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勘测及隧道位置的选择
15
王丽琴主讲
平面障碍
1. 沿河傍山绕行方案
2. 隧道直穿方案
16
王丽琴主讲
在线路沿河谷绕 行时,为避免不良 地质地段,如滑坡 等,用隧道来裁弯 取直时,可缩短线 路长度这种隧道一 般称为傍山隧道或 河谷隧道。
17
王丽琴主讲
例1:大瑶山隧道(铁路)
18
例2:关村坝隧道(铁路)
王丽琴主讲
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展线短、线路较顺直。
38
王丽琴主讲
39
凉风垭越岭隧道方案示意图
王丽琴主讲
2. 河谷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铁路沿河傍山而行时称之为河谷线。
“宁里勿外”原则
河谷线路沿河傍山地段,当线路以隧道通过时,线路宜 靠山侧内移,避免隧道覆盖层过薄、河流冲刷和不良地质对 其稳定性的影响。
40
王丽琴主讲
当地层结构面倾向山一侧时,地层比较稳定,覆盖厚度 可以酌减。当地层结构面倾向河流一侧时,覆盖厚度宜予加 大。
王丽琴主讲
第一章 隧道勘测及隧道 位置的选择 王丽琴
西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
岩土工程研究所
1
王丽琴主讲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隧道勘测及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勘测 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方案的比较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本章作 业
2
王丽琴主讲
第一节
隧道勘测
一、隧道勘测的一般规定
二、调查测绘
三、隧道勘测的两个阶段
不良地质的影响
对于容易发生塌方、掉石、泥石流、滑坡等病害地段, 修建隧道可大大改善运营条件,保证行车安全,节省养护维 修费用。
1. 滑坡地区
应尽量使隧道洞身埋藏
在滑床(可能的滑动面)以下一
定厚度的稳固地层中。
25
王丽琴主讲
当一条线路有可能是从滑坡地段上通过时,可把线路 往里挪动一些,用隧道通过。
26
◆ 垭口两侧沟谷引线工程大小、展线难易情况、线路顺
直与否,也是方案综合比选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成昆线沙木拉打隧道的比选
成昆线从大渡河水系的牛日河进入安宁河水系的孙水河,需穿越小凉 山分水岭,该岭与两侧高差约900余米,线路需克服越岭的巨大高差,越岭 地段计有沙木拉打、瓦吉木、小相岭、阳糯雪山四个垭口。
王丽琴主讲
隧道方案和跨河建桥方案的选择: 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分清主次、择优选用
47
王丽琴主讲
三、双线单隧道和单线双隧道的比较
1. 双线单隧道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大,需更为有力的支护结构; ②隧道施工时,因压力大,临时 支护困难,发生坍方事故的威 胁较大; ③一次工程投资大于两座单线隧 道先后修建的初期投资; ④断面积大,不能充分利用列车 活塞风。
线路方案
沙木拉打 瓦 吉 木 小 相 岭 阳糯雪山
隧道长(km)
6.4 14.5 19.5 25.8
高程(m)
2188~2243 1950~2077 1782~1815 1760~1800
线路长(km)
141.5 109.3 109.3 83.5
35
王丽琴主讲
越西至泸沽段越岭隧道方案示意
36
王丽琴主讲
隧道勘测应详细调查隧道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活动和社会环境状 况,评价隧道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4
王丽琴主讲
二、调查测绘 主要内容: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
• 自然概况:地形地貌特征 • 工程地质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 • 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特征、分布等 •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 • 地震基本烈度等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 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 层时,较为稳定。若通过很 薄的岩层,则施工时顶部易 产生掉块现象,此时,以不 透水的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 好。
20
王丽琴主讲
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 陡倾角岩层 陡倾角岩层一般有偏压和不均匀压力存在,当有软弱夹 层伴以有害节理切割时,易产生坍方和顺层滑动;在此情 况下,如以明洞通过时应慎重对待。
33
王丽琴主讲
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垭口的选择
一般的情况,常常有若干个垭 口可以通过。此时,就要分析比较, 选定最为理想的垭口。 要求:靠近两端航空直线方向, 垭口两侧有较好的展线条件
34
王丽琴主讲
(1) 考虑重点
◆ 垭口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好坏和隧道的长短。因为二
者关系到施工的难易、工期的长短和运营的安全等问题。
6
王丽琴主讲
三、隧道勘测的两个阶段
设计阶段地质调查
方法:测绘、弹性波探测、遥感、钻孔、试验坑道等
施工阶段地质调查
方法:工作面观察、超前钻孔、导坑、试验坑道、物探等
目的:核定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等。及时预测和解决施 工中遇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为验证、修改 设计提供依据。
7
王丽琴主讲
工程评价及处理措施
落石地带的隧道
王丽琴主讲
3. 泥石流
应避免把隧道放在冲积扇范围以内,以免堵塞隧道 洞口,或建明洞,使泥石流在明洞顶通过。
28
4. 溶洞地区 当不可避免时,应选择在较狭窄地段,以垂直或大角度穿
过,使通过岩溶地段为最短。
5. 瓦斯地区
隧道开挖时,有害气体逸出;轻则致人窒息,重则引起爆炸,危害甚
大。选择隧道位置时,最好能避开。不得已时,应做好通风稀释的措施。
48
①所需的位置宽度小于两座单线 ①断面跨度大,所受围岩压力也
隧道的位置宽度,选线时易于
安排布置; ②开挖面积小于两座单线隧道的
开挖总面积,工程量小,施工
相互干扰也少; ③净空较大,坑道宽敞,有利于
使用大型机械施工;
④通风条件好,维修养护方便。
王丽琴主讲
2.单线双隧道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①断面小、压力小,坑道的稳定 ①两座单线隧道须横向相隔一定 性好,易施工,支护简单、安 的安全距离,以避免施工第二 全; 线隧道时,对第一线隧道有影 ②对于近期尚不准备修第二线的 响; 新建隧道来说,可以先修第一 线的单线隧道,预留第二线, ②两座单线隧道施工时总会相互 待需要时才修。如此则初期一 干扰,尤其是在修第二线隧道 次投资较少; 时。故增加了施工的困难。 ③若第一线隧道施工时采用了平 行导坑,则平导即可作为第二 线隧道的前进导坑。
3
王丽琴主讲
一、隧道勘测的一般规定
制定勘测计划
勘测计划包括对既有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地质勘察、环境调查、施工 条件调查、调查采取的方法等内容。在勘测过程中,当发现实际地质情况 和预计的情况不符时,应及时修改勘测计划。
勘测资料应完备:齐全、准确,满足设计要求 勘测分两个阶段:设计阶段勘测和施工阶段勘测 评价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
软弱结构面地带隧道位置的选择
王丽琴主讲
3. 直立岩层
隧道通过直立岩层时,
中线宜垂直于岩层的走向穿
过,否则在隧道开挖过程中, 易产生坍塌,甚至会导致大
的坍力,致使地面形成“天
窗”
22
王丽琴主讲
褶皱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褶皱构造隧道位置的选择
23
王丽琴主讲
断裂构造、接触带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4
王丽琴主讲
王丽琴主讲
一、按地形及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按地形条件进行选择
高程障碍
平面障碍
按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单斜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接触带 不良地质的影响 不良水文地质的影响
13
王丽琴主讲
高程障碍
1. 绕行方案
2. 深堑方案 3. 隧道方案
14
王丽琴主讲
在线路翻越山岭地段,通过修建隧道可减少展线长度, 使线路平直。这是山岭交通隧道的最大功能。在设计上一 般把这种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隧道立面位置的选择
选择高程
分水岭的山体,一般上陡下缓。
高:短、凑高程、远期运营不利;
低:长、技术条件较好,工程规模要大一些。
拟定合理的越岭高程是线路选择中最重要的环节
37
王丽琴主讲
例:川黔线上的凉风垭隧道即为较为典型的例子。为穿越
娄山山脉分水岭的越岭隧道,根据地形特点,选择了三个主要
方案进行比较: 马鞍山方案:越岭隧道长2810米,位置较高,线路需克服 较大高差。 雷神坡方案:越岭隧道长3490米,位置较马鞍山方案较低, 线路状况大为改善,但该处为一大断层,地质条件不利; 凉风垭方案(采用方案):在雷神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 压低越岭位置的较好方案。越岭隧道长4270米,拔起高度小、
2. 安全性比较
在比较隧道方案与明堑方案时,忽略了安全条件,就会造成错误。例
如,为了避免修建工程较难的隧道,有意识地将线路向靠河一侧移动,把 本该用隧道穿过的地方,硬以明堑通过。由于明堑劈坡太深开挖后,边坡
不稳,施工时坠石掉块,运营后滑坡坍方,给长期的运营带来安全上的威
胁和防护上的困难。
43
王丽琴主讲
30
王丽琴主讲
二、按线路类别进行选择
1. 越岭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2. 河谷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31
王丽琴主讲
二、按线路类别进行选择
1. 越岭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越岭线——铁路线路从一个水系过渡到另一个水系时, 必须跨越分水岭,该段线路称之为越岭线。
垭口 —— 当线路必须跨越分水岭时,分水岭的山脊线 上的高程较低处。
10
王丽琴主讲
在隧道位置选择时,首先应:
◆查清: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不同地形特点
◆结合:线路技术标准 通车期限 工程造价 施工及运营条件 节省土地等因素
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技术的综合比较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