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形吸虫
b
27
预防人体肝片形吸虫病的关键措施是卫生
宣传,使居民认识到生食媒介植物和动物内 脏的潜在危害。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硫酸 双二六酚(别丁)。其他药物有吡喹酮和阿苯 哒唑。
b
28
24
2.免疫诊断
对急性期病人、胆道阻塞患者以及异位寄 生的病例,采用免疫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用ELISA、IHA和IFA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特异性抗体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由于肝片形吸 虫与其他吸虫有较多的共同抗原成分,对其检 出的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分析。用纯化的肝片 形吸虫抗原和排泄分泌物抗原或提高被测血清 的稀释度均有助于提高免疫诊断的特异性。
b
23
四、诊断
1.病原诊断
粪检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检查以发现虫卵 为诊断依据。虫体寄生较少者往往漏检,而且 肝片形吸虫卵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近似, 亦可发生误诊。
临床上有不少病例是经外科剖腹探查或进行
胆管手术发现虫体而确诊的。肝脏表面的白色
条索状隆起及胆管增粗现象,提示有肝片形吸
虫寄生的可能。
b
3.慢性期
主要有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恶
心、厌食脂肪食物、贫血、黄疸和肝肿 大等表现。 此外,成虫所致胆管损伤可引起胆管广泛
出血的并发症,这也是贫血的主要原因。
b
22
4.异位损害(又称肝外肝片形吸虫病)
童虫在腹腔中移行时,可穿人或随血流到达 肺、胃、脑、眼眶以及皮下等处。常在手术后始 获确诊。在有生食牛、羊肝习惯的地方,虫体寄 生在咽部,可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b
20
临床表现
可分为急性、潜隐和慢性3个病期。也有 少数为无症状带虫者。
1.急性期
发生在感染后2-12周不等,突发高热、 腹痛,并常伴有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
肝肿大、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
高等表现。有些病人还可出现肺部和皮肤
变态反应症状。此期表现大约持续2~4周。
b
21
2.潜隐期
患者的急性症状减退或消失,在数月 或数年内无明显不适,或稍有胃肠道不 适症状,而病变在发展之中。
囊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在小肠上段逸出幼虫,幼虫 穿过肠壁入腹腔,钻破肝被膜入肝脏进入肝胆管。
从感染囊蚴到粪便排出虫卵约需11周,整个生活史的
完成约5个月时间。成虫在体内可存活12年。
b
16
肝片吸虫与肝吸虫的比较
肝片吸虫
பைடு நூலகம்肝吸虫
寄生部位 肝胆管内
肝胆管内
虫卵排出 随胆汁入肠道
随胆汁入肠道
卵在中间 宿主体内 中间宿主
第三节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 他哺乳类动物肝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 人类偶可感染,导致片形吸虫病 (fascioliasis)。
b
1
一、形态
成虫与虫卵在大小、形状、颜色等 方面与布氏姜片吸虫较为相似。 成虫形态特征为:虫体个大,约 (2~5)cm×(0.8~1.3) cm,叶 形,虫体前端有明显突起,被称为 头锥。
从感染至成 虫产卵 成虫寿命
约需11周 在体内可存活12年
保虫宿主 牛、羊等
约需1个月 20~30年 猫、狗等
b
18
三、致病
肝片形吸虫的后尾蚴、童虫和成虫均可致病。
后尾蚴和童虫经小肠、腹腔和肝内移行均造 成机械性损害和化学性刺激,肠壁可见出血灶, 肝组织可表现出广泛性的炎症(损伤性肝炎),童 虫损伤血管可致肝实质梗塞。随着童虫成长,损 害更加明显而广泛。可出现纤维蛋白性腹膜炎。
感染阶段
胞蚴、两代雷蚴、尾蚴、在 毛蚴、胞蚴、一代雷蚴、尾蚴、
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囊蚴。
椎实螺 水生媒介植物
囊蚴
纹沼螺 淡水鱼
囊蚴
感染方式 经口食入
经口食入
b
17
肝片吸虫与肝吸虫的比较
肝片吸虫
肝吸虫
在终宿主体 在小肠逸出幼虫、穿肠壁 在十二指肠逸出幼虫、经胆总
内
入腹腔、钻肝被膜入肝脏 管到达寄生部位肝胆管
b
25
3.其他检查
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均增多, 尤其在急性期更明显;胆囊造影有时可发现 肝片形吸虫;B型超声波可显示不同程度肝 肿大,肝实质不均匀,肝胆管扩张,胆囊壁 肥厚,有时可发现胆道内肝片形吸虫呈现 0.3-0.5cm圆形阴影。
b
26
五、流行与防治
在我国,人群感染率为0.002%~0.171%, 散发于15个省市,其中以甘肃省的感染率为最高。 估计全国感染人数为12万。人可因生吃水生植物 (如水芹)或喝生水或生食或半生食含肝片形吸虫 童虫的牛、羊内脏(如肝)而获得感染。
b
19
成虫寄生期的主要病变是胆管上皮的增生。 虫体的吸盘和皮棘等引起的机械性刺激,可致胆 管壁炎症性改变,并易并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胆 管炎。肝片性吸虫产生的大量脯氨酸在胆汁中积 聚,也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的重要原因。肝片形 吸虫感染较轻时胆管呈局限性增大,而重感染者 胆管的各分支均有管壁增厚。虫体阻塞胆管、胆 汁淤积,造成管控扩张。
b
2
肝片吸虫
附着器官:口吸盘、腹吸盘 生殖器官:睾丸一对,卵巢一个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肠 肠支有很多小分支,呈树枝状
b
3
肝片吸虫-成虫
b
4
奶奶
b
5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奶奶
b
6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虫卵特征为:长椭圆形,大小为(130~150) m×(63~90) m,黄褐色,有小盖,卵内 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不易看清。
b
7
奶奶
b
8
肝片吸虫生殖系统
b
9
肝片吸虫虫卵
b
10
肝片吸虫胞蚴、雷蚴
b
11
肝片吸虫尾蚴及囊蚴
b
12
二、生活史
b
13
扃卷螺
b
14
肝片形吸虫的媒介
b
15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虫卵随胆汁入肠道 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温度下毛蚴孵出,钻入中间宿主 椎实螺体内,在椎实螺体内经过一代胞蚴及两代雷蚴的 发育繁殖后,逸出的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