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魂,民族情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顽强不息和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沧海桑田,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现在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不畏惧一切困难,越是遭受苦难越团结凝聚的民族,这是我们中华之魂,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原动力。
民族团结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我们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忆往昔,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在天安门广场上树立起的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并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3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
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
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维护和促进祖国的统一、安定、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不论是国内国际上发生什么样的剧变,各族人民始终和睦相处、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
天地无情人有情,大灾有大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使命,可仍有不法分子试图破坏我们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南门等地发生的严重打、砸、抢、烧事件,这件事虽然给乌鲁木齐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同胞紧紧团结起来,彻底认清和粉碎了民族分裂份子的阴谋,再次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那么民族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民族精神”这个词语,他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国的憧憬和理想。
它象征着中国卓越的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追求,这作为动力推动着中华人民把民族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钓鱼岛事件显然日本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国人的看法表现各异,然而个民族人民的意志却是十分统一的,开始各行各业的同胞们有逞一时之气,但也有理性思考,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值此之际我们不应冲动行事,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同胞,战争不是儿戏。
只有民族团结起来,精神上乃至灵魂上取得胜利,才
能与国家共进退。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
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现中华之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