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一)活动内容我爱北京天安门(欣赏、绘画)活动目标1、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大胆表现天安门的城楼。
2、对中国有特色的建筑物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天安门、故宫的图片。
2、蜡笔、水彩笔等。
3、幼儿用书《我爱北京天安门》。
活动过程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回忆自己有经验,回忆自己印象中的天安门。
2、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和表达。
(1)幼儿整体欣赏天安门的先型。
(2)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天安门的造型和色彩。
3、教师出示类似故宫内的建筑物,拓展幼儿关于城楼的知识。
(1)教师:这里还有些建筑,它们是什么样的?和天安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教师小结:这些建筑都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
4、教师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绘画天安门。
5、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支流。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二)活动内容中国石拱桥(欣赏)活动目标1、想像并设计现代的石拱桥。
2、尝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愿意添加一些与主体有关的背景。
活动准备1、各种石拱桥的图片或DVD。
2、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3、幼儿用书《中国石拱桥》活动过程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让幼儿讲述自已见过的桥。
(1)出示各种石拱桥的图片,与幼儿一起欣赏。
(2)整体欣赏各种石拱桥的图片,感受石拱桥的共同点。
(3)鼓励幼儿观察自己喜欢的石拱桥。
2、请幼儿想像,设计自己喜欢的石拱桥。
教师提供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一座造型独特的石拱桥。
3、师幼共同欣赏,评价作品。
(1)同伴间互相交流,讲述自己的作品。
(2)教师鼓励积极思考,大胆表现的幼儿。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三)活动内容宝塔和亭子(欣赏、绘画)活动目标1、学习用对比、联想等方法欣赏、感受宝塔和亭子的特点。
2、能在欣赏的过程中大胆想像,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1、有宝塔和亭子的电视、电影的VCD。
2、蜡笔、水彩等。
3、幼儿用书《宝塔和亭子》。
活动过程1、出示幼儿用书,让幼儿欣赏有宝塔和亭子的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对比欣赏,继续感受宝塔和亭子的不同特点。
(1)教师出示各种宝塔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2)教师出示各种亭子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3、再次引导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创作自已喜欢的宝塔或亭子。
教师:你喜欢宝塔还是亭子呢?把你喜欢的宝塔或者亭子画下来吧。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四)活动内容:中国居民建筑(欣赏)活动目标1、欣赏各地区的居民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2、了解民居与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世界各地的民居图片。
2、幼儿用书《中国民居建筑》活动过程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的生活经验。
2、教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或幼儿用书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3、师幼共同讨论居民的外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教师:为什么这些人住的房子都不一样呢?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2)教师小结4、出示世界各地的居民建筑,拓展幼儿的视野。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五)活动内容闹花灯(绘画)活动目标1、大胆表现自己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动态、表情,体验其中的快乐。
2、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专注地完成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1、人物活动图、笔、纸。
2、幼儿用书《闹花灯》。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
2、师幼共同探讨如何表现和大家一起玩花灯的情景。
3、教师提供幼儿用书,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创作作品《闹花灯》重点:表现玩花灯的情景。
难点:人物的动态和色彩的运用。
4、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交流展示的幼儿作品,鼓励在动态和色彩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幼儿。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六)活动内容:中国结(欣赏、手工)活动目标1、在欣赏的过程中能通过观察、想像、对比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在欣赏中国结的基础上,尝试编制简单的中国结以表达自己的愿望。
活动准备1、邀请会进行中国结编制的家长或教师参与活动。
2、各种颜色的线绳。
3、幼儿用书:《中国结》活动过程1、展示幼儿收集的中国结,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2、出示幼儿用书《中国结》,引导幼儿仔细欣赏各种各样的中国结。
(1)出示教师收集的中国结,幼儿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中国结的寓意。
(3)教师小结3、幼儿交流调查表中的内容,拓展对中国结的认识。
4、请家长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编制最简单的中国结。
(1)欣赏教师或家长现场编制中国结。
(2)幼儿分组随家长或教师一起编制中国结。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七)活动内容赛龙舟(泥工)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与小组同伴合作泥塑赛龙舟时的热烈场景。
2、尝试表现出龙舟的龙头和龙舟上的赛手。
活动准备1、赛龙舟的DVD,分工合作表,笔、彩泥、泥工板,辅助材料等。
2、教学挂图《赛龙舟》活动过程1、播放赛龙舟的DVD或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唤起幼儿的经验。
2、引导幼儿讨论泥塑“赛龙舟”的方法(1)教师出示“分工合作表。
”引导幼儿合作。
(2)各小组交流分工的结果,并相互学习好的方法。
3、幼儿小组合作泥塑赛龙舟的场景,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4、展示各小组的“赛龙舟”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八)活动内容我班的种殖园地(写生)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处理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前后关系。
2、感受户外写生活动带来的愉悦体验。
活动准备1、写生画作品若干幅。
2、写生板,勾线笔、画纸等,小的取景框。
活动过程1、观察写生画作品,了解写生画的特点。
2、了解开展写生活动的要求和方式。
(1)教师:户外写生时,是不是看见的东西都要画下来?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2)教师:如果前面的东西挡住了后面的东西怎么办?起一点的东西可以怎么来表现?3、教师带领幼儿到种殖园地写生。
4、教师带领幼儿到种殖园地写生。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九)活动内容一片蝴蝶花(欣赏、绘画)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比较,了解蝴蝶花的基本形态特征。
2、大胆给画一大片的蝴蝶花,乐意将画面画满。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一片蝴蝶花》2、水粉颜料(蓝、白、紫、红)若干,水粉笔、抺布等。
活动过程1、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蝴蝶花的图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表达蝴蝶花的形态特征。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蝴蝶花的色彩。
2、引导幼儿欣赏书中凡〃高的作品《蓝蝴蝶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看看画家画的蝴蝶花是什么样的?(2)教师小结3、师幼共同讨论如何用水粉笔表现色彩丰富的蝴蝶花。
(1)教师:怎么用水粉笔画出美丽的蝴蝶花呢?(2)教师示范。
4、教师提供幼儿用书,指导幼儿创作。
5、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十)活动内容美丽的花园(绘画)活动目标1、在欣赏各种花的造型的基础上,尝试用水粉笔的表现美丽的花园。
2、能大胆表现花园里错落有致,不同的花朵。
活动准备1、花园图片若干幅。
2、水粉笔,画纸,水粉颜料,抺布等。
活动过程1、欣赏花园图片,感受花朵丰富的色彩与造型美。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花?选一幅你们最喜欢的说一说。
(2)教师总结。
2、通过幼儿示范、讨论,了解并表现花的结构特征。
3、幼儿创作《美丽的花园》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鼓励幼儿画出形态各异的花。
(2)难点:要求花园构图错落有致,画面色彩丰富。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每人最喜欢谁画的花园?为什么?让小朋友互相欣赏小朋友们画的《美丽的花园》。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十一)活动内容笋林(欣赏,绘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用动作模仿竹子和笋的姿态、感受、体验画面所富有的生机盎然的情感。
2、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了解中国画用墨浓淡的特点。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笋林》。
2、毛笔,小水桶、墨、宣纸等绘画功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挂图,欣赏是冠军中的作品《笋林》。
2、引导幼儿分层欣赏画面,感受作品的意境,初步了解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构图和色彩,了解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构图和色彩,了解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方法。
(3)清幼儿给作品起名,并进行知识拓展。
3、幼儿操作,感受用墨浓淡不同的绘画效果。
4、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的独特性质。
5、幼儿充分讨论,教师总结。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十二)活动内容春天的小树林(绘画)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色彩和点画的方法表现树上的叶子或花儿。
2、知道与同伴相互商量,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合作进行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1、水粉颜料、水粉笔、大幅画纸、桌布等。
2、幼儿用书《春天的小树林》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回忆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1)出示各种小树林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唤起已有的经验。
(2)引导幼儿细致欣赏用书上的小树林图片。
2、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有创意地表现作品《春天的小树林》。
(1)鼓励幼儿创作多种造型的小树。
(2)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色彩表现春天的小树林。
(3)师幼共同讨论:小组合作绘画。
3、幼儿小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