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1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2.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体会它的价值不可估量。

教学步骤一、导入。

师:去年,我们学习过课文《颐和园》,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风景独特的古典园林。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是,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

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在153年前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灭情况。

(板书课题)二、学生自学课文。

1. 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2.标出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围绕圆明园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齐读生字词,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易读错、写错的字。

2.说说课文围绕圆明园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分为几大部分?5.指名接读课文。

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放录像或幻灯片。

)1.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五、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师: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7.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

8.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9.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

六、谈感受:学习了这三段课文,你最想说什么?七、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2、大家再来欣赏一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

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读,写上自己的理解体会。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4.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我们应该怎么办?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三、学习1自然段。

1、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么说(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读了这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理解“不可估量”4、连续两次出现“不可估量“说明什么?5、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6、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总结深化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五、作业布置: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21、圆明园的毁灭园林艺术的瑰宝辉煌建筑艺术的精华毁灭(爱) 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恨)22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本课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任务、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八年。

在这八年里,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区。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

“壮”可以组成哪些词?(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去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生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三、理清脉络。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给每个部分起个标题。

板书小结: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顶峰歼敌第五部分(7-10)英勇跳崖四、练习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探讨。

五、作业: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1.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2.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为什么?二、研读二、三部分,感悟英雄气概。

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

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痛歼敌人①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语段:“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地瞄准敌人射击。

”这段话中,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③教师引读,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④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⑤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引上绝路①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

(朗读评价)②“绝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④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⑤战士们又是怎样想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⑥指名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⑦朗读指导: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不畏牺牲)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①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英勇顽强)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②、(出示课件—班长砸石头的画面)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课件出示:“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与“举起一块石头”比较,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④练读4、5自然段,指名朗读。

三.研读“英勇跳崖”部分,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2、看插图:A、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B、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齐读这句话。

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3、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4、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

(齐读6—8自然段)5、引读课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

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

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2、学生读自己写的话。

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

板书设计:22 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诱敌上山勇痛击敌人跳接受任务崖23*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