璃过滤器、容量瓶棕色(250ml)(1000ml)、移液管、盐酸、碘化钾试液、0.1N硫代硫酸钠、溴麝香草酚蓝试剂6.9.2 高碘酸钠溶液:称取 60 g高碘酸钠充分溶解在含有120毫升0.1 N硫酸的水中,并稀释到1000毫升(不可以加热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