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学考模拟语文试题

高二学考模拟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武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学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彭林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将东西文化归结为“礼”“法”二字。

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

数十年后,钱穆又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构,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他的动物则不能。

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

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

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

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与“非礼”的斗争。

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

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

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

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

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政府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堪想象。

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异,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愿望很好,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的,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

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

而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起,民本主义迅速崛起,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人的自主意识抬头,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

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唯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

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

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

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

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

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

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

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2日第5版,有删改)1.下列对“中华之‘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

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与其他动物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B.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

人们努力修为成为君子,甚至成贤成圣,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内外双修。

C.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生礼仪,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

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是: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礼才能拯救人的灵魂。

2.下列不属于....”的一项是...“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A.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

B.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

所在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

C.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

D.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梁启超认为东西文化的关键区别是“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

钱穆赞同梁启超的观点,认为礼治是东西文化的核心。

B.礼可以区别文明与野蛮。

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

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与“非礼”的斗争。

C.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异,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

D.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宗教文化,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进当铺的男孩毕淑敏儿子有一天对我说,他们班同学有一支派克笔要出让,开价人民币100元整。

这笔是个什么来路?不会是赃物吧?我说。

儿子说笔的来路绝对正当,是那同学的亲戚送的,他因已有了一支,故将这支出卖,肯定是原装。

我看出儿子的渴望,就说,我认为一个孩子现在就用派克笔,有点为时过早。

儿子激烈地反驳说,派克笔也是少儿不宜吗?我被噎得没话回答,就说,这笔太贵了,没有那么多的钱。

儿子转了一下眼珠说,您的意思是只要我可以搞到钱,就可以买下这支笔啦?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一时也琢磨不出更好的理由回绝。

想他一直是个守本分的孩子,手中并无积攒的闲钱。

现在离春节还很远,也没有压岁钱供他挥霍,只要施行经济封锁,他的梦想就是镜中之花,于是支吾着说,是啊是啊。

儿子说,买笔的事,咱们一言为定。

我说,钱的来路须光明正大。

儿子说,您就放心好了。

过了两天,儿子把他的世佳游戏机妥妥帖帖地捆起来,结实得好像一个炸药包。

我随口问了一句,又要借给哪个朋友玩啊?儿子龇牙笑着说,这一次不是借给人家,是放进当铺[注]里换点现钱。

我吓得跳起来,抚着胸口说,请把你的话再说一遍,我大概耳背了,实在听不明白。

儿子说,为了买笔,我需要钱,我检点了一下我的财产,就数这台游戏机值钱了,我去当铺里问了一下,大约可当250元钱,可惜您把发票弄丢了,要不然还可以多当些。

我说,天啊,你小小年纪就知道进当铺了,长大了一定是个败家子。

儿子奇怪地说,这和败家子有什么关系?反正从现在开始到暑假的日子,我都没有机会玩游戏机了,放在家里什么用也没有。

进了当铺,我就可以用钱买到笔……我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可是你拿什么来赎呢?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到时候没有钱,你的游戏机就成了死当。

(我好不容易从以前读过的旧小说中记起了“死当”这个词,用得恰是地方)儿子不慌不忙地说,以后我每个月都从伙食费里节省一些,到了暑假的时候就可以把游戏机赎回来了,当铺的库房很严密,还有空调,游戏机搁在那里,真是比家里还保险呢。

我瞠目结舌。

面对着这种无懈可击的计划,只能自愧弗如。

我说,我这一辈子,除了出门忘记带钱的时候,临时跟人借个汽车票钱什么的,还真没有正儿八经地借过钱,更不要说进当铺了。

儿子说,要是等我慢慢地把钱攒够了,我们同学的派克笔早就拍卖出去了,我觉得当铺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救人急难。

我们的争论告一段落。

后来,儿子还是把他同学的派克笔买了回来,用的是我贷款给他的100元钱。

我一再声明贷款是无息,而且偿还期可以拖得很长,不必他短时间内压缩伙食费还贷,以保障身体健康。

儿子从此用派克笔流利地书写作业,但提起此事时,表情却是悻悻的。

他说我给他的钱有嗟来之食的味道,还是自己进当铺来得理直气壮。

(注)当铺:专门收取抵押品而借款给人的店铺。

借款多少,按抵押品的价格而定,到期不赎,抵押品就归当铺所有。

4.画线句子“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在文中具体喻指什么?5.请结合文意解释倒数第二自然段“悻悻”一词的含义,并写出儿子“悻悻”的原因。

6.试分析文中母子在当游戏机买派克笔这件事全过程中的不同态度。

7.你如何评价文中母亲和儿子的思想性格?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劳:功劳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劣,无能C.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上D.且相如素.贱人素:朴素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例: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A.我见相如,必辱之.B.吾羞,不忍为之.下C.徒慕君之.高义也D.蔺相如固止之.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有攻城野战..之大功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11.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A.廉颇炫耀自己的地位、战功,羞辱蔺相如,表现出他的居功自傲和等级观念。

B.蔺相如“称病”“避匿”,表现出他因曾是舍人而自卑,不敢面对廉颇的挑衅。

C.蔺相如对门客说的一番话表现出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质。

D.廉颇“肉袒负荆”,登门谢罪,体现了他知错能改,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欲与廉颇争列。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三、句子默写13.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

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2)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