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试卷—血液科—标准模板

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试卷—血液科—标准模板

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血液内科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出科及考试日期: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道题1分,共40分)1. 如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考虑诊断为: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一关于紫癜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中,描述正确的是A.可有粘膜下水肿、出血B.血管壁可有灶性坏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C.脐周围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D.蛋白尿、血尿、管型尿E.关节肿胀、疼痛3.下列哪项表现可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感染较轻以上呼吸道为主B.中性粒细胞>0.5×109/L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D.出血轻,多见于皮肤及粘膜E.血小板计数<20x109/L4.下列哪种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嗜癖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 巨幼细胞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5.恶性淋巴瘤比较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A.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B.贫血D.持续或周期性的发热E.局部及全身皮肤的瘙痒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FAB分型中属于A.AML-M2B.AML-M3C.RAEB-TD.CMMLE.AML-M67.正按贫血的发病机制,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红细胞破坏过多--再生障碍性贫血B.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贫血C.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性贫血D.红细胞慢性丢失--慢性感染性贫血E.以上都不正确8.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多见于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9.青年女性,农民,乏力,头昏、心悸、颜面苍白5年。

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2.0×1012/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染色过浅,首选抗贫血制剂为A.维生素B12B.叶酸C.口服铁剂D.雄激素E. 肾上腺皮质激素10.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是A.叶酸加维生素B12B.硫酸亚铁加维生素CC.反复多次输血D.服枸橼酸铁胺E.肌注右旋糖酐铁11.急性ITP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呕血B.咯血C.阴道出血D.颅内出血E.感染12.一位制鞋工人,男性,24岁。

自觉疲乏无力两个月。

体检:皮肤粘膜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肝脾不大。

化验:WBC 2.3×10*9/L,Hb67g/L, PLT23×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B.低增生性白血病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13.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鉴别点是A.前者有全血细胞减少,后者无B.前者有血小板减少,后者无C.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后者无D.后者Ham实验阳性E.以上都不是14.正常止血过程决定于以下哪几个因素A.血小板质和量及血管壁的正常B.皮肤的完整性及凝血因素的正常C.血小板的质和量。

血管壁及凝血因素正常D.血小板质和量正常,凝血因素正常E.凝血因素正常,骨髓正常,血小板质和量正常15.巨幼细胞贫血属于: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B.正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正色素贫血E.以上都不是16.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点是:A.呈全血细胞减少,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增多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17.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后,最早升高的是:A.血红蛋白B.白细胞数C.网织红细胞数D.红细胞数E.以上都不是1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A.血小板悬液输注B.止血敏C.糖皮质激素D.脾切除E.免疫抑制剂19.缺铁性贫血时,下列选项中不降低的是:A.血清铁B.总铁结合力C.血清铁蛋白D.转铁蛋白饱和度E.骨髓中铁幼粒细胞数20.女,15岁,月经增多十多天。

查: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扪及。

Hb 100 g /L,WBC 8 X 109/L,BPC 25 X 109/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可见巨核细胞50个。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21.关于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慢性型病人其贫血、出血及感染均较轻B.可转变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慢性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者不必输血D.不宜常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铁剂有害无益22. 符合急性血管内溶血的是:A.主要在肝、脾及骨髓溶血B.起病急,黄疸明显C.常见脾脏肿大D.常见含铁血黄素尿阳性E.多见于遗传性疾病2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理不是由于:A.抑制抗原抗体反应B.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C.抑制脾脏中抗血小板抗体产生D.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E.刺激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的生成24.男,24岁,3个月前患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粘膜出血。

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1.5×109/L,BPC 25×109/L分类:中性20%,淋巴78%,单核2%,网织红细胞0.1%,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74%。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白血病B.粒细胞缺乏症C.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其实验室检查有下述改变,但除了A.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纤维蛋白原进行性减少D.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E.3P试验阳性26.关于铁代谢,哪项是正确的?A.缺铁时正常肠粘膜对铁吸收减少B.血清铁一般是亚铁离子C.维生素C能把食物铁游离化D.铁主要在空肠下段吸收E.在肠粘膜内能合成铁蛋白27.下列哪一项不是反映红细胞代偿增生的证据?A.网织红细胞增加B.末梢血出现幼红细胞C.血片中有红细胞碎片D.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活跃E.X线显示骨髓腔增宽B.全身淋巴结肿大C.白细胞数升高D.常死亡于感染E.多数是T淋巴细胞29.男,20岁,发热,皮肤瘀斑两周。

体检:贫血面容,胸骨压痛明显,肝肋下3㎝,脾肋下4㎝,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90,过氧化物酶阴性,糖原(PAS)阳性呈粗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阴性,血清溶菌酶正常。

本例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红白血病共用题干单选题(每道题1分):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30-33题共用题干)男性,18岁。

3年前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曾大便检查发现有钩虫卵,经驱虫、补铁治疗后,贫血无明显好转而入院。

查体: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肋下2㎝,脾肋下3㎝,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0×1012/L,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减低。

多次骨髓穿刺示:幼红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0.9:1,未见巨幼样变,骨髓含铁血黄素染色(+)30.本例诊断不能排除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D.溶血性贫血E.难治性贫血31.如需作进一步检查,应作下列哪些检查,但可除外A.尿含铁血黄素B.血清胆红素C.维生素B12、叶酸测定D.网织红细胞计数E.外周血红细胞形态32.本例诊断可能为A.缺铁性贫血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3.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作下列哪项检查?A.血红蛋白检查B.Ham试验C.Coombs试验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34-36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72岁,发热,咳嗽一周,伴气急加重一天入院,体检:体温39℃,神志欠清,呼吸气急,BP 8/5Kpa,注射部位皮肤有大片瘀斑,二肺闻及湿罗音,心率120次/易见。

34.患者最可能的诊断:A.DICB.再生障碍性贫血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急性白血病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5.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A.血小板相关抗体B.造血祖细胞培养C.肝、肾功能D.染色体核型检查E.D-二聚体、FDP测定36.最适合的治疗方案:A.肝素+抗生素B.雄激素C.安络血D.环磷酰胺E.输红细胞悬液(37-40题共用题干)男性,30岁,周期发热三个月,伴盗汗,皮肤瘙痒。

颈、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2㎝,脾肋下3㎝。

血红蛋白120g/L,WBC 9.0*109/L,PLT 100*109/L,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0.630*109/L,ESR 60㎜/小时,骨髓涂片正常。

淋巴细胞转化率30%,青、链、先锋霉素应用不能退热,消炎痛能退热。

37.患者可能诊断是什么?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病毒感染C.恶性淋巴瘤D.结核E.结缔组织疾病38.如需明确诊断,应做什么检查?A.胸部X线摄片B.免疫球蛋白测定C.结核菌素试验D.淋巴结切片检查E.全身CT检查39.进一步检查咽部,腹部CT均正常,该病人临床分期?A.IIAB.II BC.IIIAD.IIIBE.IVB40.上题的病例,可选用下列何种治疗为适宜?A.化疗用HOAP方案B.左旋咪唑C.化疗用COPP方案D.消炎痛E.糖类肾皮质激素二、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2.再生障碍性贫血3.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4.原位溶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是什么?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三、病例分析(每题20分)男性,56岁,心慌、乏力两个月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

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

查体:T36.5℃,P96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尖部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

化验:Hb75g/L,RBC3.08×1012/L,MCV76fl,MCH24pg,MCHC26%,网织红细胞1.2%,WBC8.0×109/L,分类中性分叶69%,嗜酸3%,淋巴25%,单核3%,plt:136×109/L,大便隐血(+),尿常规(-),血清铁蛋白6μg/L,血清铁50μg/dl,总铁结合力450μg/d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