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练习题-精选.

吸收练习题-精选.

吸收填空:1.吸收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吸操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脱吸方法是__________等,脱吸操作又称为_________的再生。

3.亨利定律是_______溶液的性质,而拉乌尔定律是__________溶液的性质,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二者是一致的。

4.双膜理论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式1/Kg=1/kg+1/Hkl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水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NH3,则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____膜,其传质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控制。

6.在填料塔的设计中,有效填料层高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乘积,若传质系数较大,则传质单元高度________,说明设备性能_____.,传质单元数仅与_______________和分离要求有关,反映吸收过程的___________。

7.用纯溶剂吸收某溶质气体,要求回收率大90%,若要将其提高到95%,最小液气比应变为原来的_____。

若采用增大压强的措施,压强应提高到原来的_________。

分析下列因素变化对吸收率的影响: (1)降低吸收温度 (2)气体处理量增大一倍 (3)溶剂进口浓度增加8.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设计型,操作型)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 ,产生结果是()。

答: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9.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 有三股物流:N A,J A,N。

等分子相互扩散时: J A()N A()N ()0A组分单向扩散时: N ()N A()J A()0 (﹤,﹦,﹥)答:= > = ,< > > 。

10.组分A通过一定厚度的气膜扩散到固体催化剂表面时,立即发生化学反应 A(液)=2B(气),生成的 B离开表面向气相扩散。

记 J A,J B分别为组分A,B的扩散通量,N A,N B 分别为组分A, B的传质通量,则在稳定扩散条件下(1)A |N A|=0.5|N B| B |N A|=2|N B|C |N A|=|N B|D N A,N B的关系不能确定(2)A |J A|=0.5|J B| B |J A|=2|J B| C |J A|=|J B| D J A,J B的关系不能确定答:11.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高,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

答:增强12.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答;升高升高13.A,B两组分等摩尔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A在B中单向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

答:满足恒摩尔流假定的精馏操作吸收14.在相际传质过程中,由于两相浓度相等,所以两相间无净物质传递()。

(错,对)答:错15.相平衡常数m=1,气膜吸收系数 k y=1×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 k x 的值为k y 的100倍,这一吸收过程为()控制,该气体为()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 Y=() Kmol/(m2.s)。

(天大97)答:气膜易溶 9.9×10-416.某一吸收系统,若1/k y 》1/k x,则为气膜控制,若 1/k y《1/k x,则为液膜控制。

(正,误)。

答:错误,与平衡常数也有关。

17.对于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界面浓度y I 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界面浓度x I 接近于()。

答:y*(平衡浓度) x(液相主体浓度)18.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 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 p*=1.62 C (大气压),则 SO2将从()相向()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 Kmol/m3 。

答:气液 0.0676 0.041719.实验室中用水吸收 CO2基本属于()控制,其气膜中浓度梯度()(大于,小于,等于)液膜浓度梯度,气膜阻力()液膜阻力。

(清华97)答:液膜小于小于20.压力(),温度(),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工程上常用水–空气系统进行氧解吸,这种系统属于()系统,传质阻力主要在()一侧。

(北化96)答:降低升高易解吸,气膜控制气膜21.采用化学吸收可使原来的物理吸收系统的液膜阻力(),气膜阻力()。

答:减小不变22.填料的传质单元高度的数值主要与(,)和( )有关。

(清华 95)答:单位塔截面上的气体处理量填料性能传质系数2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可以用传质单元数乘以填料的等板高度。

(对,错)答:错,只有平衡线与操作线平行时才成立。

24.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设备费用()。

答:减小增多塔高无穷大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易溶气体组分,填料高度无穷大,入塔时Y1=8%(体积),相平衡方程 Y=2X 。

问液气比 L/V=2.5时,吸收率Φ= (),L/V=1.5时,Φ=()。

(清华 96)答:1 0.75●对吸收因数 A=0.5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当塔高无穷大时,()A 塔顶达到气液平衡B 塔底达到气液平衡C 塔顶,塔底同时达到气液平衡D 塔中没有一处达到气液平衡(浙大 97)答:B操作中入塔液体量增加●在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塔液体量增加,则塔的液相传质单元数 N L 将(),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其气体出口浓度y2将()。

(清华98)答:减小增大减小●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A组分,若 L增加,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 y a (),出塔液体的浓度x1(),回收率()。

答:减小减小增大操作中入塔气体量增加●低浓度难溶气体在填料塔中被逆流吸收时,若入塔气体量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出口气体组成y2(),出口液体组成x1()。

答:增大减小不变增加增加操作中液体量减少●某逆流吸收塔在操作时因某种原因使吸收剂入塔量减少,以致操作时的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则发生下列情况()(1)液体出塔浓度增加,回收率不变(2)液体出塔浓度不变,气体出塔浓度增加(3)液体出塔浓度和气体出塔浓度均增加(4)在塔的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

答:(3)操作中气液量同比例增加●在一个低浓度液膜控制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液量与气量成比例的增加,则回收率()。

(浙大95)答:下降●逆流解吸塔操作中,如气量与液量同比例减小,而气,液进口浓度不变,则液体出口组成(),塔内平均推动力将():A 一起下降B 一起增加C 前者下降后者增加D 前者增加后者下降(浙大96)答:A进塔气体浓度变化●拟设计一座用清水吸收NH3的吸收塔,已规定出塔气体中的NH3浓度不得大于给定值。

若进塔气中NH3含量增大,则最小液气比将()答:增大●用逆流操作规程的吸收塔处理低浓度易溶溶质的气体混合物,如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口气体的浓度增加,则此塔的液相总传质单元N OL(),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出口气体组成y2( ),出口液体组成x1()。

答:不变不变增大减小进塔吸收剂浓度变化●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吸收剂进塔浓度 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2(),出塔液体组成x1(),回收率()。

答;降低降低增加解吸塔进塔吸收液浓度变化●低浓度逆流解吸塔操作时,若入塔液相浓度 x1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出塔液相浓度x2(),出塔解吸气浓度y1()。

答:不变增加增加●吸收塔逆流操作时,若解吸因数 (mV)/L 增加,而气液进口组成及温度,压力不变,则溶质回收率(),出塔液体浓度 x1()。

答:降低增大吸收解吸双塔操作中气量变化●如图所示,吸收解吸联合操作,若吸收塔的气体处理量增大,则(1)吸收塔的出塔气体浓度A 增大B 不变 y2 x2 x1C 减小D 其变化趋势不定(2)解吸塔的出塔气体浓度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其变化趋势不定y1 x1 x2(浙大 98)答:(1)A (2)A操作中温度变化●某逆流操作吸收塔的平衡线如图所示,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的温度增加(无化学反应),则传质单元高度 H OG(),气体出口浓度 y2(),液体出口浓度 x1()。

试在附图上画出新条件下的平衡线和操作线。

答:增大增大下降●以下各小题y-x图中所示为原工况下的平衡线和操作线,试画出按下列条件改变操作条件后新的平衡线和操作线。

(1)解吸温度升高(2)溶剂循环(气膜控制)(3)吸收,解吸联合操作中增加解吸气的用量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