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洁净车间控制与管理_PPT幻灯片

洁净车间控制与管理_PPT幻灯片


设计
• 洁净级别
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其生产 环境洁净度级别的设置应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 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 医疗器械接触,应在不低于30 0000级洁净区内生产。(无菌要求)
对于有要求或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在 1 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共性要求)
远 离 铁 路
远 离 公 路
远 离 码 头
远 离 机 场
远 离 火 电 厂
离 垃 圾 处 理
. . . . .

实在不可避免时, 尽量选择位于污染 源最大频率风向的 上风侧。
设计
• 地址选择 大气中含尘浓度对比表
场所
市中心 市郊 田野
记重浓度
(mg/m3)
0.1~0.35 0.05~0.3 0.01~0.1
• 概念
洁净区是指空气中悬浮粒子受控的区 域(房间),它的设计、建造和使用应尽 量减少区域(房间)内诱入、产生和滞留 各种粒子(如悬浮粒子、沉降粒子),室 内的其他有关参数如:微生物、温度、相 对湿度、压差等也按要求进行控制。
概述
• 等级划分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将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 四个级别(见下表):
c.射流
概述
• 静压差
含义:洁净区(含辅助区)与非洁净区间的静态气压差,阻止外界污 染物通过空气进入洁净区所采取的环境工艺控制措施。
洁净区 10Pa


5Pa


洁净区辅助区 5Pa
非洁净区
设计
• 地址选择
原则
大 气 中 含 尘 量 低
大 气 中 含 菌 量 低
周 围 无 严 重 污 染 源
远.
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髓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入的无菌医疗 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 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10 0000级。(无菌要求)
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 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 别应不低于30 0000级。(无菌要求)
设计
• 人流方向
降低交叉 污染的原则
明确更衣流程 出入顺规范 单独的参观走廊
设计
• 物流方向
七 项 原 则
能够合理、直接、连续的流转 将混乱的可能性减到最小
活动距离最小 有足够的防污染保护 物料处理步骤最少 有足够的积聚空间 废弃物流向说明(设置通道)
设计
• 实际图例
设计
• 洁净级别
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及需要在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内进行后续加工的 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 洗、组装、初包装和封口等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1 0000级。 (无菌要求)
第十条 若工作环境条件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生产企业应当建 立对工作环境条件要求的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以监视 和控制工作环境条件。
第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有整洁的工作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 境及运输等不应对生产造成污染。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 局合理,不得对生产区造成不良影响。厂址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 水质等污染源的区域。
概述
• 其他污染源
概述
• 污染原理
悬浮粒子或沉降粒子
微生物污染体
尘埃微粒作为微生物的载 体在空气中悬浮,成为传
播污染的媒介
概述
• 空气处理措施
空气过滤 空气过滤
提高空气静压差
综合净化措施
控制全部进入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气流全部排放 防止交叉污染 设置局部更高级别
概述
• 气流方向
送风管道
净化区 回风道
(a)上送下回
送风管道
净化区 回风道
(b)上送下侧回
送风管道 回风道
净化区
(c)上送上回
净化区
送风管道 回风管道
(d)侧送同侧下回
净化区
送风管道
回风管道
(e)侧送对侧下回
净化区
送风管道 回风管道
(f)侧送同侧上回
概述
• 层流
散流层 FFU
净化区
a.垂直单向流
散流层
FFU
散F

流F

层U

b.水平单向流
第二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确定所需要的工艺用水。当生产过程中使用工 艺用水时,应当配备相应的制水设备,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用量较 大时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工艺用水应当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生产企业应当制定工艺用水管理文件,工艺用水的储罐和输 送管道应当满足产品要求,并定期清洗、消毒。
概述
洁净区控制与管理
内容索引
• 法规要求 • 概述 • 设计 • 建设 • 验收检测 • 使用与维护 • 相关规程
法规要求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第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并维护产品生产所需场地、生产设备、监视和 测量装置、仓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应当符合相 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洁净度级别
100级 1万级 10万级 30万级
尘埃粒子最大允许数量/立方米
≥0.5um
≥5um
3500
0
35000
2000
350000
20000
10500000
60000
微生物最大允许量
浮游菌/立方米 沉降菌/皿
5
1
100
3
500
10
----
15
概述
• 污染源
不会产生污染
是污染体的携带者!
尘埃中的微生物和水分子
≥0.5um粉尘计数浓度
/(个/m3)
(15~35)×107 (8~20)×107 (4~8)×107
设计
• 布局 生产车间布局
◆工艺流程方向 ◆人流方向 ◆物流方向
设计
• 工艺流程 工艺方向
辅助间距离
工艺路线最短的原则 生产车间集中的原则
避免葡萄串设计
洁具间远离生产车间 物料暂存间离生产车间最近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
第十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员服装的要求,并形成文件。无菌植入 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洁净工 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能包盖 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第二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并形成文件。无菌植入 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卫生守则。人员 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洁净工作服、工作 帽、口罩、工作鞋,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对手再 进行一次消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