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工作经验材料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更好的贯彻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以进一步落实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积极推进,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村民自治工作。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一是选准选好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级班子强队伍建设,为推行村民自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好的队伍是提高村级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的前提条件。
几年来,我村高度重视计生工作的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能否承担起计生工作的担子,计生工作的管理细则是否健全,党员和干部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村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采取综合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计生自治积极性。
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关键在于调动群众参与。
群众不参与不支持,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就失去基础。
因此,我们坚持以利益导向和提供优质服务为载体,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加大政策推动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让群众思想上认同,行动上支持。
我村以基础工作做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直接与计生户结对子帮扶。
计生协会继续开展“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对贫困母亲提供了小额借款的帮扶。
通过以上措施,鼓励和稳定了计划生育户的守法行为。
通过开展居民自治,各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千方百计联系计生对象参加双查,落实管理措施,双查到位率和节育措施落实率没有因为拆迁受影响。
三村民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通过制定切合村情民意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按四种不同类型的婚育人群实行协议管理,有针对性地对村民婚育、节育行为及奖惩进行规范,村民在村规民约的讨论、通过和协议的签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计划生育的权利、义务,增强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
四是村民参与计生管理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由于民主参与度的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计生工作是大家共同的事,愿意为计生工作出谋献策。
这使我村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居)民自治尚有差距。
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问题。
有的认为政策法规已完备,为何还需要制定村规民约,是否影响依法行政;二是操作问题。
开展村(居)民自治,自治权到底多大?如何把握?三是差异问题。
,利益导向机制得不到发挥,有的认为开展不开展一个样,制约措施不力;四是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五是工作过程和程序均有体现,但形式倾向仍然存在。
下阶段,我们村将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改革创新,在提高自治主动性上增加活力;在推进民主化上增强自治的生命力;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保证自治的持久力,把计生村(居)民自治工作扎实地推向新的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以人为本,进一步营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良好氛围一是上情下达,强化思想认识。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结村民自治工作情况。
以成功创建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为契机,不断更新观念,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全力以赴打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品牌。
二是精心策划,强化宣传教育。
村里将充分利用电视、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形式,以入户到人的原则开展宣传服务活动。
在开展集中式宣传活动的同时,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继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计划生育模范户”评选,继续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继续宣讲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好处和自治方法,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率,使宣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人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浓厚氛围。
三、权责挂钩,进一步促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运行一是进一步打造“阳光计生”,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设立计生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村民的婚育、节育情况,计划生育奖励处罚情况及举报奖励办法等。
对计生(请收藏本站)协会员,通过发放会员联系卡的形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每月一次信息反馈,每季度一次情况碰头,年终一次总结评比,并兑现奖罚措施;并从村集体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计生村民自治的开展和表彰奖励。
二是进一步打造“民本计生”,健全利益导向机制。
在落实计划生育户法定社会经济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督促各村执行好村民自治章程,落实业已公布的优侍措施,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打造“诚信计生”,逐步建立扶贫帮困机制。
在开展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把宣传教育、结对帮扶、解决困难有效结合,使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的生活水平在总体上不低于违法生育家庭,更好地落实“四自”功能作用。
第二篇:乡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水平xx镇位于红花岗区西南郊,总面积50.2平方公里,辖4个村31个村民组,总人口12408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
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制约和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缓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挂末,成为全镇工作的一个薄弱点。
为改变现状,自XX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总结,以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为切入点,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习培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镇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通过几年的努力,提高了全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两年获得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二等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二等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扎实开展几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总结,深刻地认识到:要扭转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挂末的现状,结合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高群众的参与率、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建立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
为此,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强镇升位”的目标,先后召开了动员会、宣传会、培训会,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统一了镇、村、组干部的思想,提高了认识,专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工作方案。
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镇、村、组三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定期检查、督促落实、奖优罚劣,促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把握关键,分类指导,逐步提高“村民自治”工作水平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公约》、《计划生育合同》是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关键,也是规范依法管理服务和群众婚育行为的准则。
我们在指导各村制定《章程》、《公约》时,坚持五个原则:即内容合法性原则、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制约措施和优惠奖励相结合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程序合法性原则,取消了过去在《章程》、《公约》中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一些霸王条款和不切合实际的内容,使群众认识到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他们不仅要履行义务,还充分享有权利,增强了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把村委会和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章程》、《公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的形式具体确定下来,实行合同管理,使村干部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服务的观念,让群众感受到实行“村民自治”的好处,知道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为“村民自治”铺平了道路。
由于我镇各村工作基础不一,根据各村实际工作水平,将四个村分别定为基本合格村、合格村和先进村。
帮助各村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了解各村的实际困难,进行分类指导,协助、指导、督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针对各自的工作重点和职责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利用计生宣传日、活动日、计生例会、调度会等机会分别对各村村支书、村主任、村专干、村驻会会长及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加强业务培训,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严格要求镇计生办、服务站、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坚持“三到位”。
即进村督查指导工作到位,到组召开群众会等宣传培训教育到位,入户调查了解群众需求、提供服务到位。
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及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整建协会,健全网络,为实现“村民自治”提供组织保证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从根本上讲,要依靠有效的组织和载体建设,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计生协会具有联户到人的网络优势、发挥“五老人员”的威望优势和人才优势,因此成为协助村支两委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最佳载体。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协会建设,使计生协会组织充分发挥群体作用、主导作用、群众骨干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
XX年,镇党委着手组建协会工作,先认真调查了解、物色人选,把五名有能力、有文化、有责任心和有工作热情的退休干部、老党员作为考察对象,组织专人对这五个同志进行考察,认真筛选,选举了镇协会驻会会长和秘书长,围绕协会五项职能,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XX年底,根据有关精神和镇情实际,全镇开展并村并组工作,将原9个村86个村民组合并为4个村31个村民组之后,结合并村并组,镇协会于XX年3月22日进行换届,选举了一名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退休干部担任驻会会长,负责镇协会工作,同时认真指导各村选举有文化、有素质、热心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担任村协会驻会会长,配备一支乐于奉献、群众信赖的育龄妇女小组长,培养一批计生协会骨干会员,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评议监督小组、履约小组、生产互助小组,建立健全基层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切实履行协会工作职责。
我们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权于民、惠利于民,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首先,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并村并组后,镇协会、计生办、服务站工作人员协同各村协会、村专干到各村民组召开育龄妇女群众会,重新依法讨论修订《章程》、《公约》,全镇民主选举育龄妇女小组长78人,在原149人的基础上精简近一半,育龄妇女小组长的工资补助由原120元/年增加到240元/年,进一步提高育龄妇女小组长的文化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树立了育龄妇女小组长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其宣传职能和带动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率、知晓率,调动群众积极性。
两年来,镇协会到各村民组召开育龄群众会议累计170余场。
在宣传内容上,从单一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转向到以计划生育相关知识与种植、养殖、农机、卫生等技术相结合。
在宣传形式上,充分利用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广播、宣传栏、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镇、村图书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群众宣传培训会的同时,采取现场有奖知识抢答,并发放洗衣粉、香皂等小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