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长城杯工程培训资料

结构长城杯工程培训资料

目录一、结构长城杯检查突出强调的问题二、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三、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四、钢筋工程存在的问题五、混凝土工程存在的问题六、施工技术资料部分七、结构长城杯工程整改报告前言结构“长城杯”创优是在北京市建委领导下,由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市优质工程评审委员负责组织的结构创优活动。

该活动以“学规范、立规矩、撒种子、育人才、练队伍”为宗旨,强调过程控制,促进质量管理,对北京市结构工程,特别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起到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按照新的结构长城杯初评办法,一般单位工程结构长城杯初评两次:第一次检查高层建筑五层、多层建筑三层以下的结构;第二次检查五(三)层以上至封顶以下的主体结构。

初评检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施工组织管理;二、模板工程;三、钢筋工程;四:混凝土工程;五、施工资料。

检查程序一般包括:现场检查、资料检查、座谈讲评、初评评议等几个步骤。

本文根据本公司历年来参加结构“长城杯”活动的经验教训,结合兄弟单位成功范例,按照施工组织管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资料、整改报告六部分组织,分析了结构长城杯检查的重点内容,列举了在现场及资料检查中易出现的问题,收集了一些较为实用有效的工程做法和技术资料整理模式。

我们认为,搞结构长城杯的重点是加深对规范的学习和理解,达到管理措施有效、工程质量内坚外美的效果。

具体的做法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因此,本文所举的范例仅供参考之用。

一、结构长城杯检查突出强调的问题1、关于商品砼及技术资料问题2、关于现场搅拌站管理存在的问题3、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的层次深度、主要内容、格式问题。

4、关梁板、墙柱的钢筋、模板、砼交底要点;5、关于大体积砼的重点问题;6、关于抗渗砼的重点问题;7、关于泵送砼的重点问题;8、关于地下防水工程的节点、材料、保护墙问题;9、关于同条件试块的资料、现场管理及拆模要求;10、关于防止碱集料反应如何把关问题;11、关于钢筋混合批问题;12、关于认证和防伪标志的文件和规定;13、关于水泥三证三试问题;14、关于水泥三交圈问题;15、关于外加剂资料问题16、关于机械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和现场工艺检验问题;17、关于质量评定分项统一问题;18、关于焊工合格证问题;19、关于钢筋试验、断裂特性及判废问题;20、关于砼分层厚度的控制,过振和欠振问题。

21、关于初凝、冷缝及处理问题;22、关于钢筋定位措施和梯子凳取代受力钢筋问题: 23、关于抗震加密问题;24、关于抗震框架结构屈强比和屈标比的控制问题;25、关于双层钢筋的马镫问题;26、关于钢筋保护层、垫块问题;27、关于标养室及试块制作和养护问题;28、关于墙顶浮浆和墙顶标高的控制问题;29、关于大模板的清理、堆放、脱模剂的涂刷问题;30、关于锥螺纹(直螺纹)接头检查存在的问题;31、关于套筒挤压现场检查存在的问题;32、关于钢筋可以开始绑扎的7个前提;33、关于墙、地面污染的控制问题;34、关于墙立筋绑扎接头问题;35、关于拆模后楼板压裂问题;36、关于绑扎骨架接头箍筋加密问题;37、关于支模留设清扫孔的问题;38、关于施工缝立缝支模、清理、剔凿问题;39、关于后浇带钢筋、模板、砼的问题;40、关于楼梯踏步支模预留问题;41、关于连梁等支座内箍筋问题;42、关于冬施测温记录和钎探记录问题;43、关于电渣压力焊注意的问题;二、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一)说明:要有创建结构长城杯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和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体系。

针对工程性质、规模、结构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和指导施工的综合部署性文件,具有施工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意义,因此必须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施工组织设计分标前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后施工组织设计两种,标前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后施工组织设计具有很大区别。

标前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投标、承揽工程、签定施工合同的综合性技术文件,标前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技术标的唯一部分,因其没有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细化和延伸,所以要求其内容全面、详细、完善,应尽量包含施工组织的全部内容和细节内容。

标后施工组织设计则是项目组织和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应涵盖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是项目主要领导人员指挥组织施工和加强质量预控的依据。

因为标后施工组织设计有方案和交底的细化,同时又因为标后施工组织设计所面对的是项目领导者,所以标后施工组织设计不要求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细化,这些内容可以在方案、交底中完成。

因此标后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指导性、严肃性、逻辑性。

能否针对工程难点,能否解决问题,具体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三者之间应分清层次,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应突出难点、重点,引起主要管理人员的重视,以便事先有宏观印象。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只做定性要求,而不凭经验做详细定量说明,定量计算和节点详图在方案中体现,方案和技术交底应体现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目前,我们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都显得太详细。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样板施工组织设计封面采用A4纸,要体现编制单位、日期、编制人、审批人等项,可以适当插入效果图,但不可忽视主要直观内容。

施工组织内部编目建议采用“惯标程序文件”的递减编目方式,层次清晰、明了。

1.编制依据:①合同:名字、日期、编号。

②施工图纸:名称、编号、出图日期。

③主要规程、规范:钢筋、模板、砼。

(先国家后地方的顺序)④图集的名称、编号。

⑤质量标准:标准。

⑥法规:(例如418号文、2001年5月1日前),地方性规程要求写全名。

⑦其它:如地勘等。

以下部分只做参考2 工程概况(可列表)工程概况可以用4张表2张图来表示,2张图即标准层平面图和典型部位剖面图2.1 工程名称及与本工程相关的主要单位(业主、建设、设计、监督、监理等)。

2.2施工合同所承包范围。

2.3 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及四周环境和相关数据。

2.4 建筑用途、设计概况及主要参数。

2.5 结构形式、设计概况及主要参数。

2.6 水、电、设备专业设计概况及主要参数。

2.7 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及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2.8工程与施工顺序相关的构造特点。

2.9 工程所在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情况,地下障碍物及需保护物;能源(水、电、燃料)条件和接口位置,施工可利用的现有条件。

2.10施工方法、大型施工机械选型、安全防护、劳动保护、季节性施工等相关条件和参数。

2.10建设方对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特殊要求。

2.11 工程施工尚需解决的问题。

2.12建设、设计、监理、监督方对工程过程管理的方法。

2.13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参考内容:3施工部署3.1 施工组织3.1.1 项目部组成:人员名细、分工及岗位职责(可简单说明,注明出自质量计划)并附系统图(姓名、职务、职称)。

3.1.2 作业队构成:土建及专业施工作业队。

3.2 任务划分3.2.1 合同规定的总包范围,完全按合同去写。

3.2.2 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

3.2.3 总包方组织内分包项目。

3.2.4 总包方组织外分包项目。

3.2.5 设备、构件、配件等的采购加工情况。

3.2.6总包与分包关系3.2.7工程使用的大型设备情况。

3.3施工部署原则、总顺序简单说明基础、主体、装修三大分部工程施工阶段工期控制。

3.4 施工进度计划3.4.1根据合同、工程量、资金及劳动力情况确定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图)3.4.2 施工顺序:工序安排符合逻辑关系,遵循先地上后地下,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饰,先土建后专业的施工顺序和衔接关系。

3.4.3 施工流水段: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流水段划分,流水方向。

3.5 大型施工机械设备3.5.1现场运输(垂直、水平)机械设备、使用阶段及进出场时间。

3.5.2 混凝士搅拌、输送机械设备、使用阶段及进出场时间。

3.5.3 土方机械设备、使用阶段及进出场时间。

3.5.4 安装、加工机械设备、使用阶段及进出场时间。

3.6 主要项目工程量3.6.1 附表说明3.7 施工组织协调措施:与建设方、监理、监督、分承包方及地方政府部门、周边居民、单位的协调措施。

38主要劳动力计划(可列表,可画图)工种构成列表说明,绘制综合劳动力动态管理图人数301008月时间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图纸、图集、规范、规程等: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确定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时间,落实设计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时间。

本单位现有资料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解决时间。

4.1.2器具配置:测量、计量、试验、检测用具及质量要求。

4.1.3。

技术工作计划①分部、分项施丁方案编制计划、编制人、完成时间。

(住宅最多9个方案)说明:钢筋、混凝土等项方案不要区分太详细,都要汇总到一本之中,不要太杂)②试验项目计划,分种类、规格、施工层、施工段明确试验项目、数量,对见证取样详细说明。

样板、样板间计划。

4.1.4 建筑定位、高程引测依据。

4.1.5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四新技术等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计划。

4.2 生产准备4.2.1 临时供水、供电、供热:水、电、供热计算,主要管线规格、材质、敷设方式、保护方法。

消防设施:消火栓、消防器材设置。

4.2.2现场围墙和道路:①围墙高度、所用材质、做法、出入口设置。

②道路的设置,宽度、坡度、做法。

4.2.3 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用途、建设面积、标准、所用材质。

4.2.4 加工定货计划:制定各类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机具、模板加工计划和分阶段进场时间。

(附表说明)5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 流水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工程量、合理划分流水段。

说明划分依据,流水方向,保证均衡流水施工,施工缝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画出流水段划分示意图(应标注所在轴线位置和标高)5.2 大型机具选择:主要指土方机械,垂直运输机械、其它大型机械。

垂直运输:以建筑高度、最大起重量、位置、建筑面积、机械性能、台班费等综合考虑确定。

①垂直运输种类、型号、数量。

②垂直运输安装位置、最大提升高度、最大载重量、最大幅度、平均运输量。

③锚固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

泵送机械的选择及使用说明。

外用电梯的选择及使用说明。

5.1 测量放线5.1.1 测量设备:设备名称、精度要求、型号、数量。

5.1.2 建筑物定位①定位依据,场区控制方式,控制点布置。

保护方式。

②定位作业方法,控制点布置、保护方式。

5.1.3建筑物平面控制①建筑物轴线控制方式与场区控制的关系。

②轴线控制点布置、保护方式。

③基槽边线控制及放线。

④结构轴线控制及放线。

5.1.4 建筑物竖向控制①竖向控制、轴线传递方式、作业方法。

②建筑物外墙角、门窗口控制。

5.1.5 建筑物高程控制①高程引测:依据,引测作业方法、控制点布置、保护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