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区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居住区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题目昭通市昭阳新区碧清阁林小区规划设计
姓名___ 王开鹏_____________
学号7
院系城市学院___________
专业城市规划___________
指导教师潘汝职称讲师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论文(设计)题目昭通市昭阳新区碧清阁林
小区规划设计
学科分类
(二级)
二级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 b
本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本选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1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
本项目为昭通市昭阳区新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其目的有一下五点。

第一,以昭通市昭阳区的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设计规范为依据,采用生态化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建设一个以科学生态、健康、自然的以“空中花园”“屋顶森林”“屋顶游园”的住宅居住环境, 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导致城镇居民生活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区的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因此结合当地的人文气息,地域特性,生态条件,气候特点及经济城市飞跃发展的节奏,建设以生活,居住,生态,景观为主的多维空间。

第三,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

第四,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

第五,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以点、线、面的设计组合,体现住宅布局既统一又不失活跃,绿色景观环境具有节奏和韵律感,及水域循环涌动,立于稳定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

研究的意义
本项目为昭阳区新城区居住小区规划,这对于昭阳区新城区规划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着重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共存的思想,力求创造一种生态平衡、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

良好的居住区环境不仅有利于居住区环境的美化,更能提高居民生活情趣,目前有关居住区环境问题的研究很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因此针对新时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居住区环境建设建立在生态性原则的基础上,有利于居住区自我维持、自我更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率,从而创造一个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生态型住区环境。

目前,就昭阳区老城区已建的诸多居住小区千篇一律的追求和看重户型、面积、采光及地理位置。

从而很大程度上忽视居住区的空间环境,景观环境的营造和设计。

因此,其意义有,一是,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本着能满足于现代和未来人类及城市发展对城市居住空间所需求的实质性和向往性及土地资源的有限去综合考虑,针对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而言, 只有自始至终贯彻生态的原则, 运用科学适宜的生态化的设计手法, 才能创造出适应未来的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真正实现生态住区。

二是,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发展走向,还在相应的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千篇一律。

三是,可以对已建或未建的居住小区有或多或少的正面指引。

同时使得居住于此的人们能够在居住区就能享受和亲近于自然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碧水蓝天。

1984 年瑞典在Tuggelite 启动并建成了第一个生态村,它以太阳能和生物作为能源,废物循环利用,粪便储存发酵作肥料,经过大约15 年的时间,基本构造了较为理想的持续发展模式。

丹麦的“太阳风互动居住区”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居住区的好例子。

此居住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互助居住区,基本保证了资源共享,依靠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居住区设置菜园有助于物质循环,同时也丰富了景观效果,通过居民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使得居住区更富于人情味,环保且节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居住区。

国外对于生态居区的研究较国内更加完善,且有许多成功的实践例子。

3本选题的项目概况及相关背景:
项目概况
该项目地理位置所处昭通市昭阳区新城,属本新城区居住用地区域的中心地带。

本项目占据优良的地理位置。

拥有自然、已建、在建等诸多可观的资源环境。

其地块面积为公顷,地势相对较平坦。

地块周围具有较好的城市交通体系,以北侧和东面为城市主干道,以西面和南面分别是城市次干道和支路。

同时具有很好的临接关系,地块以北和之相连的是省耕塘公园,给该居住小区提供了优越的水体景观资源。

东、西、南三侧分别为一期建设的商业区和居住区。

并且本项目地块内有至北向南的自然河流穿过。

相关背景
本项目所处昭通市昭阳区,而昭阳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

、、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以银、铜采炼为其特色的朱提文化,是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

2006年、2007年,昭阳区连续进入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并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位列第20位。

境内地处暖带,为北纬高原大陆季风气候。

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候凉爽,干湿两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气温℃,最热月7月均温℃,最冷月1月均温2℃,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年均日照时数小时,年降水量735毫米,涵盖了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不同气候类型。

昭阳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造就了丰富的资源,可谓物华天宝,素有“资源金三角”之称。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该项目所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及人文气息,运用科学合理的生态化规划设计手法。

2、居住小区总体规划设计。

3、分析其气候特点,恰当选配植物,力求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4、居住小区整体景观设计。

(绿化景观,水体景观,文化景观)
5、小区的道路交通及停车场设计。

(地上停车场、地下停车场)
6、住宅户型设计选择。

创新与价值
创新:以“生态居住区为源”借俊俏秀丽的山峰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为设计意向而打造“空中花园”“屋顶森林”及“屋顶游园”的高品质的“绿色住宅”为设计理念。

价值:完美结合了以生态为主的设计思想、营造新时代的居住空间、以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景观、有利改善土地可利用资源的紧缺。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于生态住宅在功能、节能、心理、生理与情感等方面的适应性以及生态小区在布局结构、公建系统、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知识的专著及理论成果, 借鉴其成功经验, 为本次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3、实地调研法:对本地部分居住小区进行实地考察, 真实地反映出小区景观设计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

掌握基础资料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情况、气候气候情况等, 作为实例研究的可靠素材。

4、归纳总结的方法: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和调研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整理, 提出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所应遵循的生态原则, 并系统全面地总结出小区景观生态化的方法, 为实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6月08日——6月28日,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6月29日——10月29日,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论文、设计报告书
第三阶段:10月30日——11月27日,修改论文
第四阶段:11月28日——12月4日,总结研究结果
主要参考资料:
[1]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
[2]荆子洋,邹颖,对当今城市居住形态的反思,新建筑,2003(3):73-76
[3]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3-34
[4]徐从意.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应用[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09.
[5]周文娟.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营造[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6).
[6]钱旭彤.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与建设[D].上海:同济大学,2004(12).
[7]王健.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12).
[8]白德惫.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5.
[9]冷平生.城市植物生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0]余卓群著建筑创作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11]吴良铺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意见(含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应用价值、结合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以及具体指导意见等):
调整格式,给小区拟定相应的名称.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开题会议纪要
时间2014年2月28日地点综合楼208
开题小组成员姓名职称姓名职称姓名职称潘汝讲师赵瑜讲师文鸿讲师
开题小组意见(含开题基本情况及结论):
组长签名:
年月日院、系意见:
分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