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 ILCOR 基于目前的证据, 提出对自主循环恢复的心脏停 博患者应进行12~24小时的持续亚低温治疗。临床资料 表明持续亚低温治疗48-72小时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维 持更长时间,应根据病情需要调整。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复温时间及方法
01
低温分类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度低温16以下
• 1993年江基尧等首先 将轻、中度低温 (28~35°)称之为亚 低温,随后这一概念 在国内被广泛引用。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中度及深度低温存在较多并发症
• 可导致室颤等严重心 律失常
• 增加血液粘稠度 • 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 引起全身免疫力下降
03 凝血功能障碍
04 高血糖
05 电解质紊乱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治疗监测
• 体温监测 • 凝血功能监测 • 电解质及体液平衡监测 • 血糖监测 • 血压监测 • 血象和胸片监测 • 神经系统监测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护理措施 重点关注
一.环境要求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 静、空气新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 制在2 0~25 ℃之间,以免因为室温 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定。 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 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3.血液降温 血管内灌注降温 通过快速输注大量冷却液体来达到降低核心体温的目的 对患者的心、肺、肾功能造成巨大挑战,故不推荐
血管内热交换降温 采用介入方法将温度控制导管插入人体动脉血管内,直接对血液进行降温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并发症
01 呼吸道感染
02 心律失常
温传感器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仪
01 工作原理:
02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水制冷,由温度控制系统控 制临床需要的水温,再通过水循环系统输出到水毯内循环,水毯 与患者身体接触,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温,营造亚低温的环境。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LOREM IPSUM DOLOR
2.体腔降温: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灌入胸腔或腹腔进行灌洗降温。 优点:常用于手术中的降温。 缺点:易发生心室颤动或其它心律紊乱等严亚重低温并治发疗症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低温
• 低温可使脑细胞的氧需量降低,维持脑氧供需平衡,起 到脑保护作用,是脑复苏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 温每降低l℃可使代谢率下降5%~6%。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 低温治疗历史
50年代 提出
60~70年代 低潮
80年代 转折
90年代 兴起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历史发展
降温
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
1 体表
降温
2 体腔
降温
3 血液 降温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 药物降温
• 一般通过服用各种退热药物来控制体温, 常用药物有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冬 眠灵等。
• 特点:使用方便。
• 缺点:降温效果有限,常用其它低温技 术的辅助降温措施。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分类
1 体表降温
物
理 降
2 体腔降温
• 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已有学者将低温治疗用于体外 循环心脏手术以期达到脑保护的效果,但由于当时所选 择的深低温导致随后的严重并发症,使低温治疗一度陷 入低谷。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历史发展
• 80年代末,研究发现脑温下降2~3℃(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且无深低温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使低温 治疗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温
3 血液降温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LOREM IPSUM
1.体表降温:可用冰水浸 浴或冰屑、降温毯降温, 也 可用冰袋、冰帽置于头部 和大血管浅在部位。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时间长,不均匀、 难控制,易反跳。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仪
亚低温治疗仪
主机 制冷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和水
循环控制系统
外设附件 水毯,连接管,体
自然复温,先停用冰帽、降温毯等物理 降温措施,将病人置于室温中缓慢复温。
02
复温过程仍需应用肌松剂及镇静剂,以 防肌颤导致颅内压增高。
03
以平均4小时升高1℃的速度,在12小时 以上使其体温恢复至37~38℃为宜。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分类
亚低温治疗越早,降温速度越快,其治疗效 果越好。
•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
• 推荐临床亚低温治疗 时体温维持在32~34°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
•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具 体方法为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 助呼吸,为目前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降温 方法。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LOREM IPSUM DOLOR
• 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并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2℃ ~34 ℃ 范围内。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原理
01 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 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02
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 器官氧耗;
03
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 肿及肺水肿;
04
提高血氧含量,促进有氧代 谢;
05 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适应症
• 溺水、中风 • 肝性脑病 • 细菌性脑膜炎 • 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出血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心肺复苏术后脑病 • 高热惊厥 •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癫痫持续状态
二.神经系统观察
亚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 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应特别提高警 惕。复温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 压增高。因此,应注意颅内压的监测,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 化。必要时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颅 脑损伤病人的意识变化往往早于瞳孔 和其它生命体征的变化。因此,当病 人由嗜睡转为浅昏迷或四肢原来能动, 现在四肢伸直内翻或无反应,表示病 情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当病人由 浅昏迷转为昏睡,四肢有屈动,说明 病人在恢复之中,预后较好。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禁忌症
01
脑电无活动的昏迷或认知 功能障碍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终末期患者
03 活动性出血者
04 凝血功能障碍者
05 孕妇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低温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窗口
• 脑缺氧耐受的时限只有5分钟,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倡尽早、 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ILCOR(国际急救与复苏联合会) 声明中认为, 降温应尽可能在复苏后立即开始。但临床46 小时后开始低温治疗也能获得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