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小学教师新、老职称(职务)系列过渡

最新中小学教师新、老职称(职务)系列过渡

中小学教师新、老职称(职务)系列过渡操作指南一、相关政策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2011年颁发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方案。

要求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本市徐汇区、浦东新区和普陀区作为试点单位,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要求2013年5月下旬完成试点。

(一)职称(职务)名称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分为两个系列,即中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和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系列,二系列相互独立。

以上两个系列称为老职称(职务)系列。

中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的职称(职务)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

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的职称(职务)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

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只有一个系列,即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称为新职称(职务)系列。

新职称(职务)系列名称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其中正高级教师是新增的职称(职务)等级。

(二)新、老职称(职务)名称相互过渡关系1、中学教师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过渡为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过渡为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过渡为二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过渡为三级教师。

2、小学教师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过渡为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过渡为一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过渡为二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及小学三级教师过渡为三级教师。

3、过渡内容新、老职称(职务)系列过渡时将中、小学教师中具有的中学教师系列职称(职务)或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中的老名称改为新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中的名称。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专技1~13级)不变。

4、参加本次过渡人员范围本次过渡人员须同时具备二条件:A、已取得中学教师系列或小学(幼儿园)系列职称(职务)。

B、单位在聘中学教师系列中的各级职称(职务)或小学(幼儿园)教师系列中的各级职称(职务)。

特别要注意没有真正获得过相关的中学教师或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的人员,他们不能参加过渡,等真正取得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后才能过渡。

可以参加过渡人员一般包括下列各类人员:(1)中学教师中凡已取得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中学三级教师资格且目前被单位聘为中学教师系列中的各级职称(职务)人员。

(2)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凡已取得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且目前被单位聘为小学教师系列中各级职称(职务)人员。

(3)开放大学、中专、成校中具有中学教师职称(职务)且目前被学校聘为中学教师系列职称(职务)人员。

(4)教发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少体校中具有中学或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且目前被单位聘为相应的中学或小学教师系列各级职称(职务)人员。

(5)局属教育机构中具有中学或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且目前保留待遇人员。

5、暂不参加本次过渡人员范围凡从未取得过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的现任教师、或虽取得过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但目前未被学校聘任为相应的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系列中各级职称(职务)人员。

具体包括下列各类人员:(1)近几年招聘的全日制大专、本科、研究生毕业人员、至今从未认定过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人员。

(2)从非教师岗位调(转)入教师岗位后从未评过中学教师或小(幼)教师职称(职务)人员。

(3)从高校、中专、技校流动进入中、小学人员。

调入前具有副教授、高级讲师、讲师、助教、教员等非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调入后从未转岗评审为中学或小学教师职称或转岗评审没有通过。

(注:此类人员属只享受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职务待遇,并不具有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职务。

)(4)具有中学教师职称(职务)在小学(幼儿园)任教或者具有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在中学任教人员。

任教后没有转岗为小学或中学教师职称(职务)者。

(注:因中学不设小学教师职称岗位,小学、幼儿园不设中学教师职称岗位,故学校无法聘任。

此类人员也属于只享受待遇无相应职务人员。

)(5)具有相应的中学教师或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但目前学校不聘任中学教师或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人员。

(6)2012年12月31日已达退休年龄人员不再参加本次过渡。

(7)过渡人员范围内的人,不在“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中签字人员。

二、学校过渡操作步骤1、区分过渡和暂不过渡两类人员(1)学习理解过渡人员、暂不过渡人员的条件。

(2)复印过渡人员证明材料,过渡人员必须有下列三种之一作为证明件:A、个人职称申报表(复印封面、第一页及具有评审结论页)B、发到学校的职称评审结果批复C、个人聘任表和评到职称后的工资晋升表2、完成电子信息及纸质打印(1)由人才中心下发电子文档二份,“文档一”为电子信息套表,“文档二”为过渡人员个人表即《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登记表》。

文档一电子信息套表共有五个表。

其中表一《基础信息下发表》(有全体教师相关信息),表二《学校工作用表》,表三《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名册》,表四《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暂不过渡人员名册》,表五《信息更正汇总表》。

文档二过渡人员个人登记表即《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登记表》为空白样表。

(2)核对文档一中的表一《基础信息表》信息,补充任教学科信息,更正“职务(资格)名称”栏目中的错误信息【与证明件中的职务(资格)名称相同】。

更改后产生的表二《单位工作用表》,此表为本次职称制度过渡的基本信息。

由表二信息可生成表三《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名册》、表四《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暂不过渡人员名册》。

表中的“任教学段”为岗位设置确定的学段,“任教学科”为申报职称时的学科,无教师职称人员的任教学科为现任教学科,“聘任时间”为首次聘任时间。

【注意:“职务(资格)名称”与“被聘专业职务名称”中填写的名称必须是同一教师(中学或小学)系列,可以不同等级职称。

例:职务(资格)为中学高级,被聘专业职务为中学一级。

】(3)根据表二《学校工作用表》信息,完成过渡人员的个人表《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提示:此表可以采用“邮件合并”方法从表二《学校工作用表》直接生成)。

打印二份经核对后由本人签字、学校盖章。

表中日期统一为2013年5月15日)。

(4)按沪教委人【2013】21号文件,由学校统一组织办理,确保没有遗漏。

表一《基础信息下发表》中的所有人员必须在表三《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名册》或表四《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暂不过渡人员名册》中出现。

三、上报材料及要求1、材料种类(1)电子材料:现场提交经补充修改后的电子信息“文档一”,文档一以“职称过渡+岗位设置编码”命名。

(2)纸质材料(共四种):A、表三《上海市深化中小屋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名册》(一式三份,盖学校章)B、表四《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暂不过渡人员名册》(一式一份,盖学校章)C、个人表《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能改革试点人员过渡登记表》(过渡人员每人一表,一式两份)D、过渡人员教师专技职称(资格)证明复印件。

(过渡人员每人一份,证明件中的职称名称与过渡人员名册及过渡登记表中一致)(3)材料装订:A、电子材料当场复制到职改办电脑中。

B、纸质材料分装2袋,纸袋需用竖式牛皮纸袋。

两袋均需贴封面,封面上标明单位、过渡人数、第一或第二袋三项信息。

第一袋内装2种材料:I、表三《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人员名册》一式三份II、个人表《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登记表》(过渡人员每人一份,按顺序排列)第二袋内装两种材料:I、个人表《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登记表》和过渡人员教师专技职称(资格)证明件复印件。

要求每个过渡人员的个人表与证明复印件用订书机装订在一起,作为第一种材料,按表二过渡人员名册顺序排列,便于审核。

II、表四《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暂不过渡人员名册》一式一份。

2、上报时间5月15日上午,第一、二教育署所属幼儿园5月15日下午,第三、四教育署所属幼儿园5月16日上午,第一、二教育署所属小学5月16日下午,第三、四教育署所属小学5月17日上午,第一、二教育署所属中学5月17日下午,第三、四教育署所属中学5月17日全天,其他教育单位浦东新区教育职改办二〇一三年五月三日中小学教师新、老职称(职务)系列过渡填表流程及说明一、填写流程(一)核对并完善表1基础信息,如有误在表1更正区进行修改。

(二)打印表3、表4。

二、要点说明:(一)关于表1信息更正表:对于基础信息需要修改及学科完善的人员可在《表1信息更正表》的右侧“信息更正区”进行修改。

修改注意如下原则:1、“点对点”修改。

信息如有错误或要完善,请在该人员的所在行的右侧“信息更正区”的对应栏目进行修改完善。

不可以错行修改,否则,将替换掉其他人员的信息!2、时间格式统一为六位数字。

如:2009083、本次所有填表(含个人申报表)时间统一为:2013年5月15日(二)对于一些“职务资格名称”和“被聘专业名称”等基本要素都符合过渡条件的人员,由于种种因素不能参与此次过渡,可以在表1更正区内,本人对应的“暂不参加理由”一栏内填入具体理由,系统会自动将此人归为暂不参加人员中,既自动生成到表4暂不过渡名册内。

(三)关于个人表的完成:对于人员较多的单位,建议用word 工具栏下的“信函与邮件” —— “邮件合并”方法,从表二《单位工作用表》调用相关数据,生成个人表既《上海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登记表》。

操作上有困难的人事干部可请计算机老师或者会操作的老师协助完成。

回到表1更正区修改补充 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