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名词解释集

马原名词解释集

马原名词解释集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
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
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3.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5.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
作用的关系。

7.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8.规律: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9.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0.实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1.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反映。

13.价值: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
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4.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5.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6.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
需要的物质力量。

17.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济关系。

1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
总和。

1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
制度、组织和设施。

20.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
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1.人民群众: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2.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
历史条件的产物。

2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4.垄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
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相关主题