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玩转电磁铁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玩转电磁铁教案

《玩转电磁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性质。

2、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原理,认识到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
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磁铁有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电池节数越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即:发现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演示:小电机、小平口螺丝刀、铁钉、漆包线、电池、砂纸、电铃、电脑打铃器等。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1只铁钉、1根漆包线、2节电池、10个大头针等。

一、观察和提问
观察小电机的内部结构,提出问题,进行研究。

二、猜想与判断
讲解:我们来做个类似的线圈。

做线圈的用到的材料是铁钉、漆包线,用铁钉作铁芯,在铁芯上缠上漆包线。

漆包线是细铜导线,外面包有绝缘漆,绝缘漆是不能导电的,在电动机里用的也是这种漆包线。

使用的时候,要把导线两端的绝缘漆刮下来,露出里面的铜2 线,才能接通电流。

在实验前,老师已经把线头的绝缘漆都刮掉了,只要把它和电源的两端接通就能通电了。

制作线圈的方法是:从铁钉的一端开始,把漆包线缠绕在铁钉上。

在铁钉上缠绕一圈叫一匝(板书“1匝”),我们在铁钉上缠绕30匝,做一个30匝的线圈(边讲边演示),大家也一起来做一做吧。

学生制作线圈。

提问:现在我们把这个线圈的两个线头与一节电池的两极接通,给这个线圈通电,用铁钉的一端靠近大头针,看看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断开电池后,看看还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一、实验:电磁铁的磁性
谈话:请各组同学做一下这个实验。

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注意每次通电时间不能
太长,不要超过10秒钟,以免电池发热,损坏电池。

二、学生实验、报告
讲解:线圈通电后能够吸起大头针,就是说,它像磁铁一样,有了磁性,它的磁性是因为通电产生的,断了电,磁性就消失了,所以我们把这种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玩转电磁铁。

(板书课题:2玩转电磁铁)
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组的电磁铁吸起来几个大头针?
一、学生报告
提问:各组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不一样,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有大有小,强弱不同。

为什么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不一样?磁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大家猜想一下。

二、学生猜想报告
讲:现在我们来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池的节数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来研究线圈匝数这个因素。

2 线,才能接通电流。

在实验前,老师已经把线头绝缘漆都刮掉了,只要把它和电源的两端接通就能通电了。

制作线圈的方法是:从铁钉的一端开始,把漆包线缠绕在铁钉上。

在铁钉上缠绕一圈叫一匝(板书“1匝”),我们在铁钉上绕30匝,做一个30匝的线圈(边讲边演示),大家也一起来做一做吧。

学生制作线圈。

提问:现在我们把这个线圈的两个线头与一节电池的两极接通,给这个线圈通电,用铁钉的一端靠近大头针,看看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断开电池后,看看还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三、总结
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池的数量有没有关系,就要改变电池的数量,比如,第一次实验用一节电池,第二次实验用两节电池串联,而让别的条件不变,比如线圈匝数不变,在铁钉上缠绕30匝,进行实验,根据吸起来的大头针数量总结出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池的数量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出示实验报告单)下面开始实验2,把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