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功率放大器要点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作业:p163 t5-17
结束
END
主菜单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二、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功率输出要大 电压的电流幅度大,管子接近极限运用
状态
2、效率要高 3、非线性失真要小 大信号易产生非线性失真。 4、要考虑散热问题 集电结消耗功率大,管子温度高,要采 取散热措施。 5、大信号工作要用图解法分析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输出电压幅度增加一倍,电流也增加一 倍,输出功率约为单功放的四倍。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五、厚膜集成功率放大器
基板上用小型贴片式分立元件组装 后封装而成 如 STK465 STK4191 4192 4193... 傻瓜 175 275 傻瓜175的引线只有输入、输 出、接地、正、负电源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2、乙类功放:信号只在半个 周期有电流流过三极管。 静态工作点在 IB = 0 处。 静态时,三极管不消耗功率, 效率可达到80%左右。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3、甲乙类功放:信号的大半个 周期有电流流过三极管。 静态工作点偏低,静态时三极 管消耗的功率较小,效率大于 50 % 。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8.5集成功率放大器 集成功率放大器是将OTL 和OCL等电路的主要元件集成 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封装而成, 外接少量元件可构成高性能的功 率放大器。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一、D810集成功率放大器
开
始 第
器的工作原理
集成功率放大器等
重点: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8.1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和特点
一、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1、甲类功放:信号的整个周 期内都有电流流过三极管。 静态工作点位于交流负载线的 中间,静态(无输入信号)时仍然 消耗功率,效率最大只能达到50 %。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二、单声道集成功率放大器 TDA 2030 TDA 1514 LM 1875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三、双声道集成功率放大器 TDA 1521 TDA 7050 TDA 2822 LA 4101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四、BTL集成功率放大器
退
出
§8.2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
典型电路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直流负载为0 ,交流负载为RL
RL
最大输出功率
N1 2 ( ) RL N2
1 1 PO (I CQ I CEO )(EC U CES ) I CQEC 2 2
效率
PO 1 (I CQ I CEO )(EC U CES ) 0.5 50% PE 2 I CQEC
电工电子技术 (8 )
第八章 功率放大器
§8.1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和特点 §8.2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 §8.3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 §8.4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8.5集成功率放大器
主菜单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第八章
和分析方法
功率放大器
甲类和乙类功率放大
内容提要: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8.3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
一、电路工作原理
乙类推挽, T1、 T2 轮流工作。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输入变压器──倒相 输出变压器──信号合成 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时, T1 导通, T2 截止,放大输出正半周 信号。 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时, T1 截止,T2 导通,放大输出负半周 信号。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二、电路的优缺点
1、电路效率较高,功耗较小, 静态功耗近似为零。 2、变压器有损耗,体积大, 笨重,频带窄,不适于制作集成电 路。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8.4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OTL电路)
T2 T3 为NPN型和PNP型互补管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输出特性曲线--- 合成曲线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开
始 第
一 回
退 前
进 最
后 返
回 帮
助
退
出
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OCL电路)
交越失真
I Cm EC 1 PO I CmEC 2 2 2
PO 78.5% PE
单电源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