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
三维目标
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5.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导入新知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知
1.师:同学们,有谁知道老师刚播放的歌名是什么吗?(春天在哪里)
2.师:那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你们知道吗,一年有四位好兄弟,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
而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秋天,感悟秋天。
教授新知
一、疏通文字障碍
1.巩固复习生字。
(教师带领拼读、开火车认读)
2.送字宝宝去课文里读。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桌之间读一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
想一想:这篇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3.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大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范读后提问:
(1)第1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的?每句话讲了什么?(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
)自己练习,让学生自由举手回答问题。
(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
(2)“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子”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指叶子有很多片。
)
(3)说“一片叶子”落下来行不行?为什么?你还能列举出同类型的词吗?
(4)我们练习背背这个自然段。
①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些什么?这几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背书就容易了。
②自己练读。
③让学生自由举手试背,评论以表扬为主。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秋天的变化不仅仅只是这样,让我们走进第二段,看看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吧)
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
蓝天
(我们看到了高高的蓝天,用书本上的话说就是“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两个那么就让秋天的天空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你还可以用“那么那么”造句吗)
大雁
(1)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秋天到了,天气转凉,大雁要南飞过冬。
)
(2)这段话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
板书:大雁往南飞
(3)“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
)
(4)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在短时间内互相变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2.“啊!”这句话表示什么?
3.师:“啊!”表示明白了。
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
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
PPT出示图片,感慨“啊!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