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前调查报告(doc 9页)
贷前调查报告
贷前调查报告是银行系统使用的专用文体,属于调查报告的一个分支。
在经济活动中,当申请贷款单位基于发展生产或从事某种商贸交易的需要向银行提出贷款的请求之后,银行部门应该指派信贷员深入到申贷单位进行可行性调查,摸清全部情况后,写出的出面材料即贷前调查报告,作为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的文字参考材料。
(一)实事求是不夸张
1、贷前调查报告的格式
贷前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代替可分两类,一类是表格式,即按照印制好的表格逐项填写内容。
表格式写法比较简便,容易书写,一般说来对于申请贷款数额小且内同简单的业务使用这种形式。
另一类是制作式,即制作出完整的书面材料,这主要是对申贷数额较大,涉及内容较复杂,或者关系到某些带有政治性问题的情况下适用这种形式。
贷前报告主要有标题、正文、尾部但部分组成。
(一)标题一般要写明申请单位名称、贷款项目及文种三项。
在写法上通常使用的是公文式标题,即开头冠以“关于……”为起语,
如“关于××厂申请酿制汉斯啤酒的调查”。
标题的拟制要求简介、扼要、清楚、明了,使人一看即能把握调查的对象是什么。
(二)正文这部分主要写明调查的内容,是该报告的重点部分。
主要应反应出四项内容:
1.交代调查的缘由和背景。
应该具体写明调查对象何时提出了何项申请,申请多少,具体的要求是什么,交代出调查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
如:“上海毛麻纺织公司所属的××厂,于1980年十二月初向纺织部申请了3000吨原料麻,其中要求15000是河南麻,1500是进口麻。
纺织部回电告知该厂统一拨给3000吨山东麻,并落实产地。
为了加强生产服务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对该厂所需原料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
2.写明被调查单位的情况。
调查情况是决定银行贷款与否的依据,具体写法应该针对调查的不同对象来确定。
如系扩大再生产厂家贷款,一般说来,应该写明申请贷款代为的规模、职工人数、技术力量、厂房设备条件、固定资产数量、流动资金数量、产品市场的供需情况和偿还贷款的能力等。
若系开发新产品贷款,应该针对调查情况着重写明该新产品开发的技术能力、产品性能、质量程度、开发规模、耗资数量、市场需求前景分析、销售渠道、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如系商业贷款应主要写明申请贷款单位的规模、资金实力、订购货品的名称数量、供货来源及市场需求,以便确认其是否具有偿债能力。
调查情况主要是为了结尾的贷与不贷提供依据。
因此,只需要将调查的结果显示出来即可。
(三)尾部主要写明两项内容:一是调查人的书名,二是制作的年、月、日。
2、贷前调查报告写作的几点要求
撰写贷前调查报告是信贷人员在办理贷款业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份文理清晰、逻辑性强、分析透彻、判断准确、言简意赅的贷前调查报告,通常能对贷款审查、审批人员较迅速、全面地了解该笔贷款的概况有一定帮助。
怎样才能撰写好贷前调查报告?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实事求是不夸张
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陈述调查情况,是信贷人员必须遵循的守则。
借款单位提交借款申请及有关资料后,信贷人员应按规定对借款人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担保实力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在掌握借款人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贷前调查报告。
调查人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态度,将调查掌握的情况如实地在调查报告中反映,千万不能有夸大事实的情况出现。
调查人应对调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在报告中尽量不用与事实不符的表述语句,更不能未经核实就原文照录借款申请书上的语句。
须知道,借款人为能顺利获得贷款,其借款申请书的内容往往含有一定的水分,如将其开发项目处在一般地段说成是“黄金风水宝地”,其资产规模一般却说成是“资金实力雄厚”,还有什么“名列前茅”、“前景无可限量”等。
作为贷款调查人员,在撰写调查报告时不能人云亦云,而应该深入借款企业作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核实借款人的各项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陈述,
避免因调查不实而形成潜在的贷款风险。
(二)条理清晰不杂乱
撰写贷前调查报告,谋篇布局的要求虽然不能与撰写论文相提并论,但也应做到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撰写时务必按照《贷款档案》中“报告要求”所规定的顺序和内容进行陈述。
以下是撰写贷前调查报告时对主要问题展开陈述的要求:
1.借款用途的说明
报告的开头,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说明借款人因何事需向我社申请借款,其自有资金及缺口情况,后续资金如何筹集以及申请借款的金额、期限等。
在借款用途的问题上,尤其应注意其用途的合规、合法、合理性(其经营规模与申请借款额度是否匹配。
2.项目的可行性及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有的信贷人员在撰写贷前调查报告时,一开头就原文照录借款人提供的《营业执照》上所列的全部内容及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及贷款卡号,其实这些基础资料审查人员在审阅贷款资料时一下子就可看到,调查人不必在调查报告中逐一罗列,只需对企业总体经营情况作简要的介绍便可。
重要的是对项目的可行性要作出分析,要分析该项目的市场发展前景,盈利预测、有否足够的现金流量支撑,以及我社贷款投入该项目后的风险程度。
若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则应说明该项目已办手续是否齐全、开发商投资总额及已投入资金的比例、土地出让金的缴交、资金缺口以及解决的办法、来源等情况。
要根据借款企业提供的近期月度及最近三年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其资产变动(尤其是异常变动)的原因,其股权投资情况如何,企业的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即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充足,判断企业资产的总体可控性。
3.分析第二还款来源的充足程度
第二还款来源的分析,包括抵押担保标的或保证人的担保实力的分析。
在介绍抵押物状况时,要注重分析抵押物的评估价值是否合理,以及其变现的难易程度。
分析时可参考抵押物所处地段周边同类型物业的租、售价格。
对保证人的担保实力的分析,应着重分析其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或有负债等情况,判断其对该笔贷款有无足够的担保能力。
4.分析存在的主要风险及相应对策
5.其他情况的说明或对本社带来的相关收益
项目对本社带来的相关收益,是指发放该笔贷款后,对于本社存款、结算量的增加,附加业务或中间业务的开拓等给本社带来的收益,而不是指该笔贷款在本社产生的利息收入。
在以往的贷前调查报告中经常见到“发放该笔贷款后可为我社带来××元的利息收入”之类的语句,这是与上级设定的“贷前调查报告撰写要求”的本意是不甚相符的。
若企业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较多,必要时可单列为一个问题进行陈述。
6.归纳综合意见
综合意见就是对该笔贷款的可行性作出简单概括的综合判断,表明贷款调查人的观点(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及具体操作步骤的意见)。
(三)分析透彻不含糊
有的信贷员在贷前调查报告中,只是简单罗列了企业提供的各项数据,或陈述了企业的表面情况,而未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调查报告下笔数千言,读后却使人觉得不得要领,主要的原因就是分析不透彻,观点不鲜明,缺乏有力的论证。
(四)略有文采无病语
撰写贷前调查报告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增添一些文采,但不能夸夸其谈,要注意尽量少用特长句型,力求达到内容前后照应,结构上下连贯,语句通顺无语病。
常见的文章语病有:缺少主语、漏掉宾语、用词搭配不当,或用词不准等。
大部分同事都参加过联社举办的公文写作培训班的学习,一定获益匪浅,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信贷人员在办理贷款业务过程中,以维护信用社权益、防范贷款风险为出发点,实事求是地做好贷前调查工作,并不断学习、提高写作技巧,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贷前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