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选择文稿演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选择文稿演示
配在购买各种商品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此时,消费
者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的购买数量。
⒉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 币收入固定不变,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消费者 从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的比例都 相同;或者说,消费者使自己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 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货币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吗?
如若存在,将意味着什么呢?
本书将货币的边际效用看做是一个常数。
三、消费者均衡分析
此部分内容是要告诉你 消费者如何做才能实现效用 的最大化。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是指单个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 化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考虑三个因素:欲望、货币收 入和商品价格)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把全部的货币收入分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果汁的消费量(瓶/天)
总效用(TU)
0
0
1
30
2
50
3
60
4
65
5
68
边际效用(MU)
30(=30-0) 20(=50-30) 10(=60-50) 5(=65-60) 3(=68-65) 2(=70-68) 0(=70-70)
TU表示总效用,MU表示边际效用:
MU=
ΔTU(Q) ∆Q
• 教学难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
•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游 戏
• 教学课时:9课时
效用论概述
知识结构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基数
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均衡
序数 不确定性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单个需求曲线
价格变化 收入变化
市场需求曲线
消费者行为是指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下消费 者为获得最大满足而对各种商品所作出的选择活 动。本章就是考察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首先研究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其次考察消费者的 预算约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消费者的选 择问题。
请问,是什么因素使他们的平均身高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呢?
• 引入新的经济学专业术语:边际量(margin)
边际量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概念的应用: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边际收益(marginal income) 边际税收(marginal tax)等等。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选择文稿演示
➢ 优选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选择
•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 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含义及特点、消费者均衡的约束 条件和均衡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方法、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的含义,并能对不同物品的价格效应进行正 确分解。
• 教学重点: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 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能给消费者 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应该是什么?
消费者不同消费组合的总效用
0
1
MU=
dTU(Q) dQ
⒉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TU
70
60
TU
50
40
30
20
10
O
1234567 Q
Ⅰ 总效用曲线 MU
30
20
10
MU
O
1234567 Q
Ⅱ 边际效用曲线
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分析方法
• 在基数效用论中主要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 基数效用论者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边际效
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者分析消费者行为,并进一步 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基础。
➢ 课堂小游戏
• 邀请十个同学上场,这十名同学根据要求进行排队:
• 1.平均身高随人数增加而不断增加; • 2.平均身高随人数增加而不断下降; • 3.平均身高随人数增加而随机变动。
二、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
⒈基数效用理论:( Cardinal Utility Theory)效用是可以 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即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 3、……)来表示。基数效用理论利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 说明消费者均衡问题。
⒉序数效用理论(Ordinal Utility Theory):效用作为一种 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 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 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理论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 法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
一、总效用(Total Utility)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⒈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概念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
或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消费者追求的效用最大化 就是追求总效用最大。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带来 的满足程度的增加,即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 的总效用的增加,是从最后所消费的商品中得到的效用。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utility)的概念
⒈效用的涵义: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 或者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 度。 ⒉效用函数:消费者消费n 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消费量 为xi,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为U,则效用函数写为:
U=f (x1, x2, …, xn)
随着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 但总效用的增加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西方经济学家把边 际效用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 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 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
边际效用为什么 会递减呢?
解释: 1) 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2) 物品用途上的原因
P1X1+P2X2+......PnXn=I 限制条件
MU1 = MU2 ........= MUn
=λ
P1
P2
Pn
均衡条件
⒊消费者均衡举例说明 例1:消费者消费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
PX=1和PY=1,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X或Y数量(x或y) 1 2 3 4 5 6 7 8 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 11 10 9 8 7 6 5 4 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 19 17 15 13 12 10 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