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情民族魂

民族情民族魂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情如:服饰、饮食、歌曲、歌舞、礼节、风俗习惯、世界文化遗产等。
新课导入:《吉祥三宝》
活动一:东方文化的魅力(阅读教材92页辅助资料,展示“中国文化年”、
“中国文化周”活动的图片资料)
讨论分析:世界各地出现的“中国热”,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主题歌。
●展示二十四孝中黄香和卧冰求鲤的故事。
●问题:他们的行为为什么被称为“中国骄傲”?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
学生通过搜集故事和名言警句,体会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小结: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成了中国历代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为敦厚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思考:尽管少数民族人数比较少,但是在2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老师总结(课件展示)
指导学生根据教材98页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感受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让学生列举一些我国民族平等的事例。
图片反映的是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你能说说吗?(课件展示王昭君出塞的国画)
●介绍英雄事迹
1.在一次车祸现场,面对液化气瓶即将爆炸的危险挺身而出勇救被困司机的三位过路人——颜昊、颜旻、常胜。
2.在一次居民区火灾中救出两个被困孩子,全身烧伤面积达80%的好邻居——徐义胜。
3.为营救被风暴潮围困的出租车司机而失去两名战友的威海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
4.在广东佛山九江大桥坍塌事件中截车救人两位老人——王文田、谢凤运。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同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3、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
●问题:他们的行为为什么被称为“中国骄傲”?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
●一位年轻的警察接到命令,要他以最快的速度去抢救一个玩耍时不慎把纽扣吞到肚子里的小孩子。由于他对四周的环境并不熟悉,他的车开到了一条无法通行的道路上去了。他万分焦急,如果倒车回去,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孩子的生命会受到威胁。正在左右为难之际,一辆正在施工的挖土机司机问他:“警察先生,你需要帮助吗?”警察便说明了情况,司机说,“那我帮你填平前面的大坑。”说完,马上操作挖土机把前面路上的几个大坑填平了。警察的车子十分顺利地通过了那条道路,赶到了孩子出事的地方,孩子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孩子原来就是挖土机司机的孩子。
●问题: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你能讲一个吗?不讲诚信,会带来什么后果?请你举例说明。
●活动探究
当前很多学校开展打造诚信校园活动,请结合我们学校实际,以小组位单位进行讨论,并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结论:诚信、尚公、贵和、厚仁、勤俭、慎独等等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国几千年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资源。在今天的现代文明建设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必将还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6、列举国家为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知识导航:
以歌曲作为新课引入,加上“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活动,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本课主题,进入探讨氛围。“去卓玛家做客”活动,虚拟了一个去藏区观察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所看所想”的出结论,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思考设问最终归结到如何行动上,也使学生在感受和了解的同时,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4、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①维护民族团结既是是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或③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等)
●问题讨论:
1.读了上述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伸伸手、弯弯要,你可能就帮助了别人。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否有过无动于衷的表现?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你的想法和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见义勇为时更要以智取胜,请你举一个事例说明。
知识提纲
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1、中华民族的文化的重要地位:
五十六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画卷,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2、我国各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
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给世界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思考探究: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工程之一。你还知道哪些工程吗?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巩固加强民族团结有什么关系?西部开发需要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我们是未来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老师总结(课件展示)
知识提纲
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中华民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布置作业:
《学程导航》P79—81尝试训练。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共几课时
4


新授
第几课时
3




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并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发展这些美德。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传统美德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布置作业:
《学程导航》P76—78尝试训练。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共几课时
4


新授
第几课时
2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培养搜集、处理资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1、“学程导航”练习册
2、学生已有知识




1、预习内容:书本P96-100
2、预习要求:
(1)学生看书预习《学程导航》P79请你思考部分。
一、知识提纲
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
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②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重义、诚信、勤俭、慎独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为什么要讲诚信?
①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守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信难以取信于民、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
思考:你认为这种认同和归属感说明了什么?
去卓玛家做客(课件展示藏族自治区情况)
讨论思考:西藏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我国许多民族与藏族有着相似的发展过程,你能说说吗?西藏自治区的人口构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民族聚居地区吗?
活动二:感受民族平等团结(课件展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分配)
老师总结(课件展示)
活动四:民族风采展示:根据课前搜集的材料,小组展示,并说明具体情况及展示材料的原因。
第一步:小组将搜集的材料进行整合,选出代表。
第二步:上台展示材料。
第三步:说出选取材料的途径、为什么要展示这些材料。
课堂小结:我们领略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抒发你的感受。
结束(课件展示视频资料:丽江古城的美景,纳西洞经音乐)
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资源,在今天的现代文明建设中,必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思考:世界上一些多民族的国家经常发生民族冲突和战乱,而我国各民族却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内,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总结(课件展示)
到卓玛家做客(课件展示图片资料)
分析思考:(1)你是怎么看待这些不同的呢?(2)在和不同民族的朋友交往时你是怎样做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活动三:沧海桑田般的变迁(课件展示文字情景材料)
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每个民族又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二、知识导航
本课设计以学生分组收集信息开始,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收集整理的同时就对民族文化有所感悟。
整个课程以活动为主,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有很大的参与度,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上又注重了思考和归纳,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参与得出结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了解和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