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开题报告模板

学前教育开题报告模板


幼儿其他精神、心理问题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资料和
理论基础,对幼儿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外
英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焦虑是个人的人格及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忧虑。人的 本性和人的存在是发展的,人的存在感对人的本性起整合作用,它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人达到自我完善。然而当人的 存在受到威胁,体验不到自我的存在,与人的本性无法整合时,焦虑就会出现。
学、评估和干预等视角对学校恐惧的研究作了回顾和研讨,并特别研讨了学校恐惧和分离焦虑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
1980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反映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 般观点和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除此之外,还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教育心理学方 面的译著、专著和教材,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分离焦虑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 研究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幼教专家和部分幼儿教师正在不断地吸收国 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对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做了相关的理 论和应用研究。《幼儿心理学》指出: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活动效率,导致各种消 极行为,并对心理活动起破坏、瓦解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消极情绪 对幼儿心理造成的危害,尽量克服他们这种“分离焦虑”的现象。这样有助于他 们愉快的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和伙伴、老师友好的相处,有助于提高 他们的学习兴趣、处事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七阶段:论文送审:2020年6月
第八阶段论文答辩:2020年7月
07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张燕.幼儿园管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程凤春.幼儿园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陈迁.幼儿园管理的50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王培安.人口早期启蒙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8. [6][美] Laverne Warner,Sharon Anne Lynch 著;曹宇 译.幼儿园班级管理技 巧150[M].三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7]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8]孟昭兰.情绪心理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86 [10]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陈鹤琴. 创建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幼儿教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2::21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背景
1、该问题的普遍存在性; 2、严重的分离焦虑阻碍幼儿的智力发 展并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3、对学前教育重视度的提高,该问题
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期待解决的。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意义
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研究,是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儿童分离焦虑问题关注度的提升,相关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开题报告
谢谢您的观看点评提问
报告人:刘欢 指导老师:董秀娟
(四)寻找焦虑产生与环境、教师、家长的关系,为教师和家长 解决幼儿新入园焦虑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探索家园合作的路径,
为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新环境提供依据和方法。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一)系统地调查研究现有的关于幼教方面幼儿新入园 焦虑问题的文献、书籍和资料。通过理论、实证研究, 做出已有文献研究的述评。 (二)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当今幼教新生入园现状,概
括其表现,找出老师、家长、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分析
原因。 (三)探索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有效方法和解决途 径。
05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
选取某个特定的对象( 比如某个刚入园的幼儿 新生),经过长时间的 观察、探索,研究其行
访谈法
实地走访相关幼儿园, 采访幼儿家长和教师, 通过和他们的谈话,了 解新入园幼儿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解
决方法等。
06
论文计划进度
论文计划进度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方向;相关资料查阅研究:2017年12月
第二阶段: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2017年12月
第三阶段:论文开题:2018年6月 第四阶段:调查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0月 第五阶段: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2019年11月—2020年2月 第六阶段:论文修改与定稿:2020年3—5月
1、有利于响应党中央对教育战 略的要求。 怖性焦虑研究、亲子依恋研究、儿童认知理论研究、儿童精 2、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神分析理论等。任何一种理论的完善都需要建立在其他更多 3 、有利于学校对新入园幼儿的 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幼儿分离焦虑的研究,有助于为 管理。
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幼儿社交性新生入园焦虑的对策研究.山东学前教育网,2013,2011-YB291 [2]朱翠平.缩短新生入园适应期的几点做法[J].早期教育,2011,(9) [3]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 1001-4918 [4]佘翠花.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J].幼儿教育,2006(07、08) [5]金学英.消除小班幼儿不良情绪反应的尝试[J].幼教园地,2009(06) [6]韦琴芳.新生入园分离焦虑调适案列及思考[J].幼儿教育,2008(09) [7]王巧玲.应对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J].小学科学, [8]虞永平.办好让儿童更幸福的学前教育[J].中国教育报.20122012(07)
03
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二)理论依据 1 、《幼儿心理学》指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消极情绪的 (一)课题界定 产生对幼儿心理造成的危害,尽量克服他们这种“分离焦虑” 1、焦虑 的现象。克服这种“分离焦虑”的现象,有助于他们愉快的 焦虑是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 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和伙伴、教师友好的相处、 胁的情境所产生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处事能力和判断 状态,是由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 能力。从而使他们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特别指出:幼儿园教育的目 标之一,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 2、分离焦虑 活,情绪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 分离焦虑(Dissociativeanxiety)是指 因 能力,懂得关心和保护自己。让幼儿在体验幼儿园生活愉快 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不愉快的情绪反 的同时,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加强幼儿与老师和同伴之间 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他们必要的 应,又称离别焦虑。 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愿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 人友好。
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开题报告
浅谈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报告人:刘欢 指导老师:董秀娟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选题背景 国内外研究 课题界定与 研究目标与 PART FIVE PART SIX PART SEVEN 及意义 现状分析 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论文计划 进度 参考文献
婴幼儿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一)编制具有较高可信度的调查问卷,做好相关问卷调查和访 谈,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通过对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现状的调查,探索这种现状产
生的根源及原因。 (三)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和资料,对新生入园的相关教育理论
和教学方法进行逻辑构建和理性提升。
1877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随着西方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被介绍
到俄国,引起了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研究方法的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后, 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人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主张 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研究,强调儿童发展中教育与教学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 化说”。布隆斯基则强调儿童个性乃是“心理、生物的统一体”,只有把个性作为心理和生理的整体,在儿童的整个生活背 景基础上,才能科学地揭示儿童个性的形成;鲁宾斯坦则认为心理与活动是统一的,主张心理不但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 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 1932年,瓦西布恩记录了从18个月到4.5岁儿童每天入园头15分钟的社会行为。后来,吉尔席而德、范特、海尼克、雷 耶等人也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20世纪40年代,随着弗洛伊德理论的流传,有关儿童与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卫生的内容进入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990年, Ollendick等出版了《学校恐惧与分离焦虑》(School phobia and separation anxiety)一书,从诊断、病源
经验总结法
吸取收效好的幼儿园 、教师、家长的成功方 法。对成效一般的进行 原因剖析,去粗取精,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图书馆的相关 书籍,利用网络检索中 国期刊网、知网等网站
,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 研究成果进行阅读,分 析和借鉴。
为、心态的发展变化,
做出相关的结论。
进行分析、总结,找到
好的途径,从而进行推 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