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九年级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九年级历史12月月考试题(开卷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用时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机读卡中。

1.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出自于:()A.古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希腊2. 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这场运动:()A.起源于英国B.提倡人文主义C.发生在17-18世纪D.出现了凡·高等代表人物3.“在权力面前,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以上法律条文应出自:()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美国宪法4.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据此判断拿破仑最伟大的贡献应是:()A.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B.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C.改革财政,加强法制,强化国家机构D.发动“雾月政变”5.重庆一中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图片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是:A.西方民主法治的发展历程B.欧美国家的巨变C.资本主义的发展史D.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6.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A.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C.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开始D.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7.华盛顿与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B.废除黑奴制度C.推翻了封建统治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8.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这句话体现的最为核心的治国思想是:()A.学习西方B.民富国强C.对外掠夺D.工业立国9.日本历史上有两次改革分别发生在7世纪中叶和19世纪后半期,其共同作用是:①都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都使本国经济得到发展;③都摆脱了民族危机;④外来文化都深深影响了日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分析右图,导致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B.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11.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火车和汽车B.汽车和飞机C.轮船和火车D.电灯和无线电报12.观察下表《第一次世界大战备忘录》,我们可到的结论是:()①一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②一战改变了世界格局③一战时间长,范围广,损失巨大④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4年多30多个超过15亿约3000多万3400多亿美元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3.法国元帅福煦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说明该体系: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的新秩序 B.确立起了一个公平、合理的战后世界新秩序C.矛盾重重,为二战埋下祸根 D.充分考虑到战后各国的利益14.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B.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楔形文字C.戏剧——《俄狄浦斯王》D.艺术——但丁《神曲》15.由周恩来任前敌委员会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5分。

伏尔泰政治学说。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深刻批判了旧制度,对社会现实进行形象描绘。

请把对应题号涂“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把对应题号涂“C”。

16.牛顿的研究成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7.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 )18.列夫·托尔斯泰通过文学作品,对俄国旧制度进行是非判断和评论。

( )19.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伴随着科学与思想文化的进步。

( )20.牛顿、伏尔泰和列夫·托尔斯泰都在同一领域内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

21.图一《日本的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2分)A.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后的首都B.武装倒幕运动中,除伏见战役以外的一场重大战役的地点22.根据图二《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2分)A.三国同盟的核心国B.一战的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点(2)据图指出,相对于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特点?(1分)图一图二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作为战时的非常措施提出来的,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的办法,它没有考虑俄国的经济条件,没有考虑人民的接受能力,不要任何中间环节,使用军事手段和行政命令直接使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而新经济政策则更多地考虑到了俄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挥小生产的作用,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来发展生产,加强工农联盟;以经济手段为主,逐步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这是一种间接过渡的办法,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直接过渡的根本否定。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材料二:1933年上台伊始,F·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实施了一系列被称为“新政”的政策,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

到1939年,新政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1935年开始,美国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

——《星条旗飘扬的美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相较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有哪些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F·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

(1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有何作用。

(2分)(4)综上,你认为要推动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是什么?(1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全球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

……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贸易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

到1914年时,美国欠欧洲投资者的债务约为40亿美元,但到1919年时,它已成为一个借出款项达37亿美元之多的债权国。

……与此同时,战争的浩劫使得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

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9年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

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

”……最后,这次大战还对海外殖民地产生了影响。

不但是革命的思想,就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也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

一战前,亚洲的知识分子已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所激励,他们引用过伏尔泰等人的话。

但现在,他们的后裔很可能会引用马克思和列宁的话。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因为当时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所以很多贸易,商业都和美国有联系。

经济危机使美国自己的经济都崩溃了,这样的话欧洲必然会在经济上有所波动。

资本主义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模式,它不同于封建社会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之间的互补互利性很大,所以美国的经济危机也会波及到欧洲,甚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一战后欧洲霸权削弱的表现有哪些?(2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回答:是怎样的事实让劳合·乔治在1919年意识到“欧洲大陆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2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认为经济危机从美国波及到世界各地的原因。

(2分)(4)综上,谈谈你对一战后的世界局势有何认识。

(1分)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6分,第26题6分,共12分。

25.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地图改变世界,是因为地图改变贸易线路,而贸易线路则改变财富流向与世界分工体系。

请回答:(1)举一具体史实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

(2分)(2)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的贸易被称为什么?它对殖民者有何影响?(2分)(3)拉丁美洲中南部是反抗哪国殖民者的主战场?右图人物所领导的起义有怎样重大的历史作用?(2分)全球史观将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关注国家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请回答:(1)揭开十月革命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共带领中国人民迈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第一步”,这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哪一条?《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2分)(3)结合右图回答,日本为解决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采取了什么措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标志是什么?(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