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目录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1)特应性皮炎 (2)SCORAD评分 (2)EASI评分 (4)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 (6)银屑病 (7)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 (7)自我评价PASI(SA-PASI) (8)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 (9)痤疮 (10)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10)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 (10)Leeds 痤疮评分标准 (11)黄褐斑 (12)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 (12)干性皮肤 (13)干性皮肤评分 (13)天疱疮 (14)天疱疮面积及活动程度评分(PAAS) (1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5)SCORTEN (15)白癜风 (16)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VASI) (16)白癜风活动程度评分(VIDA) (16)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 (18)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19)其他疾病评价标准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1、评价面积(9法则),最大评分100,注意2岁以下婴儿和成人的区别;2、评价六个临床特征:红斑/颜色加深;水肿/丘疹;渗出/结痂;剥蚀;苔藓化/痒疹;干燥前5个评价单个平均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干燥评价未受累部位。
评分尺度:0-3,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最大分值18分3、两个视觉模拟标尺:患者评价过去3天(晚)前的瘙痒和睡眠丧失平局程度前两项为客观SCORAD,可以独立使用,最大分值83分,加上第3项最大分值103分特点:快速,简单,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SCORAD (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症状/体征0分1分2分3分评分无轻度中度重度瘙痒无瘙痒/搔抓偶尔、轻微瘙痒/搔抓持续或间断瘙痒/搔抓,不影响睡眠烦人的瘙痒/搔抓,影响睡眠红斑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丘疹/水肿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渗出/结痂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抓痕此体征经仔细观仔细观察后此体征此体征明显,立即此体征很明显EASI评分评价面积和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
1、评价疾病面积:0-6分,4个躯体部位:面积:0=无皮疹;1<10%; 2=10-29%; 3=30-49%;4=50-69%; 5=70-89%; 6=90-100%躯干部位:头面=10%;躯干=30%;上肢=20%;下肢=40%2、评价临床严重程度:红斑;浸润或丘疹;糜烂;苔藓化。
每个特点用0-3分评价: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公式计算EASI评分值在0-72之间EASI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自我评价PASI(SA-PASI):面积评价同PASI,严重程度评价只针对一个平均皮损,用3个修正过的视觉模拟标尺评价。
有效性、可靠性和反应性已经过检验。
银屑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患者病情评分参照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标准,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1、评价面积:4个躯体部位分别以0-6分评分:面积:0=无皮疹;1<10%; 2=10-29%;3=30-49%;4=50-69%; 5=70-89%; 6=90-100%;躯干部位:头面=10%;躯干=30%;上肢=20%;下肢=40%:皮损面积评分:全身分为头颈部、上肢、躯干和下肢4个部位。
上述部位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0%、20%、30%和40%。
4个部位分别进行皮损面积评分,标准如下:0=无皮疹、1=1%-9%、2=10%-29%、3=30%-49%、4=50%-69%、5=70%-89%、6=90%-100%。
为了有助于对受累面积进行评估,应注意下述规定:a.将颈部视为头部的一部分b.将腋窝与腹股沟作为躯干的一部分c. 将臀部作为下肢的一部分2、评价临床严重程度:红斑;浸润;鳞屑。
每个特点用0-4分评价: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公式计算各躯体部位分值,再累加得到总分,0-72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按照以上4部位评分,每个部位均按以下3个皮损临床特征评分:红斑(erythema,E):红色或暗红色炎症性斑,压之退色。
浸润(infiltration,I):皮损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趋势,边界模糊不清,压之有实质感。
表皮脱屑/鳞屑(desquamation,D):指脱落的表皮细胞成片剥落。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如下:0=无,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1=轻,此体征能确认但需仔细观察2=中,此体征较明显可立即确认3=重,此体征很明显。
4=极重,此体征非常明显。
斑块肥厚程度I:0-皮损与正常皮肤平齐;1-皮损轻微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2-中等度隆起,斑块的边缘为圆或斜坡型;3-皮损肥厚,隆起明显;4-皮损高度增厚,隆起极为明显。
红斑E:0-无红斑可见;1-呈淡红色;2-红色;3-深红色;4-红色极深。
鳞屑D:0-表面无可见鳞屑;1-部分皮损表面上覆有鳞屑,以细微的鳞屑为主;2-大多数皮损表面完全或不完全覆有鳞屑,鳞屑呈片状;3-几乎全部皮损表面覆有鳞屑,鳞屑较厚成层;4-全部皮损表面均覆有鳞屑,鳞屑很厚成层。
渗出、干燥及瘙痒不计入总分。
PASI具体评分公式见下表。
表.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公式部位PASI评分头颈(E+I+D)×A(皮损面积评分)×0.1上肢(E+I+D)×A(皮损面积评分)×0.2躯干(E+I+D)×A(皮损面积评分)×0.3下肢(E+I+D)×A(皮损面积评分)×0.4PASI=以上4个部位评分的总和公式:PASI评分=(E头+I头+D头)×A头×0.1+(E上肢+I上肢+D上肢)×A上肢×0.2+(E躯干+I躯干+D躯干)×A躯干×0.3+(E下肢+I下肢+D下肢)×A下肢×0.4自我评价PASI(SA-PASI):面积评价同PASI,严重程度评价只针对一个平均皮损,用3个修正过的视觉模拟标尺评价。
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反应性已经过检验。
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采用静态PGA确定某一给定时间点患者银屑病总体损伤情况。
根据下述量表评定浸润、红斑与鳞屑的整体损伤情况。
然后,将这三个量表之和除以3,便得到最终PGA评分。
浸润(I) (平均整体损伤)0 =无斑块突出之证据1 = 斑块极轻度隆起= 0.25 mm2 = 斑块轻度隆起, = 0.5 mm3 = 斑块中度隆起, = 0.75 mm4 = 斑块明显隆起, = 1 mm5 = 斑块严重隆起, = 1.25 mm或以上红斑(E) (平均整体损伤)0 =无红斑证据,可能存在色素过度沉着1 =微弱红斑2 =颜色为淡红色3 =颜色为中度红色4 =颜色为亮红色5 =颜色为暗红色至深红色鳞屑(S) (平均整体损伤)0 =无鳞屑证据1 = 极轻度;偶尔见细鳞屑于5%以下的损伤处2 = 轻度; 主要为细鳞屑3 = 中度; 主要为粗糙鳞屑4 = 明显;主要为非粘性厚鳞屑5 = 严重;主要为粘性极厚鳞屑I + E + S = ______ / 3 = ________(总均值)临床医生基于上述总均值的静态整体评估结果0 = 除有残留颜色外,完全清除1 = 极轻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均值为12 = 轻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3 =均值为23 = 中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 =均值为34 = 明显-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均值为45 = 严重-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均值为5注意:应将评分四舍五入为最接近整数值。
如果总值≤1.49, 评分=1; 如果总值≥ 1.50, 评分= 2.痤疮痤疮的分级寻常痤疮又可以根据皮损的轻重程度分级,有利于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1970年Pillsbury根据不同种类皮损的数目将痤疮分为4级,但这种分级方式对于小的变化不敏感。
以后Cook等在此基础上采用照像片并与参考标准比较,将痤疮分为0-8级,缺点是无法反映粉刺的程度,而且单纯靠照片无法准确区分深在的结节、囊肿和表浅的红斑。
后来Cunliffe教授提出了12级分级法,能同时反映炎性和非炎性皮损的严重程度,非常详细,但比较繁琐,掌握起来困难,可操作性较差。
Gollnick和Orfanos教授根据各种皮损的数目、炎症程度以及瘢痕的情况提出了新的4级分级法,但由于繁琐,临床应用也不太方便。
目前在临床上,国内外的皮肤科医生较为广泛采用的是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轻度 I级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小于30个中度 II级粉刺和中等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31~50个III级大量丘疹、脓疱,总皮损50~100个,结节数小于3个重度 VI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总皮损大于100个,结节/囊肿大于3个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Gollnick和Orfanos的4级分级法Leeds 痤疮评分标准应用很广。
在良好光源下检查患者后进行评分,视及触诊以发现结节和囊肿。
评分0-10分(严重结节囊肿型)。
面颈部,胸部和背部要分别评分。
注意治疗反应造成的刺激可能导致痤疮看起来更严重,评分时要注意区分。
黄褐斑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用于评价黄褐斑的严重程度,评分方法如下:前额评分=0.3 ×(D+H)×A右颧部评分=0.3×(D+H)×A左颧部评分=0.3 ×(D+H)×A颏部评分= 0.1 ×(D+H)×AMASI 总分= 以上分值总和干性皮肤干性皮肤评分在一些临床研究中采用:客观指标:鳞屑、角化、皲裂均按4级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