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四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一、我国慢性病流行的状况(熟悉)
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一类病程漫长,无传染性,不能自愈,目前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
·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阻肺、精神心理性疾病
特点:
1.病因复杂
2.潜伏期较长
3.病程长
4.很难彻底治愈
二、慢性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
分类:1.环境危险因素2.行为危险因素3.宿主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1.吸烟2.饮酒3.不合理膳食4.肥胖与超重
5.缺乏体力活动
6.病原体感染
7.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
8.遗传与基因因素
三、慢性病的社会危害(熟悉)
1.慢性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2.慢性病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小结:
慢性病起因隐匿,病程长,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既是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评估和干预
四、恶性肿瘤的流行状况(熟悉)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死亡呈上升趋势
·2015年癌症在城镇居民死因为第一
·在我国肝癌,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
·肺癌、大肠癌、乳腺癌等又呈显着上升趋势
·但宫颈癌、食管癌等患病率有所下降
五、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掌握)
·目前认为肿瘤是环境与宿主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80%以上恶性肿瘤与环境及个人生活方式有关
·我国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吸烟、乙肝病毒感染、膳食不合理及职业危害等
1.吸烟: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
2.HBV(乙肝病毒)及其他病毒:肝癌、宫颈癌、鼻咽癌
3.膳食营养因素:肥胖与多种癌症、饮酒与肝癌、黄曲霉素与肝癌
4.职业危害:石棉、苯、砷
5.其他坏境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
六、世界开展恶性肿瘤筛查的状况(熟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策略
1.子宫颈癌
2.乳腺癌:国内流行特点与国际不同
3.大肠癌
4.食管癌、肝癌、鼻咽癌:尚无国际公认的筛查及早诊治方案
5.肝癌:我国针对HBV患者,使用AFP
6.肺癌:有争议,低剂量CT
小结: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器官、组织、与有害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和遗传有密切关系。
早诊早治可有效提高癌症存活率
七、高血压的概念(掌握)
概念: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有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诊断标准: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原发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其他疾病引起的
3.白大衣高血压:到医疗结构查高血压,其他时候无高血压
4.隐性高血压:在医疗机构查不是高血压,其他时候测为高血压
八、血压测量的主要方式(掌握)
1.诊室血压:往往高于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
2.自测血压
3.动态血压
九、诊室血压的测量方法(掌握)
指患者在医疗单位,由医护人员测量的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以诊室血压为主1、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及中国高血压联盟(CHL)认证
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一般不提倡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
3、被测量者测量前1小时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4、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坐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5、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时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处;
6、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间第I时相(第I音)和第V时相(消失
音)。
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I音,舒张压读取柯氏音第V音。
·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音(变音)作为舒张压读数。
7、确定血压读数: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读数应取偶数;电子血压计以显示血压数据为准;
8、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记录。
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关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十、自测血压的基本方法(掌握)
1.获取日常状态下的血压信息,排除白大衣和隐性高血压,增强主动性、改善依从性
2.精神焦虑、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3.新诊断高血压患者:连续7天,早晚各1次,每次3遍;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
4.稳定高血压患者:每周固定一天,早起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6.参考上线为135/85mmHg
十一、动态血压的概念及参考标准(掌握)
1.概念:佩戴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的24小时血压
2.参考标准:
·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125/75mmHg
·夜间比白昼血压平均值低10%~15%
3.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
小结: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诊断采用诊室非同日血压,血压测量主要有3种方式
十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掌握)
可改变:不可改变:
1.超重/肥胖,腹型肥胖1.性别
2.高盐饮食2.年龄
3.长期过量饮酒3.家族史
4.长期精神过度紧张
1.高钠、低钾膳食
钠盐与血压正相关、钾盐与血压负相关,钠/钾比值。
2.超重和肥胖
·BMI≥24kg/㎡,高血压3~4倍,糖尿病2~3倍
·BMI≥28kg/㎡,患高血压、糖尿病,或有危险因素聚集。
达到90%以上
·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高血压3,5倍,糖尿病2.5倍
·我国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与人群体质指数差异相平。
3.饮酒(按每周一次)
·我国中年男性人群饮酒率约30%~66%,女性为2%~7%
·血压上身幅度随饮酒量增大而增大。
·1标准杯=12g酒精
4.其他危险因素
·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心理、高脂血症等
·高血压与遗传关系密切
·女性更年期后高血压患病率升高
小结:高血压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尤其是不良的生活习惯。
其中主要因素有膳食、体重、饮酒和遗传、年龄、性别等其他危险因素
十三、糖尿病的概念(掌握)
概念: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慢性高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多器官慢性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十四、糖尿病的分型(掌握)
·1型糖尿病:胰腺——无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胰腺——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
·妊娠糖尿病:女性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基因异常、胰腺疾病、药物、感染、免疫介导等
十五、糖尿病的常用诊断标准(掌握)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近视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a只有对应的2h毛细血管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2h血糖≥12.2mmol/L;IGT:2h血糖≥8.9mmol/L且<
12.2mmol/L
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或;
(3)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4)2010年,ADA指南将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1.糖尿病诊断应使用静脉血浆葡萄糖,而不是指尖血糖
2.空腹及OGTT2小时血糖应同时筛查
3.排除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新的筛查和诊断指标
·优势:结果稳定、不受进食及短期生活方式影响、变异性小、不受时
间限制、依从性好
·问题:我国检测方法标准化程度不够、仪器和质量控制不统一。
·HbA1C≥6.5%作业诊断参考
小结:糖尿病诊断需排除急性感染、应激等情况,以静脉血的葡萄糖水平为主要诊断标准,IGT、IFG、DM诊断指标各不相同
十六、中国糖尿病发病的基本情况(熟悉)
·2013年《JAMA》公布,2010年,31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