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者的领导艺术(1)
(三)领导艺术的若干特点
1、非模式化:区别于规范化、程序化的领导方 法 2、直觉性:建立在直觉对象丰富、广泛的经验 和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把握整体的洞察力、 模糊估量而又微妙之至的识别力、发自潜意识 的快速应变力等的综合 。 3、随机性:根据不同对象、环境、时间、地点、 条件,所作的灵活处理,随机决断面临的各种 问题与挑战。
(二)对“领导艺术”的正确理解
—— 高度的技巧性:对领导方法得心应手和出入神化 的运用; —— 高度的灵活性:以非模式化和非常规化的特殊方 法及手段,实现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高度的效能性: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取得卓越 领导效能。 几个关键点: (1)管理过程中领导者为达到组织目标的行为 (2)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基础 (3)非模式化的富有创造性的才华和技能 (4)阅历、学识、智能、意志、气质熔铸而成的才能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3)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人格修养
律己要“刚”。①为政公明。校长要深谙“公生明, 廉生威”之理,明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之道;在原则问题上刚正不阿,不回避矛 盾,不和稀泥,不当“和事佬”;不为权势所屈,不 为私情所移,不为诱惑所动。“吏不畏吾严,而畏吾 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 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②施政严明。善于以健全的制度规范行为,敢于以严 格的纪律约束行为。 ③清正廉明。清廉为立身之本,过好权力关、名位关、 金钱关、美色关,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人 格效应。
(三)领导艺术的若干特点
4、创造性:领导者面临的问题的复杂多变,层 出不穷,不能也无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 有开拓创新,勇于进取。领导艺术的活力和灵 魂就在于创新。 5、适度性:对下属宽严、亲疏适度;工作上刚 柔、张驰得当;权力上统揽、收放自如。 6、模糊性:现代领导工作方式同过去发生了重 大变化:从主要依靠个人的才智和经验进行,转向
主要依靠制度、规范、程序推进工作;计算机等技术 手段参与决策与管理工作日益增多——管理趋向精确 化和数量化。但是,无法精确和量化的内容依然
大量存在,模糊不可也无须避免。
(四)领导艺术的表现形式
突出的表现是它的非规范性——只可意会不可 言传的感觉——从领导艺术中归纳:
1、运筹艺术(策划艺术) 统揽全局,高瞻远瞩,精心筹划,抓住关键。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决断艺术 凭借知识、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机遇,果断决 策。包括判断力(决策的基础)、洞察力(预见性是 领先、超前、创新的前提)、想象力(设想、联想、 推想等是创新的先导)、创造力(实现创新的能力, 应对周围环境变化、现行机制运行的缺陷、裂痕与漏 洞带来挑战而调整自己的策略)等在内的综合能力。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2、掌握有关领导与管理的知识,是驾驭领导 艺术的基础 了解和把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才能自如掌握与驾驭非常规、特殊情况下处理、 解决问题的领导艺术——化解危机或抓住机遇。 对教职工的动机、需要、社会态度以及兴趣、 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有 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识人之贤、用人之长。
பைடு நூலகம்
4、迂回推进型
特点:抓大放小,不计一时得失快慢,以维护整体利 益为重,以展现人格魅力为重要考虑——加大“运筹 艺术”、“协调艺术”等的运用。 要点:求同存异,以退为进,遇中求进。
成功的管理实践需要融合多种类型的领导艺术
(三)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知识能力结构
学校中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构成
(2)善于协调,用于负责的责任意识 决策实施中的“刚”,体现在勇于负责的精神 上,即敢于解难碰硬,具有处理突发事件,解 决别人处理不了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对工作中 的得失不能揽功委过,才能形成领导层的“合 力”。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决策实施中的“柔”,体现在善于协调的运作 上,“智而不能全谋,强而不能遍立”。
(四)领导艺术的表现形式
(3)与被下属之间关系的协调 A.尊重下级(商量而不是命令为主),制约(依靠制 度与机制)与信任(人格与承诺的形式); B.充分体谅(对困难、挫折),“推功揽过”(对结 果)。 C.肯定和表扬奖励为主,少用批评、不轻易动用处罚。 5、激励艺术 激励是决定人的工作行为表现的首要因素。 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 “人们会对激励产生反映”。 领导者通过组织目标,政策与机制,民主环境,信任 的氛围,情感的融洽,榜样的示范,激发人的潜能。
(四)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与“权术”
1、权术:权,权宜、权变之意;衡量是非轻 重——酌情变通,通权达变,以变应变等;术, 手段,策略——心术、权变之术。可以指因人、 因时、因事而变通方法,灵活处理的手段。 统治阶级御用的治政工具,对敌对集团分化瓦 解镇压的利器,是残酷、欺诈和背信弃义的代 名词,欺骗愚弄民众的手段,专指统治者依仗 权势玩弄的计谋和手段(如厚黑学、“帝王学” 等)。
(二)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类型
1、“清醒”与“超脱”型
特点:方向明确,意识自己的主要职责,在“领”与 “导”上下功夫;管理过程中不搞事必躬亲,不被琐 碎事务束缚,超脱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加大“运筹 艺术”、“用人艺术”的运用。 要点:一是避免领导职权的层次交错;二是最大限度 地授权。
2、平等型
管理知识 政治活动能力
高层
中层 低层 专业知识
(三)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知识能力结构
学校高层管理者:管理知识+政治活动能力 学校中层管理者: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政治活动能力 学校低层管理者:专业知识+管理知识 低层 中层 高层 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 政治活动能力 (为主) (为主) (为主)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3、刚柔相济和张驰得度的工作方式和策略, 是运用领导艺术的精髓。
“刚”,主要指原则上的坚定性,决策上的果断性以 及行动上的开拓性。 “柔”,主要指策略上的灵活、作风上的民主以及待 人的谦和等。
(1)工于谋划、敢于决断的决策艺术
决策是校长各项职责的核心,要注意克服“过刚易折、 过柔则弱”的缺陷;①决策前,要有“柔”功。“多 谋”——深思属虑:以工于谋划的匠心,善于审时度 势,吃透上情(政府),清楚下情(师生),了解社 情(家长等);长于预见,延伸时间视野,见微知著, 窥斑见豹,洞悉未来,超前思考;
(一)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环境
管理方格图(布莱克、莫顿)
9.1 9.9
关
心 人
9 8 7 6 5 4 3 2 1
5.5
1.1
1.9
1
2 3 关
4 心
5
工
6
7 8 作
9
(一)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环境
3、职能的不同,使领导艺术的特点具有多样性。纵横交 错,可用对人与对工作的关心程度作模型分析。 管理方格图给出了一个(平面式)理想领导者的模型 (1)1.1型,关心人、工作都很差 (2)1.9型,任务型,关注工作,极少关心人 (3)9.1型,俱乐部型,关心人,工作不抓 (4)5.5型,中间型,关心人与工作都属中等。 (5)9.9型,既非常关心人,又积极抓工作,有高度 事业心和责任感。 以人为动因,还是以工作为动因?孰先孰后?孰优孰 劣?——依据具体环境而定。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待人要“柔”。①要容人之言。态度生硬的
特点:民主的领导作风,重视“相互领导”作用,充 分尊重下属的意见——加大“用人艺术”、“协调艺 术”等的运用。 要点:一是“领导就是服务”;二是协商为决策的前 提。
(二)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类型
3、灵活机动型
特点:根据事情性质、环境与时间以及被领导者等因 素的变化而调整——加大“决策艺术”、“激励艺术” 等的运用。 要点:“最少承诺律”;降低“期望值”,实施“多 次激励”策略。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②决策中,要有“刚”劲,敢“断”、善“断”。即 有敢于决断的魄力。 关键时刻,如学校的突发事件,或处理有悖政策法规、 偏离办学方向等大事的任何决策,都存有一定的风险 性、时效性。能拍“全局板”、敢拍“长远板”,善 拍“适时板”,勇拍“秉公板”。不拍“私心板”、 “人情板”、“违纪板”。
(四)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与“权术”
3、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权术”表现 (1)“抱请示汇报之名,行跑官要官之实” (2)“用甘当伯乐之机,达培植亲信之便”:
不讲原则、程序,“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拉帮结派,罗致亲信;“跑风漏气”,讨好卖乖—“关 键时刻”帮人一把——让人感恩戴德,依附有加,编 制关系网络。
三、提高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策略
校长怎样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 副职的领导艺术如何发挥?
一、如何理解领导艺术
(一)领导艺术的涵义
1、领导艺术的界说 方法说:是领导方法中不能作出精确规范的部 分 技能说:是在一定科学知识基础上的领导技能 经验说:是领导者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精华 2、领导艺术的涵义:是高于和精于领导方法 的“体现在领导活动中的具有创造和开拓性的 技能和技巧”。
二、学校组织中的领导艺术
(一)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的环境
1、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发挥的基础
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职能是“育人”。 领导艺术必须围绕“育人”发挥。 2、学校管理者领导艺术发挥的载体 一般组织管理的共性: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组织人事 管理,行政财务总务管理,信息管理等; 学校管理的特性: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体卫管理, 科研管理等。 学校领导有政治领导、行政领导、业务领导及学术领 导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