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的探索在全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改革攻坚、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义乌市紧紧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简称“义乌试点”)和国际陆港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跨境电商发展中面临的通关难、退税难、售后服务难、信息不对称、信任度低等普遍性问题,积极探讨创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的新思路,打造义乌跨境电商的新模式,实现义乌“电商换市”的新发展,为我国跨境电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电商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建设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贸易链缩短,订单碎片化,出货频率越来愉快,产品结构调整明显,差异化、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等全球贸易新趋势,我国传统贸易模式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使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慢增长的“低迷期”,而以小单、在线交易为特征的跨境电商进入快增长的“井喷期”。
据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而跨境电商零售交易额超过7000亿元,同比增长逾30%。
虽然跨境电商发展如此迅猛,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瓶颈障碍。
如通关问题、①物流渠道问题、②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问题③等。
为健康发展跨境电商,近年来我国政府各部门已开展大量工作。
海关总署从2012年开始负责牵头组织上海、宁波、杭州、郑州、重庆共5个城市进行跨境电商试点,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索。
[1]1.上海“跨境通”平台由上海市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行的公共交易平台,2013年11月上线运行。
在该平台模式下,国外商品以货物进口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仓库,海关采用“清单核放、定期申报、提前备案”方式进行管理,即在商品保税状态下,海关将之前企业申报的信息与客户订单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进行自动比对,核对无误就可对货物完成征税、放行,并可在仓库完成现场海关查验,然后以个人物品形式进入国内。
未来该平台有望形成从保税仓库、保税展示基地到个人的直销模式。
2.宁波“保税通”平台由宁波保税区主导,阿里巴巴、京东等相关企李金龙(义乌市交通运输局,浙江义乌322000)摘要:在建设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方面,义乌市拥有“义乌试点”的改革红利释放、小商品市场的转型升级、国际陆港的建设发展、政府产业政策引导等方面的优势,可以集中报关、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入区退税,解决退税难、结算难的问题;境内关外,解决售后服务难题;信息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义乌市应积极争取跨境电商国家试点,加快现有设施功能的转型升级,搭建跨境电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与物流金融业务的联动发展,建设诚信体系。
关键词:义乌试点;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国际陆港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7-0030-05□现代物流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7期DOI:10.14089/11-3664/f.2015.07.006业参与的合作平台,2014年4月上线。
作为一个辅助通关技术平台,该平台辅助海关、检验检疫进行消费者实名身份注册、额度控制。
消费者从商户④的购物网站下单购买商品,商户将海外商品以批量的方式用集装箱运到宁波保税区储存。
消费者在购物网站下单后,商品直接以快递的形式从保税区寄出。
3.郑州“万国优品”平台由郑州航空港区主导、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公司运行,2014年1月上线。
该平台实现了与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汇、工商多部门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在物流上采用国家跨境电商试点渠道,可选择使用集货清关和备货清关⑤的方式通关。
4.杭州“跨境一步达”平台由浙江电子口岸牵头,杭州海关、杭州检验检疫局参与通关服务系统的建设,2014年5月上线。
该平台作为中介网站,⑥通关采用“集中申报”模式实现出口货物申报、海关申报监管以及物流企业物流跟踪的全流程查询和动态监管。
5.重庆“爱购保税”平台由重庆市主导,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参与的公共平台,2014年6月上线。
该平台支持现行各种跨境电商销售模式和物流模式下的通关服务,采取直销和美元标价、人民币结算的方式。
该平台通过与海关通关系统、外汇管理和国税的联网核查系统展开互联互通试点,探索跨境电商的通关、结汇和退税的手续便利化。
总体来说,尽管近年来各试点城市在创建保税物流平台方面进行了可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跨境电商发展中的通关难、退税难、售后服务难、贸易信息不对称等普遍性问题,尚未产生实质性突破。
二、义乌创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条件优越依托实体市场和产业链优势,义乌跨境电商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
据统计,2014年,义乌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交易额153亿元,同比增长42%,跨境电商正在成为继一般贸易、市场采购贸易之后义乌新的外贸增长极。
同时,随着“义乌试点”的改革红利释放、国际陆港的建设发展、小商品市场的转型升级等各项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义乌创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的外部条件越来越成熟。
1.“义乌试点”的改革红利释放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高度重视义乌的发展,许多工作在义乌先行先试。
“义乌试点”在融入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各项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给创建跨境保税物流平台工作带来良好外部政策环境。
例如,“义乌试点”中有关市场采购贸易改革中“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要求,与跨境电商在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等方面清晰准确、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特点,二者之间高度契合。
[2-3]同时,《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获批并顺利施行,通过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以及道路、交通、通信等设施改造,使城市基础环境、服务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这些都为探索创建保税物流平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2.小商品市场的转型升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义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基地,全国最齐全的小商品展示中心、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小商品信息发布中心。
义乌汇集了20多万家小商品生产企业,经营着180多万种商品,出口的小商品具有单品价格低、种类多、更新快以及单笔交易规模较小、交易对象多、交易频繁等特点,非常适合跨境网络销售。
[4]目前,敦煌网与义乌签约建设全球网货中心项目,比利时邮政与义乌合作建设小商品精品库,亚马逊、兰亭集势、借卖网、全麦等国内外知名电商纷纷在义乌设立采购中心,广州、深圳等地的外贸电商行业组织的会员企业也纷纷入驻义乌直接采购。
同时义乌本土市场具有成熟的外贸渠道和丰富的外贸经验,这些必将对义乌创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提供充足的业务支撑。
3.国际陆港的建设发展[5]2013年,义乌被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首批陆港城市。
随着国际陆港建设逐步推进,浙江省“大通关”试点城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义新欧”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通,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9610”海关监管方式正式施行,国家邮政总局在义乌设立互换局和交换站即将设立,邮政小包集货基地和国际邮件处理中心等国际陆港物流项目逐步突进,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发展平台。
同时,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等国际商业快递巨头和中国香港邮政、新加坡邮政、比利时邮政等邮政快递以及中国邮政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基地等逐步完善战略布局。
⑦加上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推出新的产品,使得跨境电商的金融环境不断改善。
所有这些都为义乌创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围绕发展跨境电商,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其当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扶持。
早在2010年,商务部即启动了重点推荐和培育电商平台工作;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等先后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2012年,浙江省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施“电商换市”的总部署,[6]而《义乌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试行)》明确将电商作为义乌未来发展的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产业,其中跨境电商更是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组织机构、政策引导、经费保障、发展平台、模式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举措。
总之,义乌在同时具备了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市场、物流、政府重视四大优势条件基础上,实践着以跨境电商再造义乌的新思路。
三、义乌创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意义重大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聚集着大量外向型生产企业,市场外向度已达到65%以上,国际贸易是义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虽然依靠改革开放大环境和自身“鸡毛换糖”的创新精神,成就了今天义乌全球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美名;但不可否认,当前义乌传统外贸模式已遇到了发展瓶颈。
⑧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实施、跨境电商高地的打造、国际陆港的建设发展三者紧密相结合,围绕加快“电商换市”进程,探索创建跨境保税物流平台,进而创建独具一格的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出口新模式,作为新常态下“义乌试点”改革的重点举措之一,意义重大。
1.集中报关,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与传统贸易大额交易不同,跨境电商订单频率高,卖家对送货的快捷性要求较高,分次通关将会产生更多的成本,并延长物流配送时间,如果不加以解决,必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
通过打造专业保税物流平台,在海关特殊监管状态下、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⑨基础上实施再创新,即可将外贸小订单统一打包,将小包拼箱成大包,然后按目的地进行集中报关,货到目的地后再分类配送,最后分送到最终买家的手中,从根本上解决单个订单通关、物流成本高的问题。
2.入区退税,解决退税难、结算难问题对于多数实施跨境电商的企业,目前货物的出口主要采用邮包、快件零散地出口,监管手续太烦、成本太高,无法纳入常规意义上的海关有效监管,也不能像大批量出口企业那样获得国家退税。
通过打造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把跨境电商的交易、物流、仓储纳入海关特殊监管范围之内,为企业提供入区退税一条龙服务,解决退税结算等实际困难。
3.境内关外,解决售后服务难题跨境电商的线上交易较传统线下交易复杂,信息更不透明,容易产生争端,特别是在退、换货程序上十分烦琐,不仅仅涉及到往返运输,还涉及往返报关、备案、检疫等手续,这些都增加了其售后服务的难度,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售后服务质量。
通过打造专业保税物流平台,利用其“境内关外”的仓储、加工等功能优势,能够使得售后服务更快捷便利,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4.信息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到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来说,货物流转的信息更不容易获得;同时,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信任障碍问题也很突出。
通过在专业保税物流平台上搭建信息系统,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操作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作为政府主导运行的第三方公共平台,更容易解决贸易双方的信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