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起源与科学养猪
日本已有100日龄达110公斤的记录
(我国有100d—100kg)
43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3、繁殖的变化
野猪 每年秋末冬初一次发情 较为丰富的饲料季
体内贮积一定营养 妊娠产仔在最有利生存的春季 产仔也由4—6头/胎 妊娠时间140天
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 几内亚的亚洲野猪
家猪:
分布范围要大得多,几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种
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
21
一、猪的起源
家猪与野猪(F1)
22
一、猪的起源
23
一、猪的起源
24
一、猪的起源
动物学分类
哺乳纲
偶蹄目
猪科
猪属
学名: Sus Scrofa domestica
25
野猪特点:
31
一、猪的起源
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亚洲猪和欧洲猪存在着很大的遗传差异, 表明两者应有独立的起源
中国野猪与中国家猪更为接近,暗示着中 国地方猪可能只有一个单一起源
欧洲家猪和亚洲家猪分别起源于欧洲野猪 和亚洲野猪,即现代家猪有着两个母系起源 中国家猪的单一起源,而各地猪种的不同 32 表型应为人工长期选择的结果
一、猪的起源
家猪起源新解:
野猪的驯化最早由中东地区的人类祖先完成,此后随着原始 人类部落的迁徙和交流,家猪才扩散到整欧亚大陆
最新研究中,研究小组,对欧亚大陆7个地区686只家猪与野 猪的线粒体DNA进行了比较,其中许多野猪的DNA来自博物馆 收藏的野猪下颚和牙齿标本 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家猪还是与本地区的野猪在基因上更加相 似,欧洲地区的家猪与中东地区的家猪有着明显区别 这说明不仅欧亚大陆上各大地区的人类祖先相对独立地驯化野 猪,而且不同区域的原始人类也是独立将野猪驯化成家猪的
• • • • • 体躯较小 前躯比后躯发达 四肢粗壮 皮厚毛粗 生长慢
26
下颌骨、头骨和泪骨较短,犬齿退化,鼻部上移,颜面凹陷,面
部加宽,后躯加长,体重增大,体幅变宽,胃肠发达,腹围增大
27
野猪
28
野母猪产仔
29
一、猪的起源
野猪的种类:
欧洲野猪 : 地中海野猪
大西洋野猪 南欧野猪
蒙古野猪
华北野猪
1.人类的定居生活
我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家”字 家是由“宀”和“豕”相合而成 它象征着凡是人类定居的地方就有猪的饲养
37
(二)野猪驯化的必要条件
2.禁锢
首先是制造“系绳”以限制野猪的活动, 促使发生变异,性情变得温驯 而后又进一步发展为简易圈养 在甲骨文中有图形 演化为“豕”字
象征着猪已养在人工制成的猪栏中 猪有了一定住所 已不同于露天野生的情况
33
二、猪的驯养
野猪--现代家猪 猪的驯化是从新石器时代前期开始 距今约有8000—10000年历史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的出土猪骨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发掘的猪牙、猪骨 结果为11310±180年 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家猪骨骼 (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 当前世界上公认的出土最原始的家猪化石 是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距今约有8500年有一个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
11
一、猪的起源
汉 代 瓦 砖 上 的 猪 刻 饰
12
一、猪的起源
“猪”字的甲骨文
13
一、猪的起源
数例不同“猪”字的字形与字 体
14
一、猪的起源
15
一、猪的起源
16
一、猪的起源
17
一、猪的起源
18
一、猪的起源
我国古代剪纸艺术,名为“肥猪拱 门”。象征“招财进宝”
19
一、猪的起源
判断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是否为家畜 三个原则
亚洲野猪: 印度野猪
日本野猪
华南野猪
喜马拉雅野猪
30
我国家猪的起源:
亚洲家猪起源于亚洲野猪,中国家猪的 祖先属亚洲野猪系统(张仲葛 北京农大) 中国家猪起源于欧洲野猪(高式武 华南 农大) 华南猪起源于亚洲野猪而华北猪主要起 源于欧洲野猪的东方亚群,部分起源于亚洲 野猪(韩陆奇 中国商学院 3本养猪书)
5
第一节
本节主要内容 一、猪的起源 二、猪的进化
猪的起源与进化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6
一、猪的起源
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现代家猪的祖先是野猪 1.出土的猪骨骼化石的研究和人类历史 文物的考证 2.野猪与家猪交配能生产正常后代(具 有繁殖力)
7
一、猪的起源
8
一、猪的起源
9
一、猪的起源
10
一、猪的起源
34
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猪画之一,约有四万年的历史 我国的家猪起源于欧洲野猪
35
(一)新石器时代家猪饲养的前提条件
1、传统狩猎获得的肉食已显不足,需要 寻求新的肉食资源
2、居住环境周围存在着一定量的野猪, 容易获得驯化对象 3、农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为家猪饲养 提供了足够的饲料
36
(二)野猪驯化的必要条件:
1、体躯比例的变化
野猪 前躯占整个体躯的70%左右 中后躯占30% 前30% 后70%
现代家猪
产肉最多的部位是中后(尤为后部)躯,这样 后躯的增加,产肉量也大大提高了
41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野猪与家猪
42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
2、体重的变化
野猪 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 每年体重春小秋大 长长降降 三岁方达70—80公斤 现代优良猪种 6月龄可达90—100公斤
1
2
第二章
猪的起源进化 和生物学特性
3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猪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4
总论
科学养猪------把猪的进化发展规律和在进化过程所形成的生物 学特性作为理论依据
结合现代家畜饲养学、遗传育种学、繁殖学、环 境卫生学以及生态学等各门学科的先进技术 制订出饲养管理、繁殖和育种技术措施来合理地 组织养猪生产,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基于骨骼形态学的判断,即通过观察和测量, 比较骨骼、牙齿的尺寸、形状等特征信息,以区 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 2、考古遗址中某些动物经过了古代人类有意识的 处理,可认为属于家养动物 3、把动物的年龄结构及骨骼形态上的反常现象与 考古学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判断
20
一、猪的起源
野猪:
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即分布于欧洲、 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的欧洲野猪
38
(二)野猪驯化的必要条件 3.饲养管理制度的改变
甲骨文中的“ ”字
专家们解释:它象征着人们用双手捧着腹中有 仔的母猪 说明怀孕的母猪受到精心饲养和照顾 这是劳动人民从母猪到仔猪的进行驯化的生 动写照
39
(二)野猪驯化的必要条件
4.人工
三、野猪进化过程中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