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姓名班级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2.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决定的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3.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4.小张大学毕业后,在国有企业工作,从分配方式上看,小张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需分配5.家在农村的姑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益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6.李某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达到6000元,,李某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需分配7.某“9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8.小王在某外资企业做中层管理人员,从分配方式上看,小王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资本要素分配9.下列对我国收入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A.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过程D.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10.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①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②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③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④消除收入差距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1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我们应该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B.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D.必须重新分配私有财产,改革税收体制,做到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13.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
这是因为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注重公平可以消除收入差距D.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体现14.为缓解价格上涨给大中专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生活带来的压力,2010年12月22日国务院决定: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将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从原来的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
这体现出国家财政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5.中国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和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工程,这其中包括投资额为千亿元级的西气东输二线、京沪高铁、核电工程,南水北调开工项目这新“四大工程”。
启动和加快建设这些工程直接体现出国家财政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9%的目标。
这体现出国家财政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7.收入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税收、抑制,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A.紧缩性减少减少总需求B.扩张性增加减少总供给C.紧缩性减少增加总供给D.紧缩性减少增加总需求18.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A.税收收入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C.债务收入D.其他收入19.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基础性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分配政策C.财政支出D.消费水平20.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A.税收是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征收的B.税收有法律保障C.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来源D.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21.“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表明税收具有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优惠性22.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是A.增加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B.调节经济C.合理调整投资行为D.促进生产专业化的生产2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③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④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4.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的时候,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时,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打折优惠。
商家的行为是A.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B.是一种抗税行为C.是一种欠税行为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25.[2014·广东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6.[2014·重庆卷] 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27.[2014·新课标全国]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28.[2014·江苏卷] 为了缓解民众“看病贵”的问题,我国对基本药物实行政府限价,但由于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一些低价药屡屡“玩失踪”,导致部分群众购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为了解决低价药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①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宏观调控②明确规定企业负有保障低价药物供应的责任③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④以税收优惠等政策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提供支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9.[2014·全国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30.[2014·天津卷] 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3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3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3.人人平均,消灭差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4.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35.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三.简答题36.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大力支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的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37.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趋势;2010年前十月城镇工资平均增长8%—9%,农村收入平均增加4%—5%,某些垄断兴业人均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参考答案31.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表明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加快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大力支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的发展,表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2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创造公平机会,缩小行业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